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从多处获悉,特斯拉中国正推进两个新车项目,内部代号为E41、D50,分别为现款Model Y、Model 3的减配版。 知情人士告诉36氪,“新项目部分设计和验证报告都是沿用现款Model Y与Model 3的”,目前两款新车都已进入验证测试阶段。 据36氪了解,各处信息初步显示,投产时间可能在明年年中甚至更晚。 36氪就此消息向特斯拉求证,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特斯拉中国工厂主要供应中国及欧洲市场,在中国投产简化版车型,可以视为特斯拉正在为中国及欧洲市场“简化版”车型的推广做准备。 今年10月7日,特斯拉在北美已推出两款“简化版”车型(Standard):售价39999美元(约合人民币28.4万元)的Model Y,以及售价36990美元(约合人民币26.3万元)的Model 3。 简化版车型起售价较此前车型降低5000-5500美元,取消或简化了20余项配置,如取消车头贯穿灯带、后视镜调节方式由电动改为手动、车窗取消双层夹胶玻璃、座椅不再支持电动调节等。 10月10日,简化版Model Y(Standard)登陆挪威、德国、瑞典市场网站,将于今年11、12月正式上市。“简化版”车型将较此前最便宜售价低5000欧元。 至此,特斯拉全球几大主要市场都将推动“简化版”车型的生产与销售。 由此可以看出,特斯拉未来几年的产品策略,便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做简化开发,利用长久积累的品牌声誉,向更低价市场寻求销量突破。 36氪此前曾报道,特斯拉中国团队主导了一款“更低价的Model Y”的新车研发。该项目采取depop方式开发,即在主体功能不变的情况,通过简化配置实现产品的快速推出。 知情人士曾告诉36氪,如果销量不及预期,特斯拉则有望在2025下半年推出这款更低价车型。 但特斯拉的选择是,暂缓“简化版”,率先推出更契合中国市场的六座版车型。 8月19日,特斯拉中国推出了六座版SUV Model YL。 这款新车起售价33.9万元。新车较Model Y车长增加179mm、轴距增加150mm,车内采取2+2+2的六座布局。 Model YL已于9月2日开启交付。虽然市场对其舒适度的评价褒贬不一,但特斯拉中国今年9月总销量达到了7.1万辆,创下本年月销量的新高。目前特斯拉官网显示,Model YL的预计交付周期已排至11月。 显然,Model YL已经获得了一定数量消费者的认可,这也被视为特斯拉暂未在中国市场推出简化版车型的核心原因之一。 如今在中国重启“简化版”车型生产,特斯拉对其销量增长同样充满担忧。 除此之外,一位接近特斯拉总部的人士向36氪透露,特斯拉有意重启NV91和NV93两个项目的研发,打造比Model Y更小尺寸的新车。 36氪此前曾报道,NV91项目是马斯克曾提及的“2.5万美元新车”,这款车型的原定量产时间是2025年8月。 然而,2024年2月,这两个项目被双双喊停。接近项目的人士告诉36氪,中国低价市场竞争激烈,面对比亚迪等公司的低价产品,特斯拉似乎丧失信心。 此番考虑重启NV91项目,特斯拉需要为未来竞争创造更多筹码。 2025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全球总销量约121.78万辆,同比下降5.9%。“简化版”车型将是特斯拉突围的一步棋。 然而,特斯拉的处境并不如想象般顺利。 特斯拉在北美发布简化版Model Y和Model 3后,其股价下跌约4%,市值蒸发约650亿美元。5000美元的降幅能否带来销量增长还是未知,但“减配降价”策略却已开始侵蚀其长期建立的科技溢价品牌形象。 2025年9月,特斯拉发布了“宏图计划第四篇章”,明确表示公司业务重心已从电动汽车和能源全面转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 简化版车型便体现了这样的选择性:在舒适性和装饰性配置上做减法,但维持了特斯拉高阶辅助驾驶硬件,保留了用户选装FSD全自动驾驶功能的可能性。 即低价带来的更大数量用户,将为特斯拉创造更多数据收集终端,用以加强特斯拉自动驾驶神经网络的训练。用户数量的提升也为FSD的订阅率带来更高的想象空间。 不过,公司押注的下一代技术尚不成熟且商业化漫长,而现金流主要来源的汽车业务,又因产品迭代迟缓和竞争加剧而显露疲态。 如何平衡好汽车业务的稳固与对未来高风险、长周期业务的投入,是特斯拉战略层面的巨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