AI产品经理之怎么做 RAG 的 query 改写

Wait 5 sec.

在RAG系统中,Query改写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决定检索效果的关键变量。本篇文章将从AI产品经理视角出发,拆解Query改写的核心逻辑与落地路径,帮助你理解如何通过“意图重构”提升召回质量,构建更智能、更精准的AI问答系统。一、RAG 中的 query 改写:为何至关重要?在当今的人工智能领域,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解决信息获取与生成难题的有力工具。想象一下,用户向一个基于 RAG 的系统提出问题,系统需要从海量的文档数据中迅速检索出相关信息,并生成准确、有用的回答。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而 query 改写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犹如精密仪器中的核心齿轮,虽小却起着决定性作用。用户的提问方式千差万别,往往带有口语化、模糊性甚至信息缺失等问题。比如,用户可能会问 “那个新出的电子产品咋样”,这样的问题对于 RAG 系统来说,就像一团迷雾,难以精准定位到用户真正关心的产品以及具体评价维度。这种情况下,直接使用原始 query 进行检索,很可能得到的是大量不相关或泛泛而谈的结果,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query 改写的首要任务就是 “拨云见日”,将用户模糊不清的问题转化为清晰、明确且能准确命中目标信息的查询语句。从提升系统性能的角度来看,query 改写能显著增强 RAG 系统的鲁棒性和扩展性。当系统能够理解并处理各种形式的用户输入时,它就能应对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服务更多类型的用户。在电商领域,用户可能用不同表述询问某款商品的特性,良好的 query 改写机制可确保系统都能给出精准解答,提升用户购物体验;在医疗咨询场景中,患者描述症状的方式多样,query 改写帮助系统准确理解病情并提供专业建议,这对于医疗辅助决策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这里要专门讲下什么是鲁棒性,简单来说这个词是从工程领域延伸来的概念,核心意思是系统在遇到干扰、异常情况时,依然能保持稳定工作、不出错或少出错的能力,就像一个人在复杂环境里,还能顺利完成自己的事,不容易掉链子。放在 RAG 系统里,这个概念很好理解。比如用户提问时可能出现各种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像输入口语化的 “AI 咋帮我写报告”,或者漏了关键信息(只说 “推荐好手机”,没提预算、用途),甚至打错字(把 “Python” 写成 “Pytho”)。如果系统鲁棒性强,就能应对这些问题 —— 通过 query 改写补全信息、修正理解偏差,依然能精准检索到有用内容;但如果鲁棒性弱,遇到这类不规范输入就会 “懵掉”,要么返回不相关结果,要么直接无法生成有效回答。讲完了鲁棒性,继续聊query改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座桥梁,连接着用户自然语言表达与 RAG 系统高效检索机制。通过改写,系统得以深入理解用户意图,进而在信息的海洋中精准捕捞所需内容,为生成高质量回答奠定坚实基础。二、策略剖析:Query 改写的不同用法2.1 精准聚焦:Query 重写(Query Rewriting)Query 重写对用户原始 query 进行细致打磨,使其更具体、专业、精准。比如,用户问 “AI 对就业有啥影响”,这是一个较为宽泛、笼统的问题。经过 Query 重写后,可能变为 “人工智能(AI)在当前及未来发展过程中,对就业自动化产生何种影响,具体涉及哪些岗位最容易被替代,在 AI 时代人们需要掌握哪些新技能以适应变化,AI 的发展对失业率和社会保障体系带来怎样的冲击,以及对零工经济又有哪些影响”。从原理上看,Query 重写旨在通过补充关键信息、细化问题维度,引导 RAG 系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检索。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如学术研究领域,学者可能输入 “关于新能源材料的研究” 这样宽泛的 query。重写后可能为 “当前新能源材料研究中,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方面有哪些新型材料被重点研究,其合成方法、性能优势及面临的技术瓶颈分别是什么;在太阳能转化效率提升方面,相关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如何,包括其晶体结构、光电转换机制及产业化前景等”。如此一来,系统检索到的文献资料将更贴合学者深入研究的需求,极大提高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效率。2.2 俯瞰全局:Step-back Prompting有时,用户的问题过于聚焦局部细节,导致 RAG 系统检索时视野受限,难以获取全面、有价值的信息。Step-back Prompting 策略便应运而生,它如同站在山顶俯瞰全局,将具体问题 “放大”,获取更广阔的背景信息。例如,用户询问 “某款手机的快充技术原理”,这是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运用 Step-back Prompting 后,问题可能变为 “当前智能手机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不同充电方式(如有线快充、无线快充等)的原理、优势、技术演进历程,以及这些技术对手机电池寿命、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某款手机所采用的快充技术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和特点”。该策略的原理是基于对问题关联性的理解,许多具体问题在更宏观的背景下才能得到更全面、深入的解答。在商业分析场景中,企业关注某一产品在特定地区的季度销售下滑原因。若直接以 “某产品在某地区本季度销售下滑原因” 进行检索,可能仅得到一些表面的、局部的因素。