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听潮TI,作者 | 贺颖,编辑 | 张晓最近,QuestMobile显示,截至2025年9月,汽水音乐以90.7%的同比增速,跻身行业第四,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1.2亿。汽水音乐这种迅猛的高增长,让整个在线音乐行业再一次感到微妙。有人说它“在蚕食腾讯音乐”,也有人说它“在威胁网易云”。但如果把时间轴往前拉一点,会发现这类判断都太粗糙。此种论断显然未能充分考量行业发展至今所形成的结构性壁垒与用户消费分层的复杂性。对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格局的研判,不能被一种“流量即颠覆”的线性思维所主导。经过盗版横行、正版化、独家版权、到非独的漫长发展,国内的在线音乐已经是一个高竞争壁垒的成熟行业。头部两家在付费规模和盈利能力上都获得了稳健的回报,这也是今年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股价高增长的基底所在。 汽水虽然背靠抖音的强大流量增长亮眼,但也无法对既有的版权与付费壁垒构成“降维打击”。倒不如说,字节在音乐领域经过几年的探索,找到了自身在数字音乐领域更具优势的生态位。图/汽水音乐官微字节更擅长的是音乐消费的初级环节——例如弱需求用户、下沉用户、碎片化听歌场景、算法驱动的发现机制、免费/广告模式的切入。从这个角度看,汽水音乐的崛起,更大的作用是推动了音乐市场的结构性分层,扩大了整体用户基数,而非简单地抢夺存量。但汽水也确实逐渐主导了下沉市场的音乐需求、偏好,也无怪乎腾讯音乐旗下的酷狗、酷我音乐的持续失血——QuestMobile数据显示,今年9月,酷狗、酷我月活分别同比下降了8.1%和8%。有个细节很容易被忽视,在抖音、汽水内爆火的热歌,其实非常大比例都来源于酷狗关联公司的自制歌曲。这说明在新歌、热歌上,酷狗作为主打下沉市场的平台已经不自觉地嵌套进了抖音生态。吃掉初级市场,汽水音乐的扬长避短和头部QQ音乐、网易云音乐这种以版权、付费构建的内容平台不同,汽水音乐并非以“内容规模”为核心,而是以来兴趣分发、热歌模式,这让汽水能在抖音更擅长的领域发挥自身优势。这种优势过去几年,在短视频吃掉图文信息流、电商吃掉兴趣种草、短剧吃掉长视频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字节最擅长的就是从一个行业的边缘入手,挖出自己的蓄水池。就像汽水音乐的典型受众,往往是那些对音乐还没有明确偏好、没有形成付费习惯的用户,这类用户其实并非当前头部音乐平台的受众,音乐对他们不是刚需,他们不关心谁唱的,不收藏歌单,不花钱买会员。但这正是字节最擅长的领域:通过算法,把被动消费变成主动使用。 当短视频成为音乐的最大传播场时,用户的“听歌入口”已经被悄悄改写。很多人并不是先打开音乐App,而是在刷抖音时听到旋律、再顺势去搜,这时候汽水音乐成为天然承接。它接住了被抖音点燃的“即时听歌需求”——一种极度碎片化、非计划性的消费。这类人群,其实可以理解为是广义音乐受众中的“初级受众”,汽水经营的也正是音乐的初级市场。 客观来讲,汽水音乐惊人的增长速度,与其说是从传统平台手中抢夺用户,不如说是将“沉默用户”和“边缘用户”激活,扩大了数字音乐市场的整体用户规模。大量原本不使用或极少使用音乐APP的用户,通过抖音的流量入口转化为音乐消费者。避开传统平台在版权和付费上的高壁垒,专注于初级市场的渗透,正是汽水的扬长避短。简单、有效,无懈可击。 腾讯音乐(TME)最先感到压力。有必要强调:腾讯音乐并非单一整体,而是由多个音乐平台(如酷狗、酷我、QQ音乐)组成,各具定位。QQ音乐主攻版权与会员,是高价值用户阵地;酷狗、酷我深耕下沉市场,免费用户和广告是基本盘。 而汽水音乐正好卡在这个夹层——它很难抢版权会员,而是要抢“随便听歌”的人。那些不想付费、不需要社交、不讲究音质的用户——过去是酷狗、酷我的基本盘,如今被汽水的算法推荐、抖音联动、一键播放的轻体验吸走了,这从两者月活的大比例下跌能看出来。QuestMobile数据显示,汽水音乐与酷狗音乐、QQ音乐徘徊用户数分别达到2149万、2158万,且同比分别大幅提升63.9%和72.9%。图/QuestMobile对腾讯音乐来说,这是它最容易失守、却又最难防守的区域。酷狗、酷我原本依靠渠道分发(车机、K歌、下载站等)和品牌积累覆盖下沉市场,但这些渠道的影响力也在被短视频入口取代。当然,从收入结构上看,这部分用户对腾讯音乐的营收贡献有限,但对“规模指标”与广告库存有重要意义。字节音乐的退与进汽水音乐的增长迅猛,也不能改变音乐在字节仍旧是个附属业务的事实,字节的音乐故事并非一路高歌。