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约 7300 字阅 读 需 要 22 分 钟最近一款名为《盛世天下》的剧情游戏颇具人气,该游戏以武则天为主角,通过真人演员的剧情演绎,带领玩家重走武则天的人生路。按游戏的设定,武则天人生中的每个关键时刻,都会出现几条选项供玩家探索——然而,看似有的选择,其实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其他不能说是死路一条,而是死路千万条。一不小心手抖或过于猎奇,只要一选错,武则天就被“玩”死了,又得重新开始,可以说是条条大路通地府。乍一听这设定,确实让人有点绝望。可你若是翻开史书,仔细看看武则天真实的一生就会发现,她所面对的,何尝不也是一场无法存档读档、没有攻略的人生游戏?在那些大的剧情转折点上,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排挤出局,而她,却像一名天赋型玩家,硬是在每一次看似绝境的关头,避开了所有潜在的BE选项,一路杀出重围,最终达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终极成就——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引子武则天的人生开局算不得满级神装。她爹武士彟本来只是个商人,虽然擅长“天使投资”,选择了潜力股李渊,从而混成了开国功臣,官至工部尚书,但在遍地门阀的唐朝顶流圈里,只能算个新晋土豪。她娘杨氏倒是出身弘农杨氏这个老牌世家,还是隋朝皇室远亲,算是顶配家族。然而,游戏的新手保护期还没过,系统就直接上了难度。贞观九年(635),武士彟去世了。这下,武则天母女瞬间从官二代家属变成了豪门孤儿。更惨的是,她爹前妻生的两个“耀祖”武元庆和武元爽,带着堂兄弟武惟良、武怀运,直接开启了宅斗模式。《新唐书·后妃传》《外戚传》和《资治通鉴》里都记载了武则天同父异母的兄弟和堂兄弟对她们母女的恶劣态度:“兄子惟良、怀运与元庆等遇杨及后礼薄。”“诸子事杨不尽礼。”“士彟卒,元庆、元爽及士彟兄子惟良、怀运皆不礼于杨氏。”这波属实是现代电视剧想象中的古代宅斗原型了——父亲早逝,家族里的其他男丁为了家产问题,疯狂霸凌继母和妹妹,小武则天可能受了不少委屈,buff直接叠满。面对这种境遇,小姑娘没有被欺负得“删号退游”,反手就来了一把豪赌梭哈。当时唐太宗听说武则天的美貌,便召她入宫。至于听谁说的呢?唐太宗后宫有好几位杨姓妃嫔,掰算起关系,可能都和武则天之母杨氏是亲戚。另外还有一位燕德妃,也是武则天的姨表姐,大概就是她们其中的某人举荐了武则天。面对这波天降富贵,首先为难的是母亲杨氏。作为出身豪门的人,杨氏知道,宅斗副本都这么难,还想往更深的院子里跑?那里有多少一不小心就被盒饭伺候的呀。送别的时候,杨氏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谁料,武则天初生牛犊不怕虎,您别管我以后飞得累不累,先让我去飞,好吗?于是反过来安慰老母亲:“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你就想,这是一个十四岁女孩的心态,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宫斗选手啊。与其在青铜局被虐,不如直接挑战最强王者局。这个选择,堪称武则天人生中的第一次神级预判,留在武家跟小鬼纠缠,顶天了成就也就这样。直接去见天子,跟格局大见识广的人打交道,说不定就逆风翻盘呢?第一幕,入宫(14岁) ——关键选择:“隐藏实力”还是“锋芒毕露”?入宫以后,武则天领到了一个新身份——五品才人。这个品阶不高不低,属于那种在大型活动中能有个站位,但想单独面圣还得拼命刷好感的级别。更让她压力山大的是,这个服务器的玩家阵容实在太豪华了。除了已经退游的白月光长孙皇后,其他人也不是背景板,每个拎出来履历表都可以写几页纸。武则天在她们面前,毫无优势。多的不说,就说初唐后宫的高阶嫔妃们。长孙皇后去世以后,由贵妃韦氏执掌后宫。让武则天惊讶的是,韦贵妃嫁给皇帝根本不是头婚,但能以二婚的出身混到贵妃位置,可见她在唐太宗心中的分量。当然了,这个分量也还要参考她的家族地位——京兆韦氏。唐朝民间有个说法,“京兆韦杜,去天尺五”,中译中就是,京兆的韦氏和杜氏,离天都只有一尺五。这个天既可以指天子,也可以说真正的天,总之,那是贵到极致了。无论太宗是真心敬重韦贵妃,还是需要借助她的家族力量,武则天都比不了。