而通过 Step-back Prompting,将问题变为 “当前行业市场趋势下,影响产品销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包括消费者需求变化、竞争对手策略调整、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等方面;该产品所在品类在各地区的销售表现及趋势对比;某地区的市场特点、消费者偏好以及可能影响该产品销售的地区性因素等”。这样,企业能从更全面的视角分析销售问题,制定更有效的应对策略。2.3 化整为零:Sub-query Decomposition复杂问题常常像一团乱麻,包含多个子问题和不同层面的信息。Sub-query Decomposition 策略就是那把解开乱麻的 “剪刀”,将 “大而全” 的复杂问题拆分成若干 “小而精” 的子问题,各个击破,最后再将子问题的答案整合起来,形成对原始复杂问题的完整解答。比如,用户提问 “对比 Python 和 Java 在人工智能开发中的应用,包括开发效率、算法实现难度、框架支持情况以及社区资源丰富度”,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运用 Sub-query Decomposition 后,可拆分为以下子问题:“Python 在人工智能开发中的开发效率如何”“Python 在实现常见人工智能算法时难度怎样”“Python 有哪些主流的人工智能开发框架,它们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Python 的人工智能开发者社区资源丰富程度如何,体现在哪些方面”“Java 在人工智能开发中的开发效率与 Python 相比有何不同”……这种策略利用了问题的可分解性,将复杂问题简化为一系列易于处理的子问题,使 RAG 系统能够针对每个子问题进行精准检索,避免信息混淆。在法律领域,当面对 “某一复杂商业合同纠纷涉及哪些法律条款,各方责任如何界定,过往类似案例的判决结果及对本次纠纷的参考意义” 这样的复杂问题时,通过 Sub-query Decomposition 拆分成子问题,如 “该商业合同涉及的主要法律条款有哪些,分别如何解读”“合同各方在此次纠纷中的具体行为表现,依据法律应如何界定责任”“过往三年内类似商业合同纠纷案例有哪些,其判决依据和结果是什么” 等。律师或法务人员利用 RAG 系统对这些子问题进行检索分析,能更高效、准确地处理案件,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三、技术实现是搭建 query 改写的技术基石3.1 与向量数据库的协同在说向量数据库之前我先讲下什么是向量。简单说,向量就是把文字和图片等信息变成一串数字,让计算机能看懂并比较。比如苹果这个词,大家都知道它是红色、圆形、能吃的水果,但计算机没法直接理解文字含义。向量就像给苹果拍了张数字身份证,比如[0.2, 0.8, -0.3, 1.1],这里的0.8 可能对应水果属性,1.1 对应可食用属性。而且,含义越像的内容,向量数字串越接近,苹果和梨的向量会比苹果和汽车的向量更像。在 RAG 里,向量的作用很关键:用户的 query是文字,文档也是文字,得先把它们都转成向量,这一步也叫做嵌入,计算机才能通过对比向量的相似度,找到和 query 最相关的文档。比如改写后的 query【拍照好的手机推荐】转成向量后,计算机就去比对所有手机文档的向量,挑出相似度最高的,也就是最符合【拍照好】需求的。而向量数据库,就是专门用来储存这些向量、快速找相似向量的工具。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智能收纳柜:普通数据库存的是文字、表格,而这个柜子里放的全是 “向量数字串”。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当你扔进去一个 query 向量,它能在百万、千万个向量里,瞬间找出最像的那些 —— 比普通数据库找相似内容快几十甚至几百倍。举个 RAG 场景的例子:某电商 RAG 系统里,存了 10 万款手机的文档向量。当用户 query 【拍照好的手机】 改写后转成向量,向量数据库会用专门的算法,1 秒内从 10 万向量里找出 “拍照属性” 得分最高的 20 个向量,再对应回手机文档,最后生成推荐结果。如果不用向量数据库,普通数据库逐行比对文字,可能要几秒甚至几分钟,用户早就没耐心了。向量数据库在 RAG 系统中承担着存储和检索文档向量的重要职责,而 query 改写后的结果需要与向量数据库紧密协同,才能实现高效的信息检索。当 query 经过改写后,首先要将其转换为与向量数据库中文档向量相匹配的向量表示形式。这通常借助嵌入模型(embedding model)来完成,嵌入模型会将文本 query 映射为高维向量空间中的一个向量,这个向量蕴含了 query 的语义信息。例如,常见的 BERT 模型就可以作为嵌入模型,将改写后的 query 转换为向量。向量数据库接收到 query 向量后,会通过相似度计算算法(如余弦相似度),在存储的海量文档向量中查找与 query 向量最为相似的文档向量,从而检索出相关文档。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采用一些优化技术。可以对向量数据库进行分区索引,将文档向量按照一定规则划分到不同的分区中,这样在检索时能够缩小搜索范围,快速定位相关文档;还可以结合倒排索引等传统索引技术,与向量检索相互补充,进一步提升检索性能。在一个包含大量新闻文档的向量数据库中,对于经过改写后的关于 “近期科技领域重大突破” 的 query 向量,通过分区索引和倒排索引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快速从海量文档中检索出与之相关的新闻报道,为后续的答案生成提供丰富的信息源。五、query 改写的无限可能在 RAG 技术体系中,query 改写无疑是提升系统性能、优化用户体验的关键环节。通过 Query 重写、Step-back Prompting 和 Sub-query Decomposition 等多种策略,我们能够将用户千差万别的原始 query 转化为更适合 RAG 系统检索与处理的形式,从而从海量信息中精准获取有价值的内容,为生成高质量回答奠定坚实基础。在技术实现层面,大模型的强大能力与向量数据库的高效协同,为 query 改写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使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巨大作用。无论是电商领域的精准导购,还是医疗健康领域的辅助诊断与咨询,query 改写都展现出了卓越的应用价值。本文由@为了罐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