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荐书 | 诺奖得主的著作看不懂怎么办?

Wait 5 sec.

界面荐书每周为您提供一份好书单留言互动中随机选取读者送出赠书北京时间10月9日晚,瑞典文学院将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颁奖词称,“他那富有感染力与远见卓识的作品,在末日般的恐惧之中重申了艺术的力量。”拉斯洛获得过包括国际布克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在内的诸多重要奖项,被认为是当代最知名的匈牙利作家。作家苏珊·桑塔格曾称他为“匈牙利的末世大师”。他的写作以艰涩难懂著称,常被贴上后现代主义的标签,带有反乌托邦和忧郁的主题,在诺奖的介绍中,他标志性的写作形式被形容为“蜿蜒流动、几乎没有句号的长句,形成一种令人眩晕的语法节奏。”其译者之一奥蒂莉·穆尔泽特曾这样说,拉斯洛笔下的世界是一个拥有自身独特逻辑的宇宙,几乎可以称为一种神学,充满了反复出现的原型人物:先知、探求者、档案员,初次进入这个宇宙,读者往往会感到迷失,仿佛需要一位导游——或者是人类学家——来为他们进行讲解。面对诺奖得主或其他文学大师的著作感到难以进入,其实是一种非常普遍且珍贵的阅读体验——这恰恰是拓展我们文学边界的契机。真正的阅读,有时恰恰始于我们承认“看不懂”的那一刻。 面对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这样构建独特宇宙的作家,最初的迷失恰是深入他世界的正确方式。不妨把他的作品视为一座需要反复探访的建筑:第一次注意光线如何穿过窗户,第二次发现楼梯的走向,第三次才可能理解空间如何塑造了人的存在。允许自己先迷失,感受其语言与氛围的冲击本身,亦是一种阅读的收获。《世界在前进》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99读书人本书是2025年诺奖得主、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沉淀近三十年后出版的写作生涯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他截至目前最新、最重要的短篇创作,其中包括一篇正文全部留白的文本。在这部有意打破所有传统、挑战语言极限的实验性短篇集里,尼采、9·11、加加林的幽灵一一闪现,横跨整个世界版图的当代生活图景次第展开,读者要面对的,是一个充斥着千禧后人类精神症候的文字迷阵。这个世界在前进吗?是的,但不是以你我所料想的方式。《温克海姆男爵返乡》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著译林出版社六十五岁的温克海姆男爵在其流亡地布宜诺斯艾利斯欠了一大笔赌债,在人生的暮年决定回到他所出生的匈牙利外省小城,希望与少时的恋人玛丽卡重聚。城里的居民听说男爵即将返乡,以为他拥有巨额财富,并打算将这些财富捐献给小城。无休止的流言蜚语、骗子和当地政客的风波,勾勒出小城既单调又荒诞的生活场景。与此同时,教授——一位在苔藓研究领域蜚声国际、学识渊博的著名科学家,隐居在城郊荒芜之地的棚屋里,试图通过思想免疫训练让自己抵御侵害。壮观的场面不断上演,死亡和深渊若隐若现,直到最后厄运降临到毫无防备的小城居民身上……《反抗的忧郁》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反抗的忧郁》是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创作于1989年的长篇小说,也是贝拉·塔尔的电影《鲸鱼马戏团》的原著。小说围绕主人公艾斯泰尔夫人、弗劳姆夫人、年轻人瓦卢什卡等数位人物,开展了一系列碎片化的故事描述,多方面呈现了匈牙利小镇的混乱事件:一头巨型鲸鱼被马戏团运送到城镇上,围观者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动机和意图。不久之后,镇上谣言四起,有消息传称,马戏团的人正默默酝酿着一个邪恶的目的,受惊的市民紧紧抓住他们能找到的任何秩序的表现形式进行批判——音乐、宇宙论、法西斯主义,等等。《撒旦探戈》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著译林出版社一个破败的小村庄,十几个无处营生的村民在阴雨连绵、泥泞不堪的晚秋季节里上演了一出 酗酒、通奸、偷窥、背叛、做梦与梦破的活报剧。冷漠与麻木残忍地虐杀着一切生机,直至两个骗子的出现点燃了所有人的希望,引领他们迈着周而复始的死亡舞步,走向想象中的光明未来……本书奇妙的结构与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其成为文学史上最神秘的作品之一,也成为了翻译史上的奇迹。《仁慈的关系》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 著浙江文艺出版社《仁慈的关系》是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包括其代表作《茹兹的陷阱》《理发师的手》在内的八个故事。