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對台灣民主發展有3意義」 矢板明夫:改變藍綠對決政治格局

Wait 5 sec.

Newtalk新聞 首波24名國民黨立委與停職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全數不通過,重創挺罷免方士氣。對此,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表示,大罷免投票雖然結果不如人意,但是,這半年多以來,由公民團體主導的大罷免運動,在台灣的歷史上畢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次運動對台灣社會以及民主今後的發展,具有三個積極的意義。第一、這是一場非常成功的啟蒙運動。這次罷免運動中,罷團方面的主要訴求是「反共護台」,符合國際潮流。矢板明夫發文寫道,近來不論是美國、歐洲,還是日本,愈來愈重視中共對外擴張的問題,對中國的滲透也提高警惕。但在台灣,執政的民進黨雖然重視台灣價值,但對「反共」卻缺乏論述;而在野的國民黨和民眾黨則基本上都不反共。大罷免運動喚醒許多公民對共產黨滲透的警惕性。很多過去不願在這個問題表態的名人也站出來。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任何啟蒙運動都是由少數人開始的,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形成全社會的共識,大罷免運動成功地帶領台灣社會向前邁了一大步。第矢板明夫接著指出:「二、改變了藍綠對決的傳統政治格局。這次大罷免是由公民主動發起的。其中有很多是台獨團體的骨幹,以及民進黨的支持者,但同時,還有許多被認為是『深藍』的傳統藍營人士參加。如邱衛邦將軍、鷹爸、閩南狼等很多大罷免的主要推手,都是堅定的『中華民國派』。這些人聚集在一起,主要訴求是捍衛台灣今天的民主自由。這種結合,是過去沒有的。今後很可能催化台灣傳統政治板塊的變化,甚至在未來成為代表台灣主流社會的聲音。」第矢板明夫續指,第三、這次大罷免運動為台灣社會培養出了非常多的下一代菁英。這些活躍在第一線的志工們,透過他們的合作與努力,在31個選區,成功地收集了十分之一以上選民的連署書,創造了台灣民主的奇蹟。這些經驗與歷練是十分寶貴的。我想十年、二十年以後,在這些罷團的志工裡,會走出非常多台灣社會的菁英,成為守護台灣、建設台灣的中流砥柱。大家的汗水和淚水絕對沒有白流。最後,向大罷免運動的精神領袖曹興誠和每一位志工,再次道一聲辛苦了,感謝。延伸閱讀:罷免案全數未過 沈榮欽發文鼓勵罷團:你們是台灣的基本盤罷免失敗「天發出怪聲」矢板明夫:我不相信選民認為這些立委合格斷言「大罷免已經結束」! 游盈隆:不必再寄望823第二波出現奇蹟洪耀南觀點》這不是一場罷免,而是一場對地方派系體制的挑戰 —-台灣公民社會正面對決國民黨派系機器中共酸「民進黨不得人心」公督盟:這麼關心就讓中國人罷免習近平「大罷免是台灣新政治新起點」郝明義:目前路程黑暗更要保持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