再看德妃阴氏,其父阴世师在大唐开国期间站在了李渊的对立面,打起李家最卖力,不仅杀掉了李渊的爱子李智云,还挖了李家祖坟。后来李家打下长安,阴世师也被斩首。就这样世仇的身份,阴氏都能进入太宗后宫上演“恨海情天”剧情,成为贵淑德贤四妃之一,可见她受宠的程度。除此之外还有隋炀帝的女儿杨氏,被太宗议后的巢王妃杨氏,个个都是重量级。别说追赶她们,武则天连新手光环都没有。跟她同一批进宫的一位才女徐惠,一样的起步配置,但人家轻轻松松就甩开了距离,从才人升到了正二品的九嫔之一,一步领先,遥遥领先。才华、家世、美貌,任何一条赛道单拎出来,武则天都没有绝对优势。面对这样全明星阵容的地狱难度,普通玩家太难冒头了。难道武则天就要这样按资排辈等个侍寝的机会,最后混成史书里的“太宗才人武氏”等不超过200字的介绍?武则天不认命,除了家里环境不好,憋着一口气要闯出点地位扬眉吐气,她也不想辜负自己。现下没有好机会,但她时刻准备着,准备见缝插针。很快机会就来了,历史迎来了一个小名场面,驯“师子骢"。说有一次,太宗得到一匹名叫“师子骢”的烈马,野马没经过社会的毒打,性格犟如牛,没人能驯服。武则天瞅准机会就站了出来。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她向太宗提出了一个极其硬核的驯马方案:“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铁楇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拼不了才华和家世,那就拼性格。后宫里百花争放,但那些大家闺秀大概都已经被驯服成千篇一律的样子了,于是,武则天选择了整个花活,上来就是一段暴力美学。唐太宗的反应是——“太宗壮朕(武则天)之志”。这句记载很有意思,他不是“悦”,也不是“怒”,而是“壮”,好像没把武则天当一个女人看待,反倒有点像夸赞一个有胆识的小孩。据一些给不出出处的笔记说,太宗当场就给她赐下了鼎鼎大名“武媚娘”。不过,这事顶多让她在太宗记忆硬盘里占据了一个无法被格式化的特殊分区,并没有升职加薪迎来巅峰。怎么办呢?熬呗,还能离咋滴。第二幕:感业寺(26岁)——关键选择:绝境中认命还是找复活甲?从十四岁到二十六岁,武则天终于熬到头了。注意,是到头,不是出头。贞观二十三年(649),游戏服务器迎来大更新:唐太宗下线,版本进入高宗时代。这对武则天来说,简直是系统强制删号——按照规则,所有未生育的先帝妃嫔,统统都要被送进寺庙副本。比起那些能留在宫廷内寺的幸运儿,武则天被发配到了偏远的感业寺,变成每天青灯古佛、劈柴挑水的尼姑。可以说,从进宫以来,武则天就没打过顺风局。99.9%的玩家走到这里,只能接受BE(Bad Ending 坏结局),过上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在感业寺的晨钟暮鼓中默默无闻,耗尽青春,成为历史尘埃里一个连名字都不配留下的小人物。但武则天偏要按下那个几乎不可能的选项,翻盘。她手里还捏着一张谁也不知道的暗牌:当年在太宗身边当才人时,她没能让霸道总裁爱上我,却意外吸引到了霸总的儿子,晋王李治。而如今,这张暗牌已升级为全服最强神卡——新皇唐高宗。永徽元年(650)五月,太宗忌日,新皇帝驾临感业寺进香。在众人低垂的视线中,武则天悄然出现。史载“上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她哭了,他也哭了。一看就有故事。我们都可以想象,武则天绝不是单纯地临时起意,莽撞地冲出去拦着皇帝。她背后一定做了一系列工作,比如到处询问怎么样才能见到新皇帝,别人给出ABC方案,发现其中B方案是皇帝进香,打听到日期后,她每天期待,设计路线,设计重逢,连表情和动作都排练过无数遍。不过,光是哭可不够,她必须要让这份旧情冲出寺庙,杀回宫廷。于是,历史上就留下了一副武则天小女人形态的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中译中就是:我每天枯坐在寺庙里,看着枝头回黄转绿,心绪愁乱得很,愁得我“破碎感”十足。啥事这么愁?想你想的呀。你要不信我为你流了多少眼泪,可以打开箱子看看我那条被泪水浸透的石榴裙。这波深情告白重燃了李治的情愫,两人开始了秘密私会。然而,光幽会效率实在太慢了,此时的李治也不像那种敢离经叛道的人。武则天还是很难熬出头。此时此刻,又有一个人送助攻来了——王皇后。