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强一股份”)将科创板IPO上会,公开发行不超过3238.99万股。笔者注意到,强一股份报告期内业绩实现显著增长,2024年更是迎来爆发式突破,营收同比暴增80.95%,净利润同比激增1149.28%,成绩亮眼。但这份高增长背后,却潜藏着对关联方的高度依赖,以及关联交易中诸多待解的疑点。销售端层面,公司收入结构高度集中于关联方B公司。报告期内,强一股份来自B公司及为其芯片提供测试服务相关客户的收入占比持续攀升,最终超过8成,意味着公司核心业绩完全依赖该关联方支撑。更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对B公司的销售毛利率持续走高,从49.90%升至61.62%。采购端同样存在关联交易疑点,公司长期与实控人控制的南通圆周率保持采购合作。南通圆周率自身经营状况却始终处于亏损状态,营业利润累计亏损超1.8亿元,2022年、2023年毛利率更是低至-18.53%、-22.53%。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南通圆周率仍长期向强一股份供应产品,这一现象令人疑惑。8成收入来自关联方强一股份是一家专注于服务半导体设计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聚焦晶圆测试核心硬件探针卡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2022年-2024年和2025年1-6月(下称“报告期”),强一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415.71万元、35443.91万元、64136.04万元、37440.2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562.24万元、1865.77万元、23309.7万元、13788.43万元,其中2024年,公司的业绩出现了暴增的现象,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80.95%、1149.28%。业绩高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是对核心客户的高度依赖。报告期内,强一股份向前五大客户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5827.89万元、26906.45万元、52147.21万元、31017.28万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62.28%、75.91%、81.31%、82.84%,客户集中度持续攀升。进一步来看,这种依赖集中体现在关联方B公司身上:由于部分封装测试厂商或晶圆代工厂商客户为B公司提供晶圆测试服务时会向强一股份采购探针卡及相关产品,合并计算后,公司来自B公司及已知为其芯片提供测试服务的收入分别为12781.77万元、23915.10万元、52487.55万元、31011.8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50.29%、67.47%、81.84%、82.83%,目前8成以上业绩来自B公司。且公司已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将B公司认定为关联方,核心业绩依赖关联交易支撑。盈利层面,公司对B公司的销售毛利率显著高于其他客户及同行水平。报告期内,对B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49.90%、51.66%、58.19%、61.62%,同期对其他客户的探针卡毛利率分别为29.73%、28.84%、22.32%、35.45%,两者差距至少达20个百分点;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约为45%-50%,公司对B公司的毛利率同样显著高于行业均值。针对上述关联依赖与毛利率异常问题,上交所也要求强一股份说明对B公司竞争性谈判的执行情况及比例,比价流程涉及的产品类型、金额占比及比价结果,最惠客户条款具体约定、执行情况、对价格的影响;结合前述情况,区分各类产品说明B公司与发行人其他客户、发行人与B公司其他供应商之间价格差异情况及原因,其中同规格型号产品以及探针数量、技术参数等相近产品(以下简称同类或相近产品)的收入占比及价格比较情况,发行人向 B公司关联销售是否公允。关联采购存疑除了销售端对关联方B公司的高度依赖,强一股份在采购端同样存在关联交易情况。报告期内,强一股份向南通圆周率采购的金额分别为2756.98万元、1692.55万元、1240.42万元、643.23万元,分别占当期采购总额的20.33%、13.03%、7.67%、4.79%,虽然采购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22年南通圆周率是强一股份的第一大供应商。值得关注的是,南通圆周率与强一股份存在密切关联关系,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由强一股份实控人周明(与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50.05%的股份)控制,也就是说,南通圆周率在成立次年便成为了强一股份的核心供应商。更引人注意的是南通圆周率自身的财务表现:报告期内,其营业收入分别为3056.21万元、5845.15万元、10886.15万元、5642.93万元,营收规模持续增长,但营业利润始终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为-5031.23万元、-7672.15万元、-3475.21万元、-1940.25万元;毛利率则呈现先负后正的波动,分别为 -18.53%、-22.53%、26.91%、32.26%。具体情况如下:结合两家公司的财务资料可以清晰发现,2022年南通圆周率在整体毛利率为-18.53%的情况下,作为强一股份的第一大供应商,大概率是亏本向其提供产品。这一现象也引发了核心疑问,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尽管南通圆周率毛利率转为正值,但仍持续亏损,期间是否仍在亏本向强一股份销售产品?若答案为是,强一股份与南通圆周率之间的关联采购价格到底是否具备公允性?(文 | 公司观察,作者 | 邓皓天,编辑 | 曹晟源)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