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瘦幼”过时,现在终于流行“黄黑皮”了?

Wait 5 sec.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走进任何一家时下热门的健身房或飞盘场,你会发现,流淌着汗水的光泽肌肤,不再是清一色的白皙,而是泛着漂亮的蜜糖色或古铜色。曾经被小心翼翼躲避的紫外线,如今正被一群年轻人热烈地欢迎。一股名为“美黑”的风潮,正在社交媒体上爆发。在小红书上搜索“美黑”,有超过30万篇的笔记分享。天猫国际此前的消费趋势报告显示,xx时候,进口美黑防晒乳、助晒乳等品类年同比增长超100%。甚至有美黑沙龙进驻到核心商圈的健身房里。文|刘婷编辑|王海燕健康、特权与日光崇拜这一代中国年轻人对“美黑”的概念可能大多来自欧美。《老友记》第十季里,有一个经典桥段,罗斯(Ross)走进美黑沙龙,一心想晒出性感古铜色,结果不懂喷淋规则,把自己变成了前后双色的“人形甜甜圈”。《老友记》剧照其实,在工业革命之前,苍白的肤色同样是欧洲贵族的标志,因为那意味着无需在田间劳作。但20世纪20年代,可可·香奈儿在法国里维埃拉度假后,以一身古铜色的皮肤亮相时尚届,迅速被追捧。毕竟在香奈儿的时代,西方已完成工业化,中产阶级崛起,有闲象征变成“有闲暇和金钱去度假”。古铜色的皮肤暗示你刚从加勒比海或佛罗里达的阳光海滩归来,阳光成为另一种特点,和网球、游艇一样,成为健康、富裕生活的标志。二战后,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偶像们,如简·曼斯菲尔德,以其健康性感的形象将美黑风潮推向全民。同时,比基尼的普及、户外体育运动的盛行,让美黑与活力、性感直接划上了等号。上世纪70年代,第一台商用太阳灯床在美国问世,美黑沙龙则很快在美国遍地开花。即便后来医学界不断强调紫外线与皮肤癌的风险,也未能完全阻止人们追求古铜色的热情。这股美黑风潮也冲击到日本。上世纪90年代末,原宿涩谷地区爆发了一股“109辣妹”风潮,又被叫做“ガングロ”(Ganguro,黑皮辣妹)风潮。女孩们将皮肤晒成深古铜色(甚至黑褐色),搭配漂白的极浅金发、白色眼影和银色口红,对传统日本“白皮肤黑长发”的“大和抚子”审美体系发起了激烈挑战,更像是一种身份宣言。Ganguro风格穿搭这股风潮在最初的极端反叛后,逐渐转为了更易被接受的“山ガール”(Yama Girl,山系女孩)和“海ガール”(Umi Girl,海系女孩)风格。依然是古铜色皮肤,但往往不再搭配夸张的头发和妆容,成了一种经过本土化重构的“健康美”,与日本主流的“美白”赛道并行不悖。中国美黑风潮二十年:从零星个案到全民热议在中国,美黑被接受,经历了漫长的酝酿。上世纪末,古天乐将皮肤晒黑,娱乐报纸用了整版探讨他“自毁”容貌的动机,观众热线也被打爆,无数影迷表示“无法接受”。过了10来年,新千年已过接近10年,刘雯、雎晓雯等中国超模走上了国际T台上,他们都是的小麦肌,通过“维多利亚的秘密”大秀等节目放大,首次让国内大众将深肤色与国际化、高级、时尚这些词汇联系起来。至于后来,如吉克隽逸、“创造101”中的王菊等,已经开始主动定义并诠释新的审美标准。图源:吉克隽逸官方微博但是风潮真正兴起,还是得益于中国城市年轻人新生活方式的兴起。马拉松、滑雪、冲浪、飞盘、露营等户外运动爆发式增长,阳光肤色自然成了参与这些活动的“副产品”和“勋章”。很多运动品牌(如安踏、lululemon)和时尚杂志开始大量起用黑皮、肌肉线条分明的模特,助推“健康力量美” 成为新时尚。消费主义趁势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从美黑油、助晒灯到“一键美黑”的仿晒产品。从这个角度,美黑,正在从一个亚文化符号,变成一门蓬勃的大众生意。《乘风破浪的姐姐2》剧照如果说“白幼瘦”的审美,暗暗传递着一种“被保护”的脆弱感,那么“黑皮辣妹”的形象则在大声宣告“我能搞定我自己”。另一方面,在人人皆可一键美白、甚至一键换脸的时代,一张经由阳光洗礼的、均匀的健康黑皮,反而成了技术门槛更高、更难以被算法简单模拟的“奢侈品”。阳光留下的古铜色,是紫外线与皮肤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也像是一种对无痕虚拟美学的肉身反驳。《新扎师妹2》剧照但一个新问题随之浮现:当我们奋力打破“旧神像”时,是否正在无意间塑造一尊新的?我们是在为审美自由买单,还是在为又一个被巧妙创造出的需求付费?美的规则,最终不由杂志或算法定义,而由每一个自信、快乐的个体共同书写。当我们赞美一个人时,我们欣赏的终将不再是某种颜色,而是颜色背后那个闪闪发光、热爱生活的灵魂。“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球球 / 审核:同同招聘|撰稿人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大家都在看“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平台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kB4DxvXv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