他的作品常常被归入后现代派小说,因为其句型结构怪异,地点含糊,意思难以捉摸,情节跳跃性极强,结构常常呈放射性,叙事者总是模糊不清,结局充满神秘意味。《讲故事的人》莫言 著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 莫言演讲集之一,收录莫言自1999年至2018年的文学演讲33篇,包括2012年他在斯德哥尔摩领受诺贝尔文学奖期间的受奖演说。这些演讲生动幽默、充满智慧,集中展示了莫言的人生经历、创作道路、文学观念,以及他的多数重要作品——如《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的创作缘起和所要表达的思想等。《K君的档案》凯尔泰斯·伊姆雷 著贵州人民出版社 |后浪文学2002年,凯尔泰斯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匈牙利作家,瞬间从默默无闻到声名大噪,各种关注、误解,随之而来。四年后,他出版《K君的档案》作为回应。全书以匿名对话的形式回顾过往,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走向,串联起线索,带出矛盾却又警醒世人的洞察。这部自传,展现凯尔泰斯 “简洁中略带偏斜” 的鲜明文风,以及坚定不移的坦诚特质。《我身上有个不可战胜的夏天》加缪 著天津人民出版社|果麦文化 《我身上有个不可战胜的夏天》是加缪的一部散文集。该书创作跨度近20年(1935-1953),是加缪从青年到思想成熟期的全纪录。本书精选了加缪的14篇散文,在这些篇章中,加缪写出了生命的璀璨与腐朽,展现了自身思辨的独特性。这部作品最深刻的价值,在于它展现了存在主义最本真的形态:不是书斋里的概念游戏,而是赤脚踏过滚烫沙砾时的痛感与快感。在这部作品里,加缪也确立了自己终生的写作母题——用对阳光的贪婪吮吸反抗永恒的黑暗,在直面荒诞中拥抱生命的热烈。这种思想后来在《西西弗神话》中升华为"应当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的著名论断,但其根源正是本书中那个在贫民窟阳台上凝望大海的穷青年对生命既清醒又沉醉的双重凝视。《T. S. 艾略特诗全集》T.S.艾略特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T. S.艾略特,二十世纪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现代派诗歌领袖。《荒原》和《四个四重奏》等通过对语言、写作风格与诗歌结构的创新尝试令英语诗歌重现活力,是现代诗歌的里程碑之作,对二十世纪乃至今日的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48年,他因“对当代诗歌做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T.S.艾略特诗全集》前半部分为艾略特本人生前所编辑的《1909—1962年诗集》,后半部分则由为孙辈儿童创作的诗集《老负鼠之才智猫经》(著名音乐剧《猫》即由此改编)和诗人生前未结集的众多诗篇集《三月兔的发明》《比纳之夜》等构成,其中有几十首此前未曾有过中译版。《追忆往还录》纪德、普鲁斯特 著四川文艺出版社普鲁斯特想出版《追忆似水年华》,但收获了一系列退稿,最终只好自费出版。其中,退稿之一来自《新法兰西评论》,而退稿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纪德。第二年,纪德写信给普鲁斯特,第一句话是:“拒绝这部作品是新法兰西评论社最严重的错误,这是一生中最刺痛我,令我感到遗憾、后悔的事之一。”两位文学大师的通信由此开始。《人鼠之间 长谷》约翰·斯坦贝克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浦睿文化 他们竭尽全力,想在这世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但终究难以抵挡命运的洪流。他们的梦想,在现实面前不过是个易碎的玩笑。斯坦贝克中短篇杰作选,收录简中首次完整译介的经典短篇集《长谷》,以及与《愤怒的葡萄》齐名的“世纪好书”《人鼠之间》。《长谷》写于斯坦贝克创作的高峰期,奠定了他作为美国重要的短篇小说家的地位,长期占据《纽约时报》热销榜。人性与命运并行,诺贝尓文学奖得主斯坦贝克用十四个故事展现大时代洪流之下小人物的悲喜与困境。两个局外人竭力在残酷的世界寻找一席之地的动人故事《人鼠之间》,欧·亨利奖获奖作品、令人悚然的短篇杰作《谋杀》,可能是作家最具野心的女性故事《菊花》,美国家喻户晓的成长小说《小红马》 等,在斯坦贝克精炼而敏锐的笔下,这些故事呈现出动人的感染力,让我们不仅被人物顽强的生命力所打动,也被其隐隐透露的残忍和伤感深深吸引。《有人将至》约恩·福瑟 著译林出版社 “我坐下、倾听,我书写听到的一切。”声音,是打开“福瑟宇宙”的锁钥。大海,雨,或暗流潜动或静水流深的内心,回环往复与变奏的话语,或长或短的静场,一切循声而建,又应声流转。九个故事,九段平行的人生。地铁里日复一日卖唱的吉他男,秋日教堂墓园里偶遇的“男人”与“女人”,远离城市、不期望有人将至的“他”与“她”,一个夏日里出海未归的丈夫与饱受记忆纠缠的妻子…… 一个个无名之人,鲜有性格或背景提示,只有寥寥几笔的速写,我们在想象中描摹他们的面容,倾听他们此生的经历。