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测试,看看为什么昨天发布的这篇文章阅读量如此之低,连我自己当时都收不到更新提示。做了一些调整,希望是周末大家都有乐子,没时间看公众号。到今年已经是我在网上卖云南特产第九年。回想起来有些难以置信,一开始只有一个念头加上两个人,就那么做了起来,而且一做就是九年,马上要满十年。我只能说感谢互联网,感谢《槽边往事》读者的信任和支持。卖菜九年,也就和鸡枞打了九年交道。我们最早就是从云南油浸鸡枞和松茸开始,所以无论大年小年,价高价低,每年都要做。在最困难的一年,天时差,雨水少,新鲜鸡枞的价格一路飞上天,我们等了一个半月都等不到价格回落,只能咬牙拼着亏本做了一千瓶,确保那一年读者依然能够品尝到云南的美味,一期一会不能断。做到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和搭档讨论,感觉九年之后大家陷入了困惑。鸡枞是做明白了,我们通晓产地、品种、工艺、味道,但是在生意上我们陷入了极大的困惑:接下来究竟应该怎么做?看起来所有人都在直播带货,看起来电商平台的流量越来越贵,看起来同品类的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看起来似乎人们也越来越不爱花钱。而我们的油浸鸡枞依照我们的标准制作出来,在这种竞争环境里其实并不占优。我们没那么多利润可以分给主播和渠道,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出货量可以和供应商谈个好价格。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想办法做几款利润率极高的产品?至于说鸡枞的话,不需要那么纯粹,不需要那么优质,别人一直都在那么做,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也许和品质相比,人们更在意价格。不是都在说「消费降级」吗?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降下去?大家都在地板上扭打?讨论的结果是我们做不了。我们并不熟悉这一套贴身肉搏的打法,我们也并不熟悉今天这套短平快的打法。最重要的是,我们一开始做这件事的想法并非如此,当初的想法很简单:我们自己从小喜欢油浸鸡枞的味道,我们自己想要吃到纯粹的油浸鸡枞,所以我们自己去做,同时也做给和我们有类似想法和口味的人。所以,我们更熟悉的是如何找到高品质的鸡枞,如何做得更极致更纯粹更美味。那么,我们最好还是继续做我们熟悉的事,不要去想着「降级」和人拼肉搏,反而要想着去升级,积累了九年经验,这正是升级的好时节,我们还是按照一开始的想法继续去做。幸运的是,今年刚好是个云南野生菌大年。我们选择了云南黑帽鸡枞,然后很奢侈地去掉了所有菌帽,只选取菌杆。因为菌杆的含水量低,味道更为清甜,做出来之后一整瓶都是漂亮的条索,滋味浓郁,口感丰富。在试制期间,我们请各路亲友来品鉴各个不同的版本。一方面他们很满意这种由纯粹菌杆条索做成的油浸鸡枞,一方面又批评我们说怕是已经疯了,怎么会想着用纯菌杆来做?其实并不难理解。什么叫做食物的「好」?首先是食材足够新鲜,足够优质,这是一切的前提。然后是纯粹,纯粹带来均一。全部都是鸡枞菌菌杆,那就可以用同一种火候,同一种工艺制作,避免了多种材料多种工艺,和不得不做的混合,导致结果难以把握。最后,因为控制了前两个环节,出品也会是稳定均一的,不会有高低起伏,彼此之间不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从品相上来看,成品会显得非常简单:透明罐子、鸡枞条索、金色菜籽油。不需要理解,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猜测,开盖之后所见即所得,大家可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品尝滋味上。这么做当然会有代价,当然会有风险。本来菌帽比较松软更加占空间,完全去掉之后,就需要用更为纤细、少水的菌杆去填充。为了保证每一瓶的固形物的占比,我们就不得不投入更多菌杆,造成单瓶重量上升,这也就带来了更多的成本压力。然后我和搭档又做了个也许是很蠢的决定:价格保持不变。因为我们对于油浸鸡枞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我们这些年一直要做纯粹的油浸鸡枞,同样的,我们对于「升级」这个概念也有自己的理解,我们认为在同样的价格下,提升品质和工艺直到成本无法承受的程度,这才叫做升级。幸运的是,今年是野生菌大年,更幸运的是我们居然可以按照这样的想法做出了 2025 年的首批油浸鸡枞。先期测评的亲友和老顾客反馈说,这是九年来无论品相还是味道最强的一年。这多少平复了一点我们内心的惶恐,因为这样的做法顾客是否能够接受,是否能够体会,我们先前并不确信。现在有了这样的肯定,我们正式推出来自 2025 年云南雨季的油浸鸡枞,第一批于今天正式上线,欢迎品尝纯粹的油浸鸡枞,纯粹的云南味道:小程序商城入口:小程序商城入口:参考文献:《鸡枞油的吃法》《2025年一口鲜油鸡枞纯粹版介绍》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