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本港出現第三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當局在患者居住的青衣區內噴灑滅蚊劑及設立醫護站,為居民作評估。不過,有傳染病學教授認為較難追蹤個案感染源頭。不斷更新|基孔肯雅熱疫情總覽45歲男患者居住在青衣曉峰園,有屋苑居民表示會加強防蚊。曉峰園居民:「我做得很安全的,全部封了蚊網。」曉峰園居民:「沒有擔心,做人都是這樣,這麼小事都看得這麼重要,不是很好。」園內有一間幼稚園,有家長則指有特別替小朋友貼蚊貼。張先生:「都只是一宗半宗,貼蚊貼、噴蚊怕水,都很少讓他到草叢。」而曉峰園對面的長亨邨屬於較高感染風險範圍內,早上有食環署人員在邨內草叢噴灑滅蚊劑。衞生防護中心設立健康站,為有病徵、懷疑感染的居民作初步健康評估。蔡婆婆:「都有點開始注意這個病症,會否關自己事,惟有小心及考慮少點外出。」姚先生:「有甚麼好擔心?下樓在這裡見到有蚊,便不要坐在這裡。」健康站的當值醫生會留至晚上八時,若個案病徵嚴重,會直接轉介到醫院就診。患者在上環工作,當局認為信德中心一帶亦有較大風險,在區內亦設立醫護站。有傳染病學教授認為較難追蹤個案感染源頭。港大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陳福和:「他上班及活動地點很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