2021年,字节曾把音乐业务升级为P1战略级业务,与游戏、教育并列。但随后我们看到,游戏和教育都经历了退潮,音乐也不例外。海外的TikTok Music 在2024年底下线,字节与环球音乐的版权冲突也曾掀起全球范围的影响。在国内,汽水音乐依旧依赖抖音的流量。它的内容池以短、平、快的热门BGM为主,缺乏核心版权与长尾内容。会员付费增长缓慢,ARPU值有限。这说明,音乐这门生意的门槛——版权+付费体系,并不容易用算法去重塑。实际上,核心难点在于,音乐行业的内容规模化,既不是如长视频那样依靠头部,也不是像短视频那样可以从长尾生长出来,而是建立在过去现代唱片业数十、上百年的积累上,形成了独特的“中流内容”优势。这意味着,音乐行业对版权内容的全面、丰富、专业化的要求极高,代价就是音乐平台的高额版权支出——规模化的版权内容+规模化的用户群,进而形成“内容-付费-利润”良性循环,这也是腾讯音乐(主要是QQ音乐)、网易云的路径。 因而,汽水音乐并没有形成真正的“降维打击”。它的成绩既是阶段性、也是局部的,是建立在流量驱动下的“初级市场胜利”。 但字节确实既没有意愿、也没有必要投入重金采买版权,为唱片巨头打苦工,聪明之处在于——它知道自己在哪一层能赢。在版权战、会员战这类需要深耕内容生态的地方,字节选择不打。它做的是“低地市场”的高效渗透,用算法和场景制造一个新的增量层。 这也解释了汽水音乐的矛盾气质:它很红,但还不“深”;它增长快,但不一定赚得多;它声音很大,但并没有颠覆谁。 因此,字节的音乐模式更像是“补充”而非“替代”。 它在初级市场快速扩容、建立用户习惯、创造新的使用场景,但尚未完全进入到高版权、深服务、高付费的音乐平台核心竞争领域。对传统平台而言,这意味着并非被“干掉”,而是市场结构出现了新分层。蚕食腾讯音乐尾巴?值得注意的是,面向下沉市场、碎片化场景、免费/算法推荐模式,汽水音乐确确实实在抢占腾讯音乐体系下酷狗、酷我用户群的“尾巴”部分,对腾讯音乐形成“分流”态势。过去,酷狗、酷我在三四线城市、“土嗨”歌曲、车载环境、免费听歌场景颇有优势,如今正被汽水音乐逐渐蚕食。图/东北证券 汽水音乐所擅长的“算法+流量+短视频入口”模式,对这些业务的用户习惯构成挑战:当用户更加习惯从抖音发现歌曲,然后直接跳到汽水音乐听歌。这就绕过了此前酷狗、酷我的入口,而后者的版权优势、付费体验,不一定是下沉或碎片化用户最敏感的要素。而且在持续深入到抖音生态后,汽水音乐能覆盖到更下沉、更碎片、更“土嗨”的音乐受众。从市场整体结构来看,汽水音乐虽然对音乐体系下沉端构成冲击,抢走下沉、碎片化场景中的那部分“尾巴”,但另一方面也为整个音乐生态扩盘,潜在利好上游平台,在一定程度成为音乐生态、付费规模的正面“推力”。对于汽水音乐当前所瞄准的用户,可以预演三种可能路径:一部分用户成为汽水音乐听众群体(低付费或免费)、固定在碎片化场景中听歌;一部分用户依然只是偶尔听歌,付费意愿不强、音频消费浅;另一部分用户因为版权、深度体验、服务社区需求,最终向付费主流平台如网易云、QQ音乐转化。 在听歌这件事上,汽水音乐、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这三个主要玩家,已然形成了各自的分工与定位:字节扩展了初级市场的“量”,而后两者则继续经营中高层的“质”。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够清晰定义自身位置,并在“入口、内容、服务”三环中构建起稳固生态的平台。对于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这类头部平台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汽水音乐冲击的,不是当前在线音乐的核心用户,也不是头部版权体系,而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那一片“听歌浅层”土地。酷狗、酷我面对这种冲击的紧迫性更强,应当尽快拿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在线音乐生态确实发生了重新分工的过程,当汽水音乐去“教育”更多人听歌时,它事实上扩大了整个音乐市场的底盘。汽水音乐的部分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自然地因为版权、体验或社区需求而转向QQ音乐、网易云音乐这类主流平台,这是“音乐消费升级”的自然路径。这也再次说明了,充分的市场竞争,是对整个行业的利好。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