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三千的年轻人开始涌向“老干部”小区

Wait 5 sec.

作者:Lily来源:三联生活实验室(ID:LIFELAB2020)对于大城市上班的年轻人来说,租房堪比一场服从性测试,便宜和舒服不可兼得——“你要么是被贵贵的精装房收割,要么就是跟便宜的老破小凑合。”正当大家以为,在大城市租房是年轻人的必经之难时,一群最成熟的打工人却在家属院里找到了自己的安乐窝。家属院, 又被调侃为“厅局风小区”,原本是分给干部们的家属楼,充满着根正苗红的老干部气息。小区人群素质高、绿化好,而且环境安静,没人打扰。“最重要的是,这些小区不会因为自己是家属院就漫天要价,反而房租比什么商品楼都公道。”图/绿绿在北京,家属院集中在海淀、昌平等地,这里坐落着大量的大学家属院和部队家属院;而在东四环的朝阳区,也分布着不少空军家属院和医院家属院。“这些小区里的房子可以出租,但买卖却有不少限制。所以住进厅局风小区,是拿到了一张体制内生活的体验卡,而且可以用公积金支付房租。”图/爱旅游的小k过去,大城市里的家属院,一直以来是常年被外人所忽视的隐秘地带。因为这些小区不会把自己是某某家属院打在公屏上,而是就起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区名,内里却大有乾坤。以前年轻人觉得,租房只需要看房子的面积和格局,顶多再加一个装修情况,但后来才发现,小区的位置和周边的配套,才决定你生活的上限。在北京,有些家属院小区里面甚至有人工湖。图/受访者提供月薪三千的打工人,开始住进“厅局风小区”年轻人在大城市租房,平时只会考虑离公司的距离和房租多少,殊不知家属院才是他们的温柔乡。“家属院就是一款‘老款小区’,主打的就是一个规规矩矩。住进家属院,就像是住进了一个移动堡垒。这里的小区门口大多挂着国旗,而且保安会尽职尽责盘问每一个闲杂人等,主打一个安心。”家属院小区门口,主打国泰民安风一些刚入社会,不知道租房有多少坑的朋友,租进家属院就等于少走20年弯路。租在海淀某大学家属院的北漂田鸟鸟说,大学家属院就是一个巨大的托管所,住进去就可以全方位托管自己。“操场、篮球场、网球场和下沉广场一应俱全,而且大学里有自己的食堂,不想做饭时下楼就能解决。”“厅局风小区”的好,体现在这种家属院不能胡乱改造。“所以家属院里几乎没有隔断房和串串房,都是别人自己装修、自己住过、自己维护的房子。”图/直到世界尽头虽然家属院大多数都是“老款小区”,但“法拉利老了也是法拉利”,居住起来体验感一点儿不拉垮。“有的家属院虽然表面上看是老破小,实则里面都是人车分流的,行道树都修建得井井有条。”图/清风在大城市租过房的年轻人都知道,好房子不是看出来的, 而是住出来的。“有些小区看似光鲜亮丽,实则住进去就会发现有隔音不好、下水道返味等一堆毛病。但很多家属院小区住进去则没那么多糟心事。”还可以自己改造一番/嘿嘿一些工作了几年的北漂,过了几年苦日子,有了点存款便不愿在租房上委屈自己,此时家属院就是最好的选择。90后北漂小秦,和老公在海淀某大学家属院租了个两居室,一个月房租六千块。“家属院的价格虽然不是洼地,但也公平公道,而且不会因为自己离地铁站近或是小区有什么配套就漫天要价。”对于小秦来说,家属院就是北漂家庭融入北京生活的过渡带。“家属院是一个巨大的幼儿园,下面人车分流,还有儿童乐园。”图/梦77在家属院租房,到底有多香?很多人觉得这种家属院,住进去需要办理各种复杂的手续,“而且别人都是同一个单位的,自己住进去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偷感”。事实上,随便找个租房中介,都能带着你去家属院里看房,这些房源都是公开的。“只是知道能在家属院里租房的年轻人还不多,而中介也不会特意强调。只有自己多问几句,中介才会和盘托出它的来历。”图/叫啥名字好呢北京朝阳区北漂Cicia第一次被中介领着去东四环的广某新城家属院看房时,一进门就惊了。“小区里居然有一个几千米的健康步道,工作日小区里走的都是悠哉悠哉遛狗的中年人,感觉这里一点儿班味都没有。”以前在国贸附近租公寓住的Cicia,说家属院里似乎有一道屏障,隔绝了外界所有的焦虑。“这里没有太多匆匆忙忙的上班族,人人都很悠闲。而且最重要的是,晚上没有人吵闹,开着窗户听着白噪音就能自动睡着了。”对于Cicia来说,住进家属院就是自动过渡到了一种悠闲的生活节奏。“下班后总想换上跑鞋去楼下跑几圈儿,而且邻居们在楼下种茄子南瓜和秋葵,路过时会被阿姨送上几颗,就被迫开始学做菜了。”多少人,在家属院里被宠成了孩子自从知道可以租家属院之后,很多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已经达到了next level。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租房,都不会和邻居有过多接触,甚至打了照面也不会打招呼,但住进家属院后,打工人们却被宠成了孩子。“因为家属院里住的都是同一单位里的同事,大家都熟得像一家人。你住进去不仅不会被排挤,还会被热情的爷爷奶奶们投喂。”Cicia说,在家属院租房最不好的地方,就是这些家属院里的房子大多数都是两室一厅和三室一厅,只适合大家庭入住,不适合独居。“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好朋友或者对象合租,住进家属院后就有了一种过日子的感觉。馋了可以去摘小区物业种的桃子,晚上去健康步道遛弯,住进家属院后不花一分钱,就能吃上生活方式自助。”有人觉得家属院楼龄太老、没有电梯,而且水电也开始老化了,不适合年轻人居住。殊不知如今北京的一些家属院已经开始改造翻新,还装了电梯。“而且家属院里的房子大多装修了很多年,住着安心,绝不会有刚装修完两个月就往外出租的黑心房东。”写在最后年轻人住进家属院之后,便找到了一种小时候暑假时住在姥姥姥爷家的惬意感。“童年时每年夏天都被爸妈带到老房子里过暑假,邻居的爷爷奶奶也都特别友好、热爱生活。”甚至一些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随着住进家属院而悄然改变。“不会想着下班后就在床上瘫着,或是晚上出去喝酒唱K,而是整个人都踏实了下来。吃完社区食堂,就去小区里遛遛弯,有种在体制内待了十年的平静感。”Cicia说,自己之前总是幻想提前退休,结果住进家属院后,心境便平和了不少。“开始不再纠结当前的迷茫,而是学会享受当下,自动过上了一种早上修修花、下午喝喝茶,晚上在国民老床单上睡着的惬意生活。”作者:Lily▽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加★标,第一时间接收推送~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