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故宫博物院的百年特展展出了不少好东西。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李白的《上阳台帖》、青铜莲鹤方壶等平常难得一见的字画、器物轮番展出。无数人排上几个小时的队,也要一睹风采。然而很多人发现,200多件文物,全看下来并能做到一一了解实在太难,若去之前功课做的不够,也只能乘兴而去,败兴而归。而这次故宫展览的文物,还只是其藏品的冰山一角。从封建王朝的“紫禁城”到如今“年已过百”的故宫博物院,这里陈列着多达186万余件的珍贵馆藏:古书画、古器物、宫廷文物、书籍档案。故宫,是中华文化的钟灵荟萃之地,也是全人类精神文明的宝库之一。图 / Unsplash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大难题——如何看懂这些文物,如何了解故宫的全貌?事实上,有这样一部“合集”就足够了:这次为大家带来的“故宫三书”是三剑合璧:《紫禁城宫殿》+《故宫国宝100件》+《清代宫廷生活》。三本书的内容分别聚焦于国宝文物、故宫建筑和皇家生活,囊括六百余年的方方面面:作为无数国人毕生想要打卡的目的地之一,在动身前往故宫参观展览之前,这套书可以给你所有想要的“行前攻略”。▼点击下图,了解更多现在开通或续费「三联中读·知识年卡」,即可免费获得《故宫三书》(故宫和玺彩画纹样护封版),还有3重故宫主题文创加赠!为什么要送你这套《故宫三书》?建筑 | 国宝 | 生活三重维度,全方位看懂故宫《紫禁城宫殿》展示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古建筑形式可谓一部中国古建筑百科全书翻开这本书的目录,简直让人大开眼界。从紫禁城营造的建筑沿革、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与著名匠师、建筑艺术的介绍,再到包括城池、外朝、内廷、园林、戏台、佛堂、道场及其他祭祀建筑等在内的主要建筑解说;从台基、栏杆、梁架、斗拱、屋面装饰、内外檐装修、藻井、天花、彩画、琉璃装饰等建筑结构与装饰的解读,再到包括桥梁、涵洞、给水、排水、御寒、防暑、照明等紫禁城其他设施的详细介绍。每逢雨季,许多城市都会面临内涝的问题,而紫禁城的排水系统,直到今天依然可以正常使用。诸如这一点,书中就有介绍:紫禁城用于排水的干道专线,明沟暗沟,纵横交叉,沟通各个宫殿院落。这些沟道系统建于明朝,干沟高过人。明、清均有规定,每年春季要按时(清代定为每年三月份)淘修宫内沟渠,由于历代不断疏通,至今虽已历五百多年,仍然畅通。此外,书后还附上了一份紫禁城宫殿建筑大事年表和紫禁城宫殿建筑术语表,相当权威。 《故宫国宝100件》国宝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千年艺术流变以及不同艺术门类的欣赏技巧故宫博物院现藏文物180余万件(套),大多数为明、清两代宫中遗留的历代艺术品。这部书中的国宝就是从故宫博物院所藏珍品中选出的,共100件。所选的这100件国宝分属青铜器、书画、陶瓷、工艺美术品和织绣五类。每类每件各有解说。所选文物总数虽只百件,但自商、周以迄明、清,显示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过程和成就。比如书中载明代宫中遗留的工艺美术品,有永乐、成化、万历年款的瓷器,宣德、景泰年款的铜掐丝珐琅器,万历年款的黑漆嵌螺钿大书案等。这些器物都是制成以后供使用的,经历明、清两代一直贮藏在宫中。书中绝大多数的文物图片,都做了抠图和放大处理,让读者可以观赏到许多平时无法注意到的国宝细节。《故宫与皇家生活》让读者对中国传统帝制和皇室生活状况有具体而微的认识宫中有什么习俗和信仰?皇帝是否也有自己的文化生活?帝后们的衣食住行是如何安排的?“日理万机”的皇帝是怎样处理政务的?宫廷中肃穆而繁缛的典礼是如何进行的?……凡此种种,都是关心历史的人们所乐于了解的。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展示故宫博物院藏存的大量皇家生活用品、珍贵文物和历史文献,结合现存宫殿布置,将清宫生活中大至典礼、政务、武备、巡狩等政治活动,小至起居、服用、游乐等日常细节,甚至宫中的习俗信仰,均作全面而彻底的介绍,为读者全方位还原清朝宫廷生活。