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的中原,热浪裹着金属光泽,蝉鸣混着机械律动。从郑州智能车间到洛阳精密实验室,从黄河畔产业园到伏牛山下创新工厂,河南制造踩着“向高、向智、向绿”的节拍,在时序里奏响发展新章。中铁装备生产的盾构机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铁装备供图向高而行,破局突围平煤神马集团的展柜里,一瓶己二腈藏着产业逆袭故事。曾被国外垄断的“咽喉”原料,如今靠自主研发实现国产替代,让“黑煤炭”长出“绿纤维”。宝丰五星新材的石墨坯料,经激光“体检”、数控“雕刻”,变身半导体“部件”,133项专利助其从“跟跑”变“领跑”。洛轴风电轴承、中铁装备盾构机、舞钢高锰钢,亦在高端赛道不断突破。宇通生产的客车要通过六大项性能测试才能顺利出厂。人民网记者 慎志远 摄向智而生,效率革新宇通车间里,AI编一道焊接程序只需30秒,机器人涂胶误差仅±0.5毫米。宝丰铁福来的“钻探机器人”,让千里外矿井钻探成“智慧活”。河南制造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五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1362个省级智能工厂星罗棋布,智能化浪潮席卷大小企业。舞钢公司460mm厚板连铸机项目建成投产。人民网记者 慎志远 摄向绿而兴,底色焕新舞钢工业固废化身绿色建材,20兆瓦光伏年减碳1.2万吨。600年郏县铁锅产业,靠数控抛光告别粉尘,年产占全国三分之二。河南1210家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让“生态色”成河南制造亮色。黄河畔钢花、伏牛山纤维,奏响的是老工业基地的涅槃,是新产业的蓬勃,更是中原人向高质量发展奔跑的坚定乐章。点击查看全文↓↓点击进入“行进中国”调研行专题↓↓责编|翟巧红 编辑|行家玮来源|人民网“行进中国”河南调研采访团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