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辞职养新“娃” | 棱镜

Wait 5 sec.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岳家琛   编辑 | 孙春芳出品 | 棱镜·腾讯小满工作室“宗馥莉辞职的传闻早就有了,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一位娃哈哈内部人士如是说。10月10日晚间,娃哈哈对外证实,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宗馥莉辞职后,将全面经营她的自有品牌“娃小宗”,该品牌由宗馥莉100%控股的宏胜饮料集团运营,与娃哈哈集团无股权关联。一天后,一个名为“娃小宗”的微博账号完成认证。信息显示,该账号认证主体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审核通过时间为9月30日。该账号目前尚未发布任何信息,但粉丝已有1.7万。至此,宗馥莉长达一年半的曲折接班故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由父辈筑起、看似庞大的商业帝国,终难铺就“二代接班”之路。而娃哈哈长达一年半的接班风波,亦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二代接班”制度困境的集中折射。真的辞职宗馥莉并非第一次辞职。2024年7月18日的一封辞职信,曾在全网掀起轩然大波。彼时,那个曾在父亲追悼会上说要成为宗庆后“续写饮料传奇笔耕者”的宗馥莉,首次提出辞去娃哈哈的副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岗位,不再参与其经营管理。15个月前的辞职,被看作是为了接班而采取的策略。2024年7月22日晚,娃哈哈发布声明称,为确保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经各股东友好协商,宗馥莉女士决定继续履行娃哈哈集团的相关管理职责。2024年8月31日,宗馥莉正式成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当天,变更信息悄然出现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这标志着她正式掌舵了娃哈哈集团。事件远未平息,仅仅是开始。之后,非婚子女夺位、经营能力质疑等风波持续上演,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屡屡登上新闻热搜。但这次不同,随着“娃哈哈”商标使用的合规性存疑,新品牌“娃小宗”浮出水面,宗馥莉“单干”或是大势所趋。上任一年多的时间,宗馥莉对娃哈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更换娃哈哈集团管理层、将杜建英控股和参股的娃哈哈旗下分公司的产能进行关闭、转移等。宗馥莉对如何管理公司有自己的一套经营理念和体系,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她的管理风格与父亲不同,自己会更为严格。接班之后,宗馥莉连续推出了包括经销商标准、绩效标准在内的多个新制度;在流程化上,娃哈哈确立了新的财务审批流程、新的项目立项制度,以及改变了纸质报表这个传统模式;在数字化上,宗馥莉在一年时间内把娃哈哈的所有业务搬到了手机APP的数字化系统之中,其中最大的改革是把全国数百个工厂的生产彻底数字化并和公司中台打通。梳理近两年的公开消息,也不难看出,宗馥莉正在“刀刃向内”,改革娃哈哈既有的基本盘。在2024年9月的职工代表大会上,宗馥莉认为企业内部存在“搭便车”“坐快船”的思维惰性。“在娃哈哈发展的过程中,有的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而有的人却慢慢懈怠了,想躺在功劳簿上。”当时有报道称,娃哈哈内部发生了老员工维权事件——因公司要求重新签署劳动合同,并以较低价格回收员工持股会股权,多名员工提起了法律诉讼。“正如宗泽后所述,宗馥莉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没有协调好各方人员的利益,对内宗氏家族对簿公堂,对外激烈改革影响到了大股东的利益与员工的关系。”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说。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后,宗馥莉仍继承父亲宗庆后留下的29.4%股份,为娃哈哈第二大股东。“得不到就掏空?”虽然“娃哈哈姓宗”已经几乎成为三十多年来人们的普遍认知,但“娃哈哈不姓宗”,却是一切问题的根源。随着历史演变,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娃哈哈集团的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6%,宗庆后为第二大股东,个人持有29.4%的股份,剩余的24.6%股份,由多年元老组成的职工持股会持有。截至目前,娃哈哈仍维持三大股东格局。在宗庆后时代,第二、三大股东所持有的股权,几乎都可以被视为在宗庆后的掌控力以内。当宗庆后离去之后,光环不可避免地随之暗淡,即使是亲生女儿接班,也无法完全复制。针对宗馥莉辞职事件,10月11日,其叔宗泽后在朋友圈称:“娃哈哈从本质上讲,国家是大股东,当然是国家说了算。如果全是你自己的股份,当然你可以爱怎么干就怎么干,国有企业你就是职业经理人,你就必须夹着尾巴做人。”他认为,宗馥莉“火力全开、锋芒毕露”,并始终强调娃哈哈“不是宗家的”。复杂的股权,导致宗馥莉难以成为第二个宗庆后。