我们现在有冬奥会,那么当年在皇宫里,是否也有类似的冰上运动?书中“西苑观冰嬉”一节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场“皇宫里的冬季运动会”:数九隆冬,大地封冻,太液池的新冰平滑如镜。帝后在西苑的活动也随着季节而改变。西苑观冰嬉,是此时一项重要的娱乐。据记载,早在宋朝皇宫就有滑冰这项娱乐。清朝因注重武功,更将滑冰与习武结合起来,对冰嬉尤为重视,纳入国俗。每年冬天,要从各地挑选上千名善走冰者入宫受训,从冬至到三九,在太液池上表演,供帝后观赏。冰嬉表演有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赛等若干种。速滑者溜行冰上,星驰电掣。花样滑冰者,在冰上做出哪吒探海、鹞子翻身等种种姿势。冰球赛者分两方穿着冰鞋滑行踢球,互相追逐,力求得胜。 ▼点击下图,了解更多豆瓣9.5,风靡海内外绝版多年,重磅推出《故宫三书》首版自1980年代,之后历经数次再版,豆瓣评分一直稳定在8.9-9.5分之间,这套书上一次出版是在2014年,市面上已绝版多年。1982年,《紫禁城宫殿》率先出版,全面揭开了六百年紫禁城建筑的隐秘角落;1984年,《国宝》出版,精心遴选当时故宫九十多万件藏品中的一百件珍品;1985年,《清代宫廷生活》出版,全景披露三百年来清宫别苑的生活实况。这三本书出版后,立即风靡海内外。其中,《紫禁城宫殿》很快就被当时日本规模最大的讲谈社出版了日文版;《国宝》在地少人稀的新加坡,也销出了三千册,并在当时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获得一流图书奖。40年间,这套书成为了众多读者追捧的经典“故宫参考书”。《紫禁城宫殿》展示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古建筑形式,可谓一部中国古建筑百科全书;《故宫国宝100件》透过国宝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几千年的艺术流变,以及不同艺术门类的欣赏技巧;《故宫与皇家生活》则让读者对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帝制和皇室生活状况有了一个具体而微的认识。40年后,这套书首次以“故宫三书”的名义同时亮相。编辑们在再版过程中做了大量重新编排的工作,以适应新一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出版人汪家明说,一部书稿,过了这么多年,还在重版,而且隆重推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泰斗级专家带来一手资料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这套书的作者阵容都是各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如于倬云、朱家溍等在故宫的威望已是众人皆知,万依是明清宫廷史学者,王树卿是清史专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陆燕贞是故宫陈列专家……这些资深研究专家,常年与文物面对面,这样的研究和写作优势是得天独厚的,书中所收录的数据、史料更是有着绝对的权威性。专家阵容尤为珍贵且值得一提的是,三本书中所收录的大量珍贵影像。这些图片由当时故宫博物院首席摄影师胡锤先生全程掌机,故宫博物院予以前所未有的拍摄支持。当年,《紫禁城宫殿》的两组摄影团队分头拍摄,每天朝六晚八,足足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汇成近600幅珍贵图片,30余幅建筑实测墨线图,将那些深藏在皇宫大院的隐秘角落一一揭开,大到宫室戏台,小到烛台暖炉,纤毫毕现。故宫成员与香港摄影组成员在漱芳斋前合影《故宫国宝100件》中大量多角度无遮挡的细节照片,在文物保护愈加严格的今天,更是几乎不可复制。而这本书的图版,经过制版的技师拿着一本排列号码的色标专程来北京,和书中收入的文物的颜色进行反复比较才确定。