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电台网站8月18日刊登文章,题为《“德国制造”需要“中国速度”》。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经济部长达妮埃拉·施米特结束访华行程后,在《商报》发表评论写道,在中国期间,给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中国速度”。施米特在这篇题为《德国制造需要中国速度》的评论中写道:“我们必须用崭新的视角去看待变革。中国正在发生的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只需操作手机应用就能开办公司,审批程序只需几天就能完成;为市民、企业和行政部门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能源转型只需很短时间。在这里,效率是真实存在的。”“德国也同样需要制定快速且有约束力的时间限制,政府需要进行快速的决策。我们应具有制定宏大目标的勇气。例如,必须在指定时限内完成审批程序。为此,我们必须实现数字化管理。必要情况下,我们也需要废除一些繁文缛节。这将是一场文化变革,但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施米特认为,德国当然需要保住“德国制造”,但必须加上“中国速度”,这并不是要放弃原则,而是一场“精简流程、加快速度的新征程”。她写道:“此次访华行程让我意识到:我们绝不能停滞不前,因为对方也不会停滞不前。”“在上海期间,我遇到一名年轻的德国工程师,他在一家中国研发中心工作。他说,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工作,是因为‘中国速度和项目实施的自由度’令他备受鼓舞。我希望,这位工程师也能在我们这里得到这样的机会,最好是能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我们正置身一场制度竞争当中,我们绝非无力应对,但这场竞争确实构成了挑战。中国是战略对手,也是伙伴,同时还是一个极具创新力的竞争对手。分析得已经够多了,现在是时候开始变革了。”她补充道:“可以肯定的是,谁对世界第二大市场视而不见,谁就将失去通往世界的渠道。”微信审核 | 邓媛内容编审 | 洪慕瑄 潘剑 王缅微信编辑 | 田欣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