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失敗 外媒:未能化解國會朝野對立僵局

Wait 5 sec.

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傅崐萁(中)罷免案26日投開票,傅崐萁晚間5時46分自行宣布罷免案不通過。   圖:中央社提供 Newtalk新聞 台灣24位國民黨立委及遭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今天投開票,結果顯示罷免案全數未過。外媒分析,這顯示民進黨錯失重掌立院多數席次的機會,且未能化解國會朝野對立僵局。美聯社報導解讀,這讓部分民眾對民進黨扭轉立法院權力平衡的希望落空。8月23日還有第二波罷免投票,另外7位國民黨立委屆時也將接受民意檢驗。若8月罷免案結果也對民進黨不利,意味總統賴清德政府在2028年大選前會持續面臨立法院的強大阻力。彭博(Bloomberg News)報導,選民一面倒選擇「不同意」罷免,在野陣營因此守住立法院過半數席次,賴總統所屬的民進黨則遭受挫敗。報導還提到,罷免失敗意味關於預算、國防、大法官人事等各種議題的激烈政治對抗可能仍會持續。另據法新社報導,官方計票結果顯示,台灣選民今天不同意24位國民黨立委的罷免案,對民進黨想掌控立法院的期望造成打擊。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助理教授南樂(Lev Nachman)告訴法新社:「這實際表明,在2024年選出這些立委的民眾,確實對自己的選擇感到滿意。」路透社指出,這次罷免案的結果對民進黨造成打擊,錯失重塑立法院結構和重掌立院多數席次的機會。民進黨去年贏得總統大選,但未能保住立院多數席次,在野陣營於過去1年多大展身手,挾人數優勢通過民進黨政府反對的法案且凍刪預算。日本共同社報導,雖然公民團體主導罷免行動,意圖化解國會朝野對立僵局,但最終未能成功。這對賴政府來說,是一次重大打擊。報導稱,這是台灣史上首次大規模罷免行動,民進黨原本希望在罷免成功的選區進行補選時贏得至少6席,進而取得國會過半席次。不過,儘管第二波針對7人的罷免投票預定8月23日舉行,但國會朝小野大的局面實際上已難以改變。未來,賴政府在國會中遭在野陣營削減或凍結包括國防預算在內的預算案,以及否決人事任命案,將面對艱難的施政局面。「每日新聞」分析,今天結果出爐後,料將加強國民黨聲勢,這不僅將影響台灣內政,也可能牽動中國與美國之間的關係。   延伸閱讀:藍營凱道總動員 朱立倫:賴清德怎變民主前輩最討厭的對象凱道喊到5萬人 馬英九:賴清德「姓賴」但不值得信賴洪耀南觀點》這不是一場罷免,而是一場對地方派系體制的挑戰 —-台灣公民社會正面對決國民黨派系機器凱道國民黨喊到6萬人 趙少康預言:賴清德下一個要鬥蔡英文感嘆人民何時如此對立 黃國昌:拜託大家站出來教訓賴清德分析》國民黨學會應對「抗中保台」 綠營罷免失手恐成骨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