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質是傳授知識、培育能力與塑造人格。然而近年部分香港的私立中學正偏離這軌道,淪為以「學籍」與「考試通道」作招徠的商業工具,恐成「教育雞棚」。近日私校崇正中學被指涉違規「借殼」予內地補習社「摘星」開辦香港中學文憑(DSE)課程,最終被勒令暫停營辦,其後多間私校再捲入風波。本報發現,小紅書等社交平台至今仍有內地補習社公然以「香港私校」作招徠,吸引內地DSE考生來港報讀。經追查下,眾多私校背後原來關係千絲萬縷,編織出一張橫跨教育、商業的人脈網,揭示低成本、高回報、可快速複製的「教育大茶飯」正在滋長。 一直以來,DSE被內地生視為更易升讀內地、本地及海外一流大學的「捷徑」,故對報讀及報考DSE的需求甚殷。現時DSE考生的資格,主要為已獲批准參加考試的香港註冊學校中六正讀生,明年自修生的定義亦收緊,包括須提交「特殊報考申請」及官方認證文件,故此能獲准參加考試的香港私校學位,對內地生來說極具吸引力。 「威學」稱擁港校區 拒記者上門 本報發現,在崇正中學被揭涉嫌違規後,另一間名氣與「摘星教育」相若的內地補習社「威學一百」,仍繼續大張旗鼓,在小紅書宣傳能針對港府新政作解讀及提供私校學位搶位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