之后,宗馥莉开始了“腾挪”计划。今年2月,娃哈哈集团官网发布声明称,“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由娃哈哈集团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娃哈哈食品的第一大股东为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1%,娃哈哈宏振投资由宗馥莉全资持股。不过,因国资方反对,相关商标转让事宜被叫停。“娃哈哈”商标转让不顺之际,“娃小宗”成为宗馥莉的“退路”。5月,娃哈哈集团表示:“因前期娃哈哈商标的转让目前尚处于登记备案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为此我司不排除在近期推出全新的自有品牌,并已为此次转型做好了相关的准备工作。”2月至5月期间,宏胜集团密集申请注册了几十个“娃小宗”商标,国标分类5、29、30、32。其商标服务范围不仅涵盖了茶饮料、矿泉水、纯净水、苏打水、果汁饮料、奶制品、植物饮料、咖啡等娃哈哈几乎已有的产品品类,还包括啤酒等未曾触及的新品类。中国商标网称,宏胜集团申请商标的核心类别已完成初审,但因异议申请尚未完成注册。今年5月,宗馥莉已经推出了“娃小宗”无糖茶,但并没有激起太大水花。“‘娃小宗’与‘娃哈哈’首字相同,且‘宗’字关联创始人家族,因而此举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构成对驰名商标的混淆与商誉攀附。”一位律师这样分析道。“得不到就掏空?”上述娃哈哈人士质疑道。他表示:“宗馥莉将娃哈哈集团的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商标等无形资产进行转移,目的就是削弱宗氏成员在娃哈哈体系的影响力。”“娃小宗的敌人会越来越多”9月12日,网上流出一份《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这份通知称:“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通知中提到,“娃哈哈”商标的使用出现了问题,“因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上述《通知》内容显示,从2026年开始,娃哈哈西藏、青海经销商调整为与拉萨宏胜销售公司合作,黑龙江、吉林、辽东、辽西、北京、冀北、冀南、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甘青宁(甘肃、青海、宁夏)共12个市场经销商调整为与宏胜系旗下的公司合作。除启用“娃小宗”新品牌外,宗馥莉在供应链、销售渠道等方面,全面推动“去娃哈哈”化。对此,一位业内人士称:“目前经销商尚未全面摊牌。”以宗馥莉控制下的宏胜集团为例,该公司主要为娃哈哈提供代工业务。2007年,宗馥莉开始担任宏胜总裁,到2022年时,该公司的营收已达到104亿元。在业务层面,宗馥莉旗下的宏胜系公司也在积极扩产。今年3月,宏胜集团在广东河源投资10亿元,建设饮品及食品包装生产项目,并计划投资5亿元,对武汉宏胜恒枫饮料进行扩产。但与此同时,娃哈哈体系内的个别工厂却被关停,引发员工维权。2024年底,宗馥莉要求将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的桶装水销售业务,转移到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方案于2025年3月25日正式落地实施。天眼查显示,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是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中,娃哈哈集团占有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43%的股份。而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该公司由宏胜饮料有限公司100%间接控股。据澎湃等媒体报道称,2025年4月,在没有与经销商签订购销协议的情况下,宗馥莉要求经销商向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下订单,并实现了发货,开具发票,完成了实质性的业务转移。这显然压缩了娃哈哈集团的利润。最新消息是,此前被夺桶装水销售权的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已重新拿回销售权。此外,宗馥莉叔叔宗泽后创立的全新品牌“娃小智”,已经向全国开启销售商招商。娃小智的产品将全面对标娃哈哈,并且“价格更低”。天眼查信息显示,杭州宗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娃小智”在方便食品、啤酒饮料、食品等娃哈哈主营业务相关的商标,而该公司实控人吴坚则被媒体称为是宗泽后的心腹。“诸如娃小智等暗示与娃哈哈相关的品牌,在此节点选择高调亮相,显然是将与宗馥莉的娃小宗对标。”朱丹蓬称。“未来娃小宗的敌人只会越来越多,类似的‘娃小某’、‘宗小某’等品牌将会层出不穷,而娃哈哈的品牌影响力只会在当中受到损伤。”朱丹蓬说。本文版权归“腾讯新闻”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后留言,经允许后方可转载。第1457期运营排版:文文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腾讯新闻客户端相关独家文章!你“在看”我吗?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