发现丈夫跟先帝的女人偷情,王皇后没有指责皇帝行为不检点,也没有暴起打“小三”,而是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原来这会儿后宫里萧淑妃正得宠,王皇后很明显已经败下阵来,只能拉场外援助魔法对轰,用真爱打败另一个真爱。于是,史上最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王皇后主动向丈夫的情人伸出橄榄枝,暗地里让武则天蓄发,并不断提议接武则天回宫。李治虽然纳闷皇后去怎么如此“贤惠”,但这样的好事肯定是偷着乐的。就这样,武则天终于等来了那道救命的旨意,脱下尼姑服,重穿后妃战袍。死局盘活!第三幕·立后(31岁)——关键选择:“安于妃位”还是“问鼎后位”?二进宫后,武则天开启了职业生涯的“进阶版”。这一次,她不再是那个只会亮铁鞭匕首的愣头青,而是深谙生存法则的顶级玩家。面对复杂的宫斗局面,她果断选择了“猥琐发育”的战术。《资治通鉴》精准记录了她的操作:“武氏巧慧,多权数,初入宫,卑辞屈体以事后。”她把自己的姿态放到最低,对王皇后百般奉承,俨然一副忠心小妹的模样。然而,当小妹不是她的风格,而是手段。这番影后级的表演,很快就获得了回报:“后爱之,数称其美于上。”王皇后被哄得心花怒放,天天在李治面前给她刷好评,结果就是“未几大幸,拜为昭仪”。短短时间内,她不仅完成了从尼姑到昭仪的阶级跨越,更是后来居上,把曾经的靠山王皇后和宿敌萧淑妃全都踩在了脚下。对绝大多数玩家来说,走到专宠这一步,已经可以存档庆祝了。但武则天清楚,宠妃的本质,依然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掌控。一旦失宠,或者政治风向变化,她随时都有跌倒的可能。安于妃位还是更进一步?她果断选择了后者。但这一次,她没有把这场斗争局限在后宫,而是非常聪明地把自己的需求和皇帝的需求绑定,并以一个协助皇帝的搭档姿态,先处理皇帝的困境。当时,李治虽然当上了大唐天子,但他基本上被舅舅和老爹留下来的几个老臣捆绑了手脚,每天“恭己以听”——恭恭敬敬地听大家的话,事情都是别人裁决好了,他只能当个被动的奏折签字机器。长孙无忌自以为在呵护小外甥,帮他把天下治理出“贞观遗风”,可小李治并不想当傀儡,把天下托管出去。嫌隙就这样产生。武则天敏锐地捕捉到李治想摆脱束缚的小心思,就以一个”解语花“的姿态出现,跟皇帝说枕边话、体己话,解析如何打击那些顽固又自以为是的老家伙们。这些老臣大多是关陇贵族出身,更巧的是,出身太原王氏的王皇后,就是关陇集团在后宫的代言人。于是,“废王立武”不再仅仅是换老婆,而演变成了一场抬高皇权的政治革命。武则天成功地将自己的个人诉求,包装成了皇帝的政治诉求。于是,武则天上手拉拢被压制的寒门子弟,如许敬宗、李义府等人,并把主意打到科举考试上,希望网罗更多人才打造自己的班底,用以对抗旧势力。这些人急需政治投名状,而“拥立武后”就是他们最好的晋升阶梯。当长孙无忌在朝堂上傲慢地反对立后时,他面对的不再是皇帝一个人的意志,而是一个崭新的政治联盟——一边是决心夺权的皇帝,一边是渴望上位的寒门集团,而武则天,正是这个联盟最完美的纽带。这场斗争以高宗和武则天完胜结束,永徽六年(655)十月,一道诏书颁下:“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紧接着,百官请立中宫,武则天顺利晋级。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宫斗胜利,而是一次完美的政治捆绑销售。武则天让李治相信,立她为后,就是在巩固他自己的皇权。从此,她不再是依附于皇帝的宠妃,而是与皇帝并肩的政治合伙人。这一步踏出,她终于从一枚棋子,跃升为了下棋的人。第四幕·“二圣临朝”(40-60岁) ——关键选择:“垂帘听政”还是“走向前台”?登上后位,对武则天而言,只是通关了“后宫副本”。当她试图踏入前朝这个终极领域时,系统立刻对她这个“女性玩家”发起了最严厉的反制。第一个危机,源自李治的心软。时间久了以后,李治竟然开始怀念起王皇后和萧淑妃了,甚至又偷感十足地跑去探望被囚禁的她们。这触发了武则天的最高警报,她的解决方案也是快、准、狠——物理删除。她下令将王、萧二人施以酷刑并处死,彻底抹除隐患。此举虽稳住了局面,却在李治心里刻下了一道阴影和嫌隙。第二个危机,是李治又感觉到皇帝当得不得劲了。处理完感情危机,武则天有点骄傲自满,表现出了“专作威福”,甚至在某些事务上压制了李治。这对曾经的盟友,终于在权力上产生了冲突。终于,在李治的默许下,宰相上官仪直接进谏:“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加上又有故太子的宦官举报武则天搞厌胜之术,高宗积压的不满瞬间爆发,当即命令上官仪草拟废后诏书。