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早就通货膨胀了,现在“爱你”是谢谢的意思

Wait 5 sec.

来源:每日豆瓣(ID:douban)句子基础,形容词就不基础@checkmate前两天去了一家新的理发店,热情洋溢的前台妹妹问我想剪什么价位。我头一歪, “所以,有什么价位呢?”“首席设计师68,设计总监128,创意总监188……”“……首席居然是最便宜的!”突然意识到,语言的通胀可能和货币是同步的。@真是哑口无言比如,很久以前的“亲”,到后来的“姐妹”,再到现在的“宝”……人们用越来越亲密的词汇来形容一段并不熟悉的关系。词汇本身代表的含义在不断被弱化削减。@竹取我发现英文很早之前就“通货膨胀”了。“还可以” = fantastic!“挺好看的” = gorgeous!“一般般” = great!@丽萝有机=成分表尽可能少来点添加剂低卡=没白砂糖有木糖醇超值=出售商品+2套卖不出去的周边配套低值易耗品美白=基础补水抗初老=基础补水淡斑=基础补水细致毛孔=基础补水保湿=基础补水@林晓岚过去的真笑:哈哈现在的真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hhhhhhhhhhhhh@小羊富了互联网是“通词膨胀”的大本营:对齐、抓手、拉齐、赋能、底层逻辑、流量池、交付、koc、kol、私域......总之,能多不说人话,就多不用正常词语。@momo语言早就通货膨胀了爱你=谢谢爱你么么么么么=非常感谢/真的爱你宝子=你好宝汁=你好我的宝贝哈哈=一般开心哈哈哈哈哈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真的开心@賣松人“大牛”“大咖”“大神”“金句”“一X封神”“yyds”“吹爆”“老戏骨”“天花板”“霸气回应”“内卷”“泪目”“娱乐圈的'老师'”……@洛小豆和潇小包领衔主演,领衔男主演,领衔女主演,特别主演,特邀主演,荣誉出演,友情出演,特别介绍......@Orono感觉化妆品行业真的把赞美之辞用尽了,从最普遍的“精华”到“精粹”“菁纯”及至各个系列支线,包裹在宣传语和名称中遍布生活。对我最直接也是近期的影响是,想表达对某个事物的赞美,但怎么用词都感觉能与日护化妆联系。也许我要开始翻字典补充语料了,古籍也行。@夏天到此时的做广告这行几年后,对“震惊、神仙级、刷屏”等词日渐麻木。@晟嘉我就这么说吧,作为一句没有什么营养的网络热梗,yyds一词竟能“高龄”服役至今,其持久的生命力是营销号集体堕落的真实写照。@哈姆谢特上午给我妈打电话问她在干吗,我妈说在擦窗子,我不知怎么冒出一句,“这么早就开始整活儿啦”,然后给我妈说愣了,给我自己说笑了...…@X英语里的Thank you,有事没事都要谢,导致真正感激的时候都不知道要说什么。用多了意义就会被冲淡,语言学称之为semantic bleaching(语义漂白)。@502语言通胀的动因之一是为了用夸张表现幽默,现在确实人人都在避免无趣,都想用更加特别的说法。比如,最初传统的说法是“哈哈,很有趣!”,后来夸张的说法是“我笑死了”,再后来用力者就会用一些夸张的比喻,例如“我笑得方圆十里的声控灯都亮了”等。@李维德眼见“呵呵”一词由褒至贬,眼见“哈哈”字数朝二夕十。人们越来越难以发笑,却需要愈加浓烈的文案才能表达出同等程度的喜悦……@bella十一分赞同!▽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