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图片来自视觉中国资金回款牵涉多方利益博弈,更考验着“三医协同”的落地文|财新 周信达医保基金是医院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但过去由于拨付不够及时,医院往往需要自行垫付,更加剧资金周转和债务运行困难,下游药品耗材企业收到货款速度同步滞后,形成恶性循环。10月16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扩面提质的通知》,要求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即时结算改革,回款周期压缩至20个工作日,2026年底前覆盖80%以上的定点医疗机构。传统的医保基金结算具有延后性,一名山东三甲医院医保办主任告诉财新,通常回款周期至少要在患者就医后的1个月以上,医院再将这笔钱支付给药品、耗材企业。这种延迟一方面与医保作为买单方的严格审核有关,也受到基金整体运行情况影响。前述医保办主任回忆,疫情早期,当地医保基金先为核酸检测买单,导致正常回款拖欠了半年以上,当年只能降薪为员工发放工资。中部省份一家三甲医院院长透露,过去医院每个月垫付资金超过3000万元,制约了新医疗设备采购及学科建设投入。……全文共1668字新会员订阅即读全文。已订阅会员直接读。往期精选推荐宗馥莉辞职前后的博弈玄机加密货币集体暴跌 全球超160万人爆仓黄金冲顶之后中国施行K字签证新政 影响几何?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