我们发现,“福瑟宇宙”中上演的故事,是每一个普通人的人生,甚至包括我们自己。《万物静默如谜》维斯拉瓦·辛波斯卡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浦睿文化 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波斯卡,是当代最为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她的诗别具一格,常从日常生活汲取喜悦,以简单的语言传递深刻的思想,以小隐喻开启广大想象空间,寓严肃于幽默、机智。她是举重若轻的语言大师,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大的读者。2012年平装本出版,《万物静默如谜》便成为国内读者的至爱诗集,相继入选了“新浪中国”“深圳读书月”等年度十大好书,畅销一时。这本书的出版间接推动了国内诗集出版的热潮。此次《万物静默如谜》精装版,译者陈黎夫妇根据波兰原文,对内文做了全新修订,还新增了《纪念》《火车站》《复活者走动了》《悲哀的计算》《不会发生两次》五首译作,总共八十首。内文全彩印刷,并收录了10幅精美插画。《幸福之路》伯特兰·罗素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浦睿文化 在这本书中,罗素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论述了自己对何为幸福、如何获取快乐的观点。罗素认为,现代人之所以不幸福,往往是由错误的世界观、伦理观或是生活习惯所导致的,不幸福的人并非更理性;幸福并非天赐,而是需要我们努力追求的。他还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职业生涯、个人爱好等方面谈论了关于幸福的见解,谈论了嫉妒、自恋、无聊、孤独等心理因素对快乐的影响。作者将这本书献给普罗大众,“书里没有深奥的哲学,也没有难解的学问”,每一个人都能从中获取快乐的处方。《蝴蝶的重量》奈莉·萨克斯 著中信出版集团 |雅众文化奈莉·萨克斯于196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以动人的感情力度,描述犹太民族世界性的悲剧,显现于具有苦涩美感的抒情哀歌与富传奇色彩的戏剧作品中。她象征意味浓厚的语言,大胆融合了灵巧的现代语汇和古代《圣经》诗歌的韵味。在萨克斯的诗作中,犹太人重回以往的角色——流放的民族,遭集体屠杀与迫害的民族,离散与归乡的民族,誓约和诺言的民族。本书收录奈莉·萨克斯生平不同阶段诗歌佳作,并选译她最为诺贝尔评委赏识的诗剧《伊莱》,同时收录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致答辞、写作年表等,以呈现她跌宕的生命轨迹和思想变化。《沙粒与星辰》奈莉·萨克斯 著上海三联书店本书是萨克斯诗歌选集,是她在1940-1950年这10年间创作的诗歌,共有100首,都是在她生前公开发表过的诗歌。这些诗歌是她逃离大屠杀,与母亲一起流亡后的诗作。本书收录的诗歌来自萨克斯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两本诗集,即1947年出版的《在死亡的居所》和1949年出版的《星辰暗淡》。《乌贼骨》欧金尼奥·蒙塔莱 著中信出版社 |雅众文化《乌贼骨》为意大利杰出诗人欧金尼奥·蒙塔莱的处女作诗集,是“隐逸派”诗歌的代表作。本书分为“乐章”“乌贼骨”“地中海”“正午与阴影”“海岸”五辑,呈现了其故乡利古里亚的海滨景物与现实自然世界之美。现实与幻觉,现今与往昔,景物与回忆,错综重叠,交相辉映。蒙塔莱追求和谐的音韵,讲究词句的雕琢,诗篇具有交响乐的韵味。正是因为这部诗集,诗人被冠以“书写生活之恶的歌手”之称。《历史》克洛德·西蒙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克洛德·西蒙是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198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作品充满了诗人与画家的丰富想象。这本《历史》是一幅散落一地的拼图。在这幅拼图中,时间是错乱的,叙述的当日、叙述者本人的童年、母亲的深闺岁月、法国海外殖民年代、西班牙内战时期……地点是零散的,家族的老屋、表亲的别墅、明信片上的殖民地、旅行的目的地、贷款的银行、街头的咖啡馆……人物是交错的,父母亲、外祖母、妻子、表亲、童年伙伴、银行职员、古董收购商、母亲的追求者……感觉是混杂的,光线、色彩、声响、气息、触感……由读者去拼凑起这幅拼图中发生在一天之内的故事,这个故事涵盖了三代人的历史。互动问题:推荐一位你最欣赏的诺贝尔奖得主吧! 上期留言入选读者:如蓝Lan;摩天剑;Nicky🐱;敏的;雨露甘霖;周骏(已留言回复)本期编辑/原理 平台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uAjbxt3F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