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吸金330万美元,这款情绪教练应用正在悄悄改变数万美国人

Wait 5 sec.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情绪管理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根据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数据,近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在人生某个阶段会经历焦虑或抑郁,而更轻度的情绪困扰几乎人人都有。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款名为 Ahead 的情绪教练应用应运而生。想象一下,你的“喜悦”、“悲伤”、“愤怒”、“恐惧”和“厌恶”变成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坐在你脑海的控制室里,时刻左右着你的情绪与行为。这是2015年皮克斯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的设定。当年,这部电影不仅凭借拟人化的情绪角色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情绪的力量,还在全球收获了超过8.5亿美元的票房,并斩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一度成为美国社会关于心理与情绪话题的文化焦点。根据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数据,近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在人生某个阶段会经历焦虑或抑郁,而更轻度的情绪困扰几乎人人都有。情绪管理,正逐渐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10月,一款由德国团队开发的“情绪教练”应用Ahead上线。根据点点数据,该应用自上线以来,全球总下载量已超过276万次,总收入超过521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的一年里,Ahead实现了超330万美元的收入,占据其四年来总收入的近64%;其中,美国市场贡献了约70.28%的收入,其余则分布在英国、加拿大、德国等欧美国家。Ahead上线至今收入变化趋势(来源:点点数据)在这样的成绩背后,Ahead如何帮助用户建立起情绪调适的路径?又凭什么跑出了一条商业化增长曲线?一个“小豆丁”,陪伴个人成长的旅程一个“肯定”,有时胜过千言万语。在Ahead中,用户的情绪管理旅程从一个极为简单的手势开始——在屏幕上给自己打一个勾。这个小小的互动传递出“给予自己肯定”的信号,同时拉近了用户与App的心理距离。此外,Ahead在开头会强调“功能可免费试用”,并以“只需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就能赢得心理健康”来传递付费价值感。同时,再配合“平台数据不会外泄”的隐私声明,进一步建立用户的信任。从这里开始,紫色“小豆丁”的形象便始终伴随在用户的心灵旅程中:在10道轻量级的情绪测试题里,它眨着眼睛,拿着笔记本“等待记录”。用户每完成一道题,小豆丁就会露出“星星眼”,并认真“记笔记”。这种表情与动作的细节设计,不仅缓解了测试的枯燥感,也让整个过程更具陪伴性。完成基础测评后,Ahead会进一步收集用户的年龄、性别、是否有强迫症或多动症,以及是否有过心理咨询经历等信息。最终的测评结果会以图表形式呈现用户的情感概况,并直观地体现出个人亮点。接下来,用户可以为自己的“情绪旅程”设定优先级,包括“积极性、愤怒、信心、焦虑、拖延、心碎”六大主题。最后,用户需要画出一张“快乐的脸”,以一种仪式感开启改变之旅。过程中小豆丁依然陪伴,强化了情绪成长的可视化体验。在完成前期的测评与设定后,用户便进入正式的情绪管理阶段,每天只需花5分钟来记录和反思当天的情绪。Ahead会用浅显的语言解释大脑运作、行为模式和沟通方式,让用户理解“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单纯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在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之下,用户不仅可以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论,也能在情绪认知上获得成长。为了增强反馈效果,Ahead还设计了徽章系统。一位用户在评论中提到,他第一次获得的徽章是“控制”和“看守”,虽然让他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但也能促使其意识到自己在沟通中存在的控制欲。这类微妙的“戳中”,往往能迅速触发用户的自我反思,并转化为改进的动力。Ahead iOS商店一用户评价(来源:点点数据)同时,Ahead支持用户设定每日目标,并通过追踪帮助他们识别情绪和行为模式,从而提升自我觉察。用户甚至表示:“只用了15分钟,我就发现它能帮助我更客观地看待压力。我是个治疗师,但有时也看不到自己的危险信号,而这个应用提醒了我。”总的来说,Ahead形成了一个从自我测评→定制情绪管理方案→日常目标管理→反馈激励→自我成长的完整闭环,用户并非被动接受指导,而是在持续反思、记录与实践中,掌握情绪管理的主动权,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情商。紫色小豆丁的持续陪伴、日常反馈的激励机制,以及循序渐进的训练路径,让看似深奥的“情绪管理”变得简单和可控。在此之外,Ahead的用户留存如何?能进一步通过商业化找到自己的增长路径吗?两人小团队,探索数字化情商提升之路近一年来,Ahead的月活跃用户数稳定在14万–17.5万区间,整体波动不大。与此同时,在iOS商店中,近2万名用户为其打出了4.7的高分。值得一提的是,Ahead的背后是一个仅有两位创始人的小团队——Kai Koch与John Roggan。两人从“自我需求”出发,希望成为更有韧性、更自信、更泰然的人,尝试过书籍、在线论坛、YouTube视频等各种方法,却始终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于是他们转向产品化探索,才有了今天的Ahead。在商业化层面,Ahead采用的是以订阅制为核心的收费模式:单人用户可选择19.99美元/月、39.99美元/季、79.99美元/年的套餐;如果希望与家人共同使用,还能选择99.99美元/年的家庭版;而对部分愿意一次性买断的用户,Ahead提供149美元的永久订阅服务。这套灵活的价格体系,既照顾到短期尝鲜的用户,也覆盖了长期深度用户。不过,挑战也在显现。部分用户在评论中提到,虽然Ahead的内容有趣,但长期使用后会产生“重复感”,与相对较高的订阅费用相比显得不够划算,并直言:“自己使用其他免费的AI工具会更方便。”这一声音说明,随着AI在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领域的渗透,Ahead将不可避免地面对“与AI应用竞争”的课题。Ahead iOS商店用户评价:反馈“不值得这个费用”并表示“使用其他免费AI工具更方便”(来源:点点数据)写在最后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心理类应用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的变革。过去,情绪管理应用大多依赖冥想音频、心理学课程或互动训练来培养用户习惯,但这些模式在内容丰富度和个性化体验上都有一定局限。随着大模型与AI技术的进步,“AI+心理”逐渐成为行业热点,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给予用户即时且个性化的体验。但在心理类应用中,更关键的,仍是能否为用户持续提供情感上的温度与关怀。无论是“小豆丁”的陪伴形象,还是循序渐进的训练机制,都意味着:情绪管理不仅是一套方法论,更是一种温馨的陪伴与自我成长的旅程。未来的竞争焦点,在于谁能更好地把技术与情感温度结合起来,让心理健康成为更普遍、更可触达的生活体验。作者丨以南编辑丨火狐狸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扬帆出海】,微信公众号:【扬帆出海】,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