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在日趋破碎的生活里,我们该如何重建自我的精神坐标?也许,可以通过彼此连结的阅读与思考。思想生长的夜晚,正适合共赴一场精神的夜泊,来自天南地北的星火,可能点亮微小的洞察和困惑。「理想在夜晚抵达」看理想视频共读课已经上线,第01期我们将邀请老朋友许子东,和各位一起聚焦香港,以及这座城市诞生的独特文学。1962年,长篇小说《酒徒》在香港诞生。作家刘以鬯在这本书里,写出了彼时这个国际大都市中人的现代性困境——痛恨内卷,却迫于生计深陷工作的泥潭;怀有精神理想,但在商业社会中无处安放;迁居异乡,孤独如无根浮萍;和别人的交往,又充满了算计和欲望。人清醒时难免痛苦,于是只能在酒精的麻痹中暂获自由。这些曾经充斥在香港、困住无数人的问题,现在已然无处不在。相比60年前的“酒徒”,当下我们毫无疑问拥有更多的自由,但同时也背负着更不易察觉的精致枷锁。刘以鬯笔下半醉半醒的世界,是今天的读者映照自身的独特样本。10月23日-11月6日,我们将开展为期2周的线上社群共读,4小时与许子东实时视频连线,以文本为舟,一起进入刘以鬯笔下的矛盾与挣扎,勾连文字与影像,管窥作品内外相似的“现代人”。报名还可获赠许子东主讲的4档看理想音频节目《20世纪中国小说》《从先锋到守望者:21世纪中国小说》《许子东细读张爱玲(增订版)》《许子东重读鲁迅》畅听30天。📖点击图片了解👇⬇️🎧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