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亿,顺德兄妹拿下佛山今年首家上市公司

Wait 5 sec.

文 | 融中财经佛山迎来了2025年首家上市公司。7月30日,来自佛山的悍高集团(001221.SZ)正式登陆深交所,上市当日,开盘价较发行价15.43元高开204.67%报47.01元/股,总市值188亿元。创始于2004年的悍高,是一家以家居五金为核心,包括功能五金、基础五金、厨卫五金、柜类照明、户外家具于一体的多元化创新型企业,主要从事家居五金及户外家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也被行业称作是“收纳之王”。悍高集团此次IPO募资总额为4.2亿元,用于悍高智慧家居五金自动化制造基地、悍高集团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悍高集团信息化建设项目。目前,三个项目已经在佛山市顺德区发展和改革局登记备案,并取得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的环评批复。成功上市的悍高集团,是其从细分领域“隐形冠军”迈向二级市场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家电之都”佛山在资本市场持续发力的最新例证。顺德两兄妹卖五金干出一个IPO与以往常见的“夫妻档”不同,悍高集团是一家“兄妹店”。招股书显示,IPO前,欧锦锋与欧锦丽兄妹直接和间接持有悍高集团共计83.74%的股份,并实际控制89.76%的表决权。其中,欧锦锋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欧锦丽担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为悍高集团的共同实际控制人。作为一家家族企业,家族网络深入企业运营核心——欧锦锋妻子的弟弟林居右担任云商部供应链总监,欧锦丽的配偶苏健源则担任采购副总监。悍高集团的故事始于2004年,这一年,欧锦锋拉着妹妹欧锦丽在顺德杏坛南朗村租下一间1500 平方米的工厂创办“凯高”,带着十几号工人开始从事五金加工与出口,给国外品牌生产拉篮、铰链、水槽等厨房五金产品。在创业前期,欧锦锋和欧锦丽兄妹俩分工明确,哥哥抓生产,妹妹跑市场,兄妹俩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倒是将代工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两年时间便将生产基地搬迁到杏坛东村,厂址面积也扩大十倍至15000平方米。作为全国最大家具五金集散地之一的顺德,代工生意的确不缺客单,但小厂林立、低价竞争,利润微薄是压在所有代工小厂身上的巨石。事后,欧锦锋回忆起这段五金代工业务,至今难忘当时的种种艰难,“代工首先就要‘卷’低价,还要根据不同客户、不同产品、不同标准反复调整产线,烦琐且辛苦。最无奈的是,消费者永远不知道产品出自谁手。”何以突围?唯有创新。于是自2007年起,公司逐渐由代工业务转型为厨房功能五金产品业务,为方便全品类商标注册,由“凯高”改名为“悍高”,从此,悍高的自主品牌战略正式开启。为长远发展考虑,聘请品牌机构为悍高HIGOLD品牌全面升级CI系统,同年,成立“悍高户外家具公司”,开始进入户外家具领域,探索多元化发展。在创新加持下,看似普通的收纳五金,也能玩出万般花样。在新体验、新功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立体提升产品设计感与品牌竞争力,产品不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还摘取国际设计奖项,在海外市场广受欢迎。看似走向正轨的生意,却在2008年迎头撞上了一系列引发经济危机的“黑天鹅”事件。从背景来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来自国外的订单骤减,导致顺德大批给国外品牌做代工的五金厂接连倒闭。这一年,悍高集团对公司的记载为,“经历亚洲金融危机,最终生存下来,从此,悍高采取稳健的财务战略。”在悍高集团品牌历程中,2008—2010年是相对空白的,一直到2010年,“悍高的国内市场战略取得显著的成效,荣获‘中国厨卫配件企业10强’称号。”此后,悍高集团始终坚持产品创新,不断探索科技与时尚的融合之路。不同于五金行业以往给人的“简陋”感,如今悍高的产品已经焕然一新,不仅科技感十足,而且设计时尚前卫,甚至有些产品还透露出一股未来感。欧锦锋坚信,产品没有传统与现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在房地产下行、家居行业整体遇冷的背景下,兄妹俩带领下的悍高集团业绩却呈现逆势增长。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营收从16.2亿元增至28.57亿元,三年累计增长76%;净利润从2.06亿元跃升至5.31亿元,累计增幅达158%。在顺德这个“中国家电之都”“世界美食之都”的光环之外,悍高用20年时间把不起眼的五金件做成了一门大生意。欧锦锋在公开场合中多次强调,“悍高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级家居五金航母”。如今,随着IPO钟声即将敲响,顺德两兄妹的故事也将从珠三角的厂房走向更广阔的资本市场。今年消费行业最大IPO也来自佛山悍高集团虽然是佛山今年跑出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但严格意义上却不是佛山今年收获的首个IPO。今年6月19日,同样来自佛山的海天味业二次上市登陆港交所,募资总额超百亿港元,成为2025年港股消费领域规模最大的IPO项目。而真正让市场侧目的,还有那份堪称“宇宙级”的基石名单——高瓴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瑞银资管、加拿大皇家银行、源峰基金、红杉中国、博裕资本以及佛山本土的佛山发展,八家机构合计认购1.29亿股,金额近47亿港元,占本次发行近五成。顶级主权基金、长线PE、地方国资同场站台,折射出全球资金对“中国味”持续下注的笃定。海天味业的故事起于佛山古酱园。乾隆年间,佛山已有酱园林立,1955年25家作坊公私合营为“珠江酱油厂”,海天由此诞生。2014年登陆上交所,成为调味品行业首家A股公司;十年后再赴港交所,补足国际资本拼图。招股书用整整二十页阐述“全球化”——20%资金用于产品和技术研发,30%投向产能扩张和数字化供应链,20%用于品牌形象与海外渠道,20%深耕国内销售网络,剩余10%补充流动资金。