洵真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婷:在历史的褶皱中寻找投资洞见

Wait 5 sec.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百年未有的变革,中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投资界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模式面临挑战,而新机遇在转型中孕育而生。那些具有独到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远见的领导者,往往可以率先握住新机遇的脉搏,洵真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婷便是其中之一。她的职业生涯横跨中美,历经传统金融与金融科技的潮起潮落,不仅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闯出了一片天地,更以其对宏观经济、地缘政治和产业趋势的深刻理解,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投资哲学。01从911废墟到中国机遇:穿越危机的投资哲学“911让我学会从历史的长周期看问题。”——李婷李婷的职业生涯始于21世纪初,一个充满变数与挑战的时代。2001年,她刚刚进入美国道富环球投资(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实习不久,就遭遇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她所在的办公室位于波士顿双子塔,撞向世贸中心的航班就从公司不远处的机场起飞。那天,她穿着高跟鞋从29楼步行下楼,穿过恐慌的人群,走向未知的安全地带。“那一刻,所有人都是应激状态,”她回忆道,“后来我们每个人桌下都放了一双运动鞋。”这场灾难成为她投资生涯的第一次“压力测试”。危机过后,她开始意识到,所谓的“黑天鹅”事件不是凭空出现的偶然事件并非仅仅是偶然,而是历史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多重历史背景和深层因素交织发酵的必然结果。“911的发生,与美国深度参与中东事务密切相关。很多事情,只有放在更长的历史周期中,才能看清其本质。”许多看似偶然的事件,实则根植于历史的深层逻辑。这种宏观的、历史的视角,成为了她日后投资哲学的重要基石,让她在分析竞争、全球通胀等复杂议题时,能够超越跳脱短期波动,洞察事物本质,也正是这种宏观视野,让她在她的之后的投资决策中,总能比别人看得更远、更透。李婷进入道富环球投资之时,正值互联网泡沫破裂,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裁员潮。然而,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李婷展现出了过人的适应能力和价值创造力。她回忆道,当时公司裁员,她作为唯一的转正实习生,凭借的不是经验,而是“不可替代”的能力。她主动开发了一套风控系统和数据库,这在当时的数据化早期,对于辅助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中国卷出来的学生,没有什么是不能学的,”她笑着说,“我当时买了编程书,边学边写,三个月做出一套整个固定收益部门都可以用的系统。”后来,她又开发了信用债风险监测系统和次债风险监测平台,她也因并借此在固定收益部站稳了脚跟。“你必须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尤其是在危机中。”李婷说。这句话不仅是她学习能力的写照,更是她职业生涯早期面对挑战的真实写照。正是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让她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留在全球顶级的资管巨头道富环球投资。李婷与美国前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在道富环球投资的14年,李婷始终保持着探索精神和对自我挑战的渴望。从风控到投资,再到产品和市场开发,她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2005年,中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此同时,中国主权基金的海外投资布局逐步展开,中国金融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最早一批拥有海外投资实战背景的华人,李婷敏锐地捕捉到时代信号,主动帮助国内机构投资者熟悉海外市场规则,切实推动了中国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她凭借自身的技术背景和对市场的独到见解,为道富环球投资的亚洲市场打出了新局面。2011年,她晋升为道富环球投资亚洲区总经理,一举突破华人在全球资管公司的职业“天花板”。李婷与橡树资本董事长霍华德·马克思然而,李婷并未止步于此。2015年,她加入云锋金融,踏入金融科技领域。这次转型,是她职业生涯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她从零开始搭建互联网券商、财富管理、金融科技业务线,同时并购了万通保险公司。她表示:“在外企突破天花板后,我选择继续挑战自己,避免‘温水煮青蛙’。”作为职业经理人,完成阶段性任务后,李婷始终拥有追求更高价值和更大挑战的内驱力。她深知,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和突破,才能保持竞争力,避免被市场淘汰。李婷与新兴市场投资教父马克.莫比尔斯对话02投资的三重境界:公司财务、行业全景与未来洞见“洞见是预测未来,是超越历史数据的定性判断。”——李婷李婷的投资哲学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她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之上。她将投资拆解为三个层次,层层递进,串联起从入门到精通的实践路径。第一层,公司财务。这是技术层面,也是投资的基础,包括商学院所学的各种估值模型、财务报表分析等。她认为,这是每个投资人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第二层,行业图景。在掌握技术的基础上,投资人需要理解行业的“大图景”,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的博弈、利润形成机制、竞争格局等。这要求投资人不仅要看懂一家公司,还要能进行同行业和跨行业的对比,从而判断一家公司的“好”与“坏”。她强调:“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光看一家公司的数据,无法决定这间公司是否值得投资,要结合行业竞争格局,企业和行业发展阶段和估值水平。”第三层,未来洞见。这是投资的最高层次,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洞见意味着预测未来,超越历史数据,结合对微观企业、行业的理解和全球政治动态进行定性判断。李婷认为,很多研究员往往停留在定量预测,但真正的洞见需要定性判断。她以自己2021年底开始研究通胀为例指出,当时市场普遍认为全球是通缩,而她却看到了通胀的必然性。她认为:“通胀不是偶然,是全球化效率红利见顶和地缘政治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这三个层次,李婷的投资哲学还贯穿着几个核心理念。一是,反人性。她认为,投资是反人性的,优秀的投资人敢于与市场主流看法不同。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不过,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反市场操作就可以成功,而是要基于独立完整的研究框架形成独特的视角。二是,认知范围。她强调,投资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需要对自己的能力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她认为:“卓越的投资人不是无所不能,而是能在自己框架内持续盈利。”03中国机遇:基建平权、初老经济与连锁化率“中国经济现在不是下行期,而是转型期。”