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从55到80+的“抄材料”实战笔记

Wait 5 sec.

备考初期,我的申论成绩始终卡在55分左右,写满了格子却拿不到分,一度以为是自己写作功底差。后来我才发现,申论并非纯粹的写作考试,而是对材料分析、提炼和整合能力的综合测查。掌握“抄”材料的核心技巧后,我的申论成绩直接飙升至80+。这篇笔记,将毫无保留地分享我的实战经验。你真的读懂申论了吗?很多考生和曾经的我一样,陷入申论的两大误区:脱离材料,盲目发挥。认为申论需要文采和深度,于是大段引用名言、堆砌案例,却忽略材料核心信息,导致答案偏离主题。照搬原文,不会转化。只会机械摘抄材料句子,不懂提炼关键词、合并同类项,既浪费字数,又抓不住得分点。申论的本质,是“抄”材料,但绝不是简单的照抄,而是精准提取、高效整合、灵活转化。“抄”材料核心技巧精准定位,快准狠找到得分点。在一一老师的《“抄”出申论80+》课程中,提到了几个“抄”申论的方法,大家可以学学看。1.关键词定位法。重点关注材料中的高频词、转折词、总结词。例如,因此、综上、所述本质上等词后往往是核心观点;反复出现的词语就是答题重点。2.首尾段原则,材料的开头和结尾段落通常会点明主旨或总结结论,答案框架往往藏在这里。3.观点句优先,政府文件、专家学者、权威人士的表述,一般是材料的核心观点,直接摘抄或精简使用。其次,在课上一一老师提到,找到关键词之后,要高效整合,让答案条理清晰。将材料中的零散信息按照问题、原因、影响、对策等逻辑分类。例如,在概括题中,把所有问题类信息整合在一起,用“一是……二是……”分点作答。删除重复表述,提炼共性关键词。比如,材料中提到“交通拥堵、道路狭窄、停车位不足”,可合并为“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巧用缩写和替代词。例如,“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可缩写为“完善基层医疗体系”。灵活转化,抄出高分答案。将材料中的长句拆分成短句,或把被动句改为主动句;用规范的申论术语替代口语化表达。比如,把“老百姓没钱看病”转化为“群众医疗负担重”。反推对策,从问题、原因反向推导解决方案。从55分到80+,我深刻体会到:申论没有捷径,但有方法。掌握抄材料的精髓,学会从材料中挖分,你也能在考场上轻松拿下高分!希望这篇笔记能帮你少走弯路,早日上岸!希望你也能跟着一一老师的《“抄”出申论80+》抄出申论高分!“抄”出申论80+(2026)【全勤打卡,全额返现】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