这是武则天人生中第二次,也是最凶险的一次BE边缘——诏书一旦颁布,万事皆休。千钧一发之际,武则天布设在宫中的“人形监控网络”火速报信。她展现出了顶级玩家的应变能力:你对我进行了判决,我申请行政复议——申诉。史载“后遽从帝自诉”(《新唐书·后妃传》)。“遽”字生动刻画了她瞬间的惊慌,但她没有退缩,而是立刻赶到现场,直面危机。史书虽然没有记载她到底申诉了些什么,但我们可以想象,她绝不仅仅是哭诉感情,而是将个人命运与李治的核心利益进行深度绑定。换成大白话就是,我全心全意、呕心沥血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李唐天下呀。听完武则天唯二软话“求饶”,李治又被打动了,并顺手把锅全部扔给了上官仪:“上官仪教我。” 最终,上官仪成了这场危机的替罪羊,被武则天找了个罪名除掉。前面双杀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老臣,再完成这一杀之后,太宗遗产的关陇贵族被清算得七七八八了。与此同时,高宗“风眩头重,目不能视”,太子李弘体弱多病,朝廷的日常运营,不得不高度依赖武则天这位“第一CEO”。于是,武则天实现了权限的飞跃:“由是天下之政归于后,而帝拱手矣。”她不再满足于“垂帘听政”的辅助角色,而是走向前台,与高宗并称“二圣”。通关·称帝(67岁)——关键选择:“太后摄政”还是“革唐之命”?683年,武则天丧偶——失去理智(李治)。于是,和历史的所有剧情一样,武则天以太后身份拿到了摄政权限。对绝大多数玩家而言,这已是权倾天下、安享晚年的Happy ending(美好结局)。但武则天明显感觉到,上面有人,还是不够恣意呀,危机还是存在呢。危机源自她儿子,现任皇帝中宗李显。李显即位后,也和他爹一样,开始重用老婆娘家人,甚至在话赶话之下,说出了要把天下让给老丈人的危险言论:“我让国与玄贞岂不得,何为惜侍中耶?”这话瞬间让窥视权力的武则天抓住了儿子的把柄。她雷厉风行,果断出手行使管理员权限,将上任仅五十五天的李显踹下来变成了庐陵王。毕竟,人家作为高宗皇帝的未亡人,有帮大唐守护的职责,臭小子想把天下让给外姓,这废黜的理由,没有人能投反对票。废完一个,仅存的老四李旦又被扶了上去。鉴于哥哥们下场都不太好,李旦非常老实无辜又无助,连签字机器都不当,政务全权让给老母亲代管。这代管的六年,武则天全力向皇帝宝座发起攻击。先是硬件改革,大力推行科举,打破传统门阀垄断高官的模式,从寒门庶族中大规模选拔官员,打造了一支忠于“武氏”的新晋官僚队伍。然后又开创告密制度,设立铜匦,鼓励天下人直接向她告密。她当初能在宫斗剧本中胜利,就是赢在了这些信息差上。现在如数照搬,就能第一时间知道反对者在哪里,并及时斩草除根。同时,武则天也很注意构建意识形态合法性。人李家以老子为祖宗,尊奉道教,她就专尊佛教,发售各种经书,还让大师论证自己是“未来佛”。接着是古代皇帝都爱搞的“君权神授”,大面积制造祥瑞事件,造成一种神仙们都来帮自己盖章佐证的假象。在完成所有铺垫后,公元690年,六十七岁的武则天正式宣布登基。史书记载了那石破天惊的一刻:“太后知威柄在己,因大赦天下,改国号周,自称圣神皇帝。”这一刻,她不再是太后,不再是皇后,而是打破了千年的性别歧视,成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从感业寺的绝境到至尊帝位,武则天完美诠释了何为“我命由我不由天”。回顾她这场无法存档读档的人生游戏(我们能复盘,但主角武则天只有一次选择),通关秘籍无非四个字,清醒与胆魄。在每一个关键的剧情点,她比任何人都更清醒地认识到潜在的BE,并拥有将一切筹码推上牌桌的胆魄。她从不将命运寄托于他人的恩宠与仁慈,而是牢牢握紧自己能够抓住的每一分权力,将后妃、皇后、太后这些在别人看来已是巅峰的身份,统统变为通往下一关的跳板。她的一生就在告诉我们,真正的赢家,从不抱怨规则不公,而是直接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END作者 | 大梁如姬编辑 | 胡心雅 主编 | 周斌排版编辑 | 李语馨 喻露加(实习)校对 | 李栋国历好物进击的士族旁落的皇权跨越五百年的权力对抗史国民历史读物《国家人文历史》专业团队最新力作展现士族潮起潮落的史诗级历史画卷点击下方封面,即可购买↓↓↓“在看”的永远18岁~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