换言之,百亿港元将被悉数用于把“一瓶酱油”卖向更远的地方。敲钟现场,站在聚光灯中央的是接棒不足一年的董事长程雪。1992年,这位中山大学毕业生以普通职员身份加入仍属全民所有制的海天;1995年企业改制,25岁的她掏出积蓄认购1.5万股,成为最早一批员工股东之一。此后她历任策划总监、副总裁、常务副总裁,2024年9月正式接任董事长,程雪上任即启动赴港上市。2024年海天实现营业收入269.01亿元、净利润63.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3%和12.75%,终结了此前两年的增速放缓。2025年一季度收入与净利依旧保持双位数增长,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给这位“打工女王”投票。程雪身旁,站着被外界称为“酱油大王”的庞康。1982年,26岁的南京师范学院毕业生庞康被分配到珠江酱油厂做技术员。1984年,他争取到700万元贴息贷款扩建产能;1990年又花3000万元从德国引入2000吨级生产线,第一次把酱油做成了工业化大单品。1995年改制、2007年国资完全退出、2010年股份化、2014年A股上市,庞康每一次都踩准政策节拍。2013年海天销值突破百亿,他喊出“五年再造一个海天”;2021年市值逼近7000亿元,庞康个人财富一度高达1950亿元,海天也因此批量制造富豪——2020年胡润百富榜27位海天员工上榜,被戏称“酱油帝国富豪天团”。从佛山陈旧的酱园到千亿港元市值的港股新贵,海天用三百年熬出一瓶酱油,又用十年走完从A股到H股的资本长征。佛山企业,排队IPO无论是悍高的钟声,还是一个月前在港交所传出的锣鼓声,都在为这场方兴未艾的“佛山军团”资本征程,再添一个铿锵有力的注脚。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天实现“A+H”上市之前,港交所就迎来了多家A股巨头,其中在2024年9月实现“A+H”的美的集团,和海天一样来自佛山。佛山走出千亿巨头海天,绝非偶然。除了拥有海天味业外,佛山还汇聚了健力宝、石湾酒厂集团、百威啤酒、青岛啤酒、皇永顺土猪、光明乳业、澳纯乳业、红牛维他命饮料等数十家颇具影响力的食品企业,构建起了涵盖调味品、酒饮料、肉制品、农副食品、乳制品、保健食品以及“老字号”特色食品等丰富多样、门类齐全的食品工业体系。与食品工业体系相对的是,佛山以其家电产品声名远播。作为中国的家电之乡,世界的家电之都,佛山顺德制造的空调、微波炉、咖啡机等产品占据全球份额第一。此外,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邻港澳的佛山,其制造业实力相当雄厚。早在2019年,佛山就跻身GDP万亿元俱乐部,常年位居中国十大工业城市。2023年,佛山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成为全国第二个、广东首个“工业3万亿”地级市,本外币存款超2.75万亿元,是省内首个存款突破2万亿的地级市。值得一提的是,佛山也是全国千亿产业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唯一一个不依赖计算机通信电子业的制造业强市,“电气装备制造业”是其最核心的产业竞争力,也是佛山发展的底气。跑出白电巨头的佛山,也是全球最大的泛家居和建材产业链集群制造基地,当前正着力打造“有家就有佛山造”的产业IP。其中,顺德是全国最大的空调器、电冰箱、热水器、消毒碗柜生产基地之一,是全球最大的电饭煲、微波炉供应基地,拥有“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中国涂料之乡”等国家级品牌。据了解,目前顺德家电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拥有生产及配件类企业3000多家,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家电产业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佛山的政策也在发力。2020年,佛山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培育发展“2+2+4”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佛山市将重点培育发展装备制造、泛家居、汽车及新能源、军民融合及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装备及机器人、新材料、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八大产业,形成2个超万亿元核心产业集群、2个超5000亿元支柱产业集群、4个超3000亿元新兴产业集群的“2+2+4”梯队产业格局。进入到2023年,佛山进一步提出,要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高端软件、医药健康、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并明确到2026年发展形成十个左右新兴领域的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位于佛山的“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同样可圈可点。作为广东省142家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中唯一的金融类特色小镇,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自2019年成立五年多来持续吸引全国资本汇聚。截至2025年6月底,小镇已集聚基金类机构1813家,募集与投资资金规模突破2375亿元。众多知名机构纷纷入驻,如中科沃土基金、IDG资本、粤科集团、美的资本、广汽资本等,进一步提升了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于近日发布的融中2024—2025年度中国产业投资榜单中,千灯湖创投特色小镇再次荣膺“2024-2025年度中国最佳基金小镇/金融集聚区”称号,这也是该小镇第四次入选融中榜单。创投兴则产业兴,一场产业变革正在佛山这片土地悄然发生。未来,这片热土势必将培育出更多上市公司。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