陈万雄在故宫办公室对照片颜色“这样不惜工本、不怕麻烦的校色方式我是头一回见到,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故宫国宝100件》的主编朱家溍如此说道。书出版后,准确、完美地显示文物的真实色泽成为一大卖点。这样的做法在我们今天看来,简直不敢想象,也几乎没有条件复制。青春再版,装帧精美自用“传家”、馈赠友人两相宜1980年代,集故宫各部门权威之力,打造了这套经典之作。40年后,出版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策划方活字国际就再版的方向达成了共识,双方决定用更年轻化的方式重新编排设计,以塑成一套值得放进每个人书房里的新一代“故宫传家之书”。最终,这套“故宫三书”经过历时长达一年的编辑,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呈现了出来,编排设计现代化,凸显了原版书本身就有的雅俗共赏的追求:编辑对文字重新进行梳理分层,更紧密地和图片咬合在一起,能抠图的图片尽量抠图,使用白背景,突出每一张图片的主旨;放大细节,放到超出实物尺寸的地步,给读者以冲击力;左右合页,裸脊装订,内页可以完全打开平铺。采用进口樱花纸进行印制,以使图片的印制能呈现文物的真实色泽。在今天为大家介绍这套“青春再版”的同时,我们还带来了这套书的特别版:故宫和玺彩画纹样护封版。从外观上看,丰富艳丽的色彩格外喜庆,特别适合作为礼物送人。▼点击下图,了解更多购买这一版本的读者,我们还会随书附赠三重故宫主题文创,我们期待着这套经典之书能走进新一代的读者的书房,让其能够继续流传又一个40年。给你的独家福利加赠三份故宫主题文创大尺寸8开1982年版的紫禁城宫殿总平面图示意图×1*画框仅做展示用上世纪故宫纪念复刻版门票×1宫廷器物精致贴纸×1一套《故宫三书》带你从三重维度全方位看懂故宫,还有三大主题文创带来惊喜体验,不点开看看吗?▼点击下图,了解更多说完了《故宫三书》,下面用一分钟盘一盘:「三联中读·知识年卡」可以如何用?01故宫专题,酣畅探索有了三联中读知识年卡,一系列故宫专题,供你酣畅探索。在《祝勇·故宫观看之道》,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带你沉浸式回望紫禁城的600年,从园林、绘画、藏书、宫殿和历史多个维度,重新观看这座帝王居所。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为你带来《画里画外话故宫》,结合他30多年古代书画的鉴定经验,带你揭秘传世名画背后的秘密,解开故宫旧藏背后的文化密码。故宫最佳人气讲解员张甡,为你带来《七夕史话》,带你回到古代,走进宫里,看故宫文物背后的爱情故事。还有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苑洪琪,讲《饮食里的故宫》,为你还原一段鲜活有烟火气的明清史,看饮食变迁、民俗习惯。二月河“帝王三部曲”系列重磅有声书,3部帝王曲,13卷,1035集,让你能够解放双眼、随时随地了解清代官场政治、风土人情和时代风貌!02这里是“文化爱好者”的聚集地如果你也是一名“文化艺术爱好者”,那么,恭喜!三联中读知识年卡,会是你今年最值得庆幸的一项精神投资:《博物馆观看之道·世界篇》,选取了13座世界顶级博物馆,梳理出100件世界文明的关键见证物,带你了解世界上知名博物馆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文物背后所承载的文明。《博物馆观看之道·中国篇》,则一次性集齐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等20多家博物馆镇馆之宝,以中国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梳理出其中最重要的100多件文物,以“物”的名义,串起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变迁。《张敢·看懂西方艺术史》,近200讲超大容量,带你厘清700年艺术流变,亲近800+位艺术大师,看懂300+件艺术宝藏。还有海量人文好课,为你持续奉上饕餮盛宴。