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钉钉在用户体验上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从手机端与电脑端操作体验的不一致,到一些功能设计上的反人性问题,作者通过亲身经历揭示了钉钉在产品设计上需要改进的地方。卡洛曼咖啡壶卡洛曼咖啡壶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提到过,卡洛曼水壶,Carelman Coffee Pot,又常被称作“专为受虐狂设计的咖啡壶”,并不是一件“真正用来煮咖啡”的器具,而是一件因“反功能主义”而闻名的艺术品。卡洛壶壶嘴与把手被故意安置在同一侧,导致使用者根本无法正常倾倒液体,物理功能几乎为零。实际上也不是不能用,就是非常别扭,这就让我想到了钉钉很多奇葩的设计。昨天听闻钉钉8.0发布了,貌似下面的问题还是存在,以下是个人的几点建议。1、必须在手机端扫码使用这个是钉钉非常常见的一个提示(可能只有管理员会经常碰到),就是在PC客户端接收到一个通知后,点击查看 按钮,然后就会弹出一个“请用手机版钉钉扫描二维码”。这就好比是给了你一个卡洛曼咖啡壶,结果倒不出来咖啡,还得再拿个勺子把咖啡舀出来。这个设计最开始我理解是钉钉为了拉升手机端的活跃度做的,但是这个设计本身是反人性的。PC端对于管理员来说,显然更方便,非得弄到手机端查看,一方面是效率低,另一方面实际上会让用户中断当前的工作。这对于一个效率型软件来说,可以说是表里不一。2、必须在电脑上使用上面说有些功能只能在手机端使用,拉手机端活跃度。然而,又有几个并不复杂功能提示只能在PC端使用(具体截图找不到了),实际上个人评估也是能够花点功夫就能够快速解决手机端使用的。3、手机端和电脑端操作体验不一致这个我是在处理邀请成员加入时候很别扭的一个地方。如果是在PC端处理新成员加入,是没法设置人员所在的部门的,但是手机端支持。因为我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使用PC端,结果要设置人员部门的时候,只能按下面两种方式做:1)掏出手机,用手机端统一加入申请,然后选择部门2)电脑端现在客户端同意,然后再打开网页版管理后台,在通讯录里修改人员部门。不管哪一种方式,都是绕了一个弯,降低了效率。4、文本不讲究这个简单来说就是“不讲人话”,比如我曾经看到了一个悬浮在顶部的窗口他们叫“吊顶”,左上角的文本是“关闭吊顶”。当时看到就发了一条吐槽,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文本。图标含义不清晰钉钉文档打开后,我个人想回到文档主页(比如想打开另一份文档),经常不知道点哪个图标。在文档有两个图标,一个是上面带返回箭头的图标我以为是能够回文档主页的,实际上是打开钉钉主界面。另一个房子形状的图标才是真正打开钉钉文档主页。这种图形相似的按钮,个人认为应当做区分或者使用文字+图标的形式。OA表单问题OA表单是动态加载的,但是并没有加载过程等待提示,有时候表单出来后,快速选择一个选项类型的表单内容或者上传一个附件后会丢失(应该是资源没有完全加载完成),然后不得不重新再操作一次,这种情况本人也是经常遇到。实际上,在资源加载完再启用表单交互是一个标准交互设计,不知道为什么钉钉没有这么做。总结(吐槽一下)钉钉功能确实越来越庞大,但是个人感觉在体验上改进实在不多。对于钉钉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完成这一点点的产品优化,应该十分轻松,但是这种奇怪的现象从我使用钉钉以来(已经有10年历史)始终没有解决。从个人的推断来看,应该是PC端,Web端和移动端分了三个团队,然后产品设计各自做各自的,没有统一的体验设计,甚至不排除有些需求存在踢皮球(比如PC端不想做,直接来个简单粗暴的需要手机端打开)。这些问题不知道是钉钉内部的产品团队没注意,还是觉得这种微不足道的用户体验排不上期。ToB企业软件不注重用户体验似乎是一个通病 —— 能用就行。至于“用得顺、用得爽”优先级很靠后的。然而“用得顺,用得爽”的产品设计这能够真正提升每日工作效率和改善员工的工作情绪。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海豚湾】,微信公众号:【产品海豚湾】,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