——李婷对于当前中国经济的走向,李婷有着与众不同的乐观判断。她相信,中国经济并非处于“下行期”,而是“转型期”。这种乐观源于她对中国经济韧性和潜力的认知。她特别提到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尤其是“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的基础设施平权。她认为,这不仅改善了偏远地区人民的生活,更在社会层面起到了“兜底”作用,保障了社会稳定。此外,中国城市和城镇居民较高的房屋自有率,以及家庭普遍看重“资产负债表”而非 “现金流量表”的观念,也为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缓冲垫,降低了经济波动可能带来的社会冲击。在具体的投资机遇方面,李婷指出了几个容易被市场忽视的领域:李婷参加香港证券及投资协会20周年庆典01初老人群的消费潜力她认为,60后、70后是新中国第一批拥有健康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的一代人,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与以往不同,但目前的创业项目对这一庞大市场关注不足。她强调:“这个人群是第一批有钱有闲的退休人群,消费能力和意愿都非常强。”初老群体的精神需求和健康需求目前都没有被满足,存在大量投资机会。02下沉市场与连锁化率她观察到,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为下沉市场和品牌连锁化提供了巨大机会。“很多人认为线下消费不行了,但实际上线下没有死,只是需要重新整合”,她认为,当前中国的连锁化率总体还处于低位。从蜜雪冰城到老铺黄金,从泡泡玛特到胖东来,这些在细分领域快速崛起的品牌,正凭借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和品牌溢价,成为线下零售的新赢家。未来随着“统一大市场”战略的推进,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将进一步释放,新消费领域的各个垂类都存在“万店模式”的机会,“关键在于,企业能否真正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有品质、有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03出口口岸多元化与内陆省份的崛起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内陆省份的出口增速已超越沿海城市。新的贸易通道,如中吉乌铁路的开通,将极大地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还有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图们江出海口等,她认为,这些不仅是经济机遇,更是中国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影响力提升的体现,将为中国企业带来全新的市场空间。04人民币的价值重估在地缘政治变动的背景下,李婷认为变动的本质是全球贸易利益分配体系的话语权之争。她认为从购买力平价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美元霸权有三根支柱:石油、军事和科技。李婷认为,与之相对,人民币的锚点“早已不是外汇储备,而是中国货。未来人民币的升值是中美双方都希望看到的局面,但这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05智能化浪潮李婷强调,智能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传统企业必须积极拥抱。她认为,智能化是“一把手工程”,而非简单的技术引进,“传统企业必须拥抱智能化,否则会被颠覆。”对于全球AI泡沫之说,她也乐观地表示:“泡沫是技术从无到有的必经过程,在大量试错中总有人能找到出路。”06水电站建设与AI能源需求李婷认为,中国超前建设的水电站,将在未来AI时代发挥关键作用。她指出:“AI 之争,本质上是电力之争。”中国在新能源和电力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将为AI产业的爆发提供坚实支撑。04给年轻一代的建议:认知自洽,敢与不同“机会一直都有,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去吃别人不愿意吃的苦,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李婷李婷表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红利,关键是你敢不敢去。” 并且她认为“新一代年轻人的大机会在出海”,回忆起当年独自拎着行李箱去波士顿,她说:“当时我赌的是中美蜜月期的机遇,现在的机遇在‘一带一路’。”有时候看似无路可走时,反而能激发出人更大的潜能,去探索那些被主流忽视的领域。她以早期加入阿里巴巴、腾讯的普通人为例,指出他们正是因为没有太多选择,反而最终抓住了巨大的时代红利。如今,“出海”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潜力的“大机遇”,它要求年轻人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适应不确定性的韧性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她举例说,像乌兹别克斯坦这样的国家,可能在很多人眼中是偏远之地,但随着中吉乌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那里正成为新的贸易枢纽,对人才的需求将呈几何级增长。愿意去这些地方的年轻人,将有机会在央企、大型基建项目中获得宝贵的职业经验和成长空间,这样的机会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尤其难得。她进一步阐释道,这种“出海”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拓展,更是思维上的拓宽。在全球化逆流和地缘政治复杂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和个人走向世界,不仅是寻找新的市场和增长点,更是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和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对于年轻人而言,这意味着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远超传统行业和地域所能提供的。对于年轻的投资者和投资从业者,李婷建议:“做好投资,一定要发自内心的热爱,要建立自洽的投资框架,挣自己看得懂的钱。” 这意味着投资不是盲目跟风,而是要基于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和独立思考。“你只能挣到你认知范围内的钱”这种“知行合一”的投资理念,是她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市场情绪往往是波动的,真正的投资人并非无所不能,而是能在自己框架内持续盈利,因此价值投资需要穿越噪音,看到企业和行业的长期潜力。这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独立的判断力,不被短期波动所左右。05真正的财富密码: 用世纪为单位去思考李婷与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李婷的投资哲学中,能够看到不一样的时空观。她从911的危机中学会把控风险、从大航海时代看清地缘政治格局的本质、从基础设施平权看到了被低估的中国期权、从人口结构的变化感知到初老群体的未满足,从下沉市场中挖掘到提升连锁化率的机遇,李婷始终以一种“反共识”的视角,寻找着那些被忽视的价值。正如她所言:“投资的本质,是你对这个世界运行规律的理解,是你人生观、世界观的体现。”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李婷的故事与洞见,或许正是每一位投资者与创业者所需要的锚点。本文得到中国大消费CXO创新中心的创作支持。声明:品牌之声相关资讯来自于被采访对象,非福布斯编辑内容。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