三联中读知识年卡可以带你体验深入的文化艺术乐趣,开启领略各种文化体验的大门。通过高校的教授和权威学者,导览整个学习过程,使全世界的博物馆、美术展览馆、教堂和寺庙都成为你的的乐游之地。03海量精品课程在细碎时间“努力提升”若你还不是知识会员,也许会不解,为何老会员们都像参加接力赛一样续订它,有一位甚至已经续到了2041年……三联中读的知识会员,到底有什么吸引力?打开三联中读App,你会发现,它是一片知识的丰饶之海。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无数你感兴趣的话题,都能在这里找到成系统、有趣味的成套课程。部分课程除了多元化的精品课程,三联也注重人文关怀和家庭氛围。为回应读者们的需求,我们请了高校教授、权威学者,为孩子们专门打造了文学课、艺术启蒙课、历史课、哲学课,以及海量文学名著有声书。全家人都能在App里找到自己想听想看的好内容。不仅如此,这精神养料更可在细碎时间丰富你的生活:偷偷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或许,这是由于“打工人”的一种无奈——内心世界虽浩瀚广阔,可每日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格子间一隅。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我们再也不能一天抽出2个小时、3个小时,腰背挺直地坐在课桌前记笔记,重回学生时代。但当你兢兢业业完成一天的劳作,或许可以从敲打键盘的间隙中腾出一只手,点开三联中读App,摁下播放键——于是,层峦叠嶂的Excel与文档渐远了,洛可可艺术、塞纳河畔景象来到面前……除此之外,等车、候机、睡前、通勤、发呆、饭后,在你将要感到兴味索然的那些时刻,请点开三联中读App,让这些有嚼头的好节目,把你的零碎时间编织成幸福的璎珞……像是慢火细煨的老火靓汤,天长日久变成一种成瘾式依恋。那感觉,有点像——用上三联中读App后,就再也离不开了。▼点击下图,了解详情04全网独家尽享“顶尖学者×三联原创”三联请讲者,不过度青睐自带流量的文化网红或知识明星,而更愿意选择顶级高校里“最有资格来讲这一话题”的学者教授。为什么有这样的坚持?第一,高校任教多年的他们,更懂得如何将知识系统、深入浅出地讲给大家;第二,作为领域内极受认可的研究者,他们能第一时间掌握最前沿的观点。其权威的知识背景,也足以令大家学得放心。许倬云、西川、陈嘉映、戴锦华、葛剑雄、樊锦诗……这些智慧头脑的思考结晶,都将为你所用。以这门大热的课程为例吧,《看懂艺术,从学习艺术史开始》。为了更精彩地解读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请来了顶尖学者分享数十年的积累。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的刘平老师,为我们带来《中世纪艺术小史》,一举颠覆你对“黑暗的”中世纪的想象。以及,由清华大学建筑学毕业,美国Lone Star College《建筑艺术欣赏》课讲师刘丹博士,用建筑体系大全、建筑史百科和欣赏攻略,为你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建筑艺术”之旅。更有延拓的课程:三联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联手打造的《发现毕加索》课程,用一套课程的时间开启现代艺术的奇幻之旅;也有《成为安迪·沃霍尔》系列课,带你一起进入20世纪流行文化之王的精神世界和他的波普艺术……建议你权衡这样的性价比:用享受一次餐馆的费用开通知识年卡,换来的这顿精神筵席,足够吃上整整一年。当然也不用怕好内容太多听不完,我们已经帮你算了一笔账:只要听够2门课,就已经赚回入会费了。因此,想提升认知、为内在魅力加码的你,完全可以闭眼入!用每天0.8元的价格,获得智慧和心力的双重加持。▼点击下图,开卡获赠书作者:小圆、晨曦编辑:鞠欧 平台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pqz6POpIx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