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鸡枞的油

Wait 5 sec.

让我这样说好了:我们云南的风物特产油浸鸡枞其实是双主角。鸡枞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浸泡鸡枞的菜籽油同样也是主角。我作为云南人一直是那么理解的,我在家乡的亲友好友也是那么理解的。对于云南人来说,从来不存在「吃完鸡枞之后的油怎么办」的问题。因为我们总是等同地消耗它们,等同地用它们来佐餐。如果从生活经验的角度来看,其实油浸鸡枞里的油有更多用途,简直是万用万灵调味料。最早出现油浸鸡枞,的确是出自保存食材的目的。新鲜鸡枞只在雨季出产,采摘回来之后如果不去做鸡汤、烩炒云腿,或者是和火烧辣椒一起凉拌,就只能用菜籽油炸至脱水,然后油封保存,这样即便在没有冰箱的年代里也可以保存到次年。你可以这么去想:在过去的无数年间,云南人已经尝试了各种野生菌和各种油脂的所有可能组合。但凡你能想到一个,前人都已经尝试过,今人还在不停尝试,比如说油浸牛肝菌、油浸松茸等等等等。但是在那么多次尝试之后,千锤百炼历经考验之后,胜出的只有菜籽油和鸡枞的组合---如果一定要加一个,那么还可以算上猪油和干巴菌的组合。因为只有在这种组合里,双方会相互成全,也会相互保全,在历经数月之后依然能够保持鸡枞或者干巴菌特殊的香气。油浸鸡枞是毫无任何质疑的第一,原因就在于菜籽油成全了鸡枞的鲜香甜美,鸡枞成就了菜籽油的万能调味。从居家过日子的角度来看,做一份油浸鸡枞不单可以在雨季过后继续得以品尝山珍的滋味,而且还得到了一份调味油,几乎可以给所有菜式增加风味,所以云南人喜欢油浸鸡枞,把它视为餐桌珍品。我可以这么分开来讲:油浸鸡枞里的鸡枞条索是主食伴侣,开胃神器。无论是什么质素的米饭、面食,乃至是面包、披萨,加入一点鸡枞之后吃起来味道就会立即上升到另外一个层面,甚至可以用来骗小朋友吃饭---只要喜欢上鸡枞的味道,就没有人能逃得掉。而油浸鸡枞里的菜籽油,在吸收了鸡枞的滋味之后,用来炒菜,用来炒饭、用来拌凉菜,用来给汤羹调味,也拥有同样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对于北方人来说,这种饱含滋味的菜籽油就相当于小磨香油,滴在任何菜里都会增香。对于南方人来说,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某种油性的高汤,可以给许多菜提味。对于全国人民来说,它就相当于今天的蚝油对各地大厨的意义---什么菜里都得来点蚝油,不然就不会炒菜。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比如说你只有开水和一碗只有葱料包的方便面,煮好之后滴两滴鸡枞油上去,你也会吃到一碗真正有了味道的方便面,比原先强了不止一点,甚至可以算得是一餐。所以,每当我听到有人在吃完油浸鸡枞之后,直接就把油倒掉的说法,就觉得由衷地惋惜。那是把鸡枞油想当然地看成是配角,在油浸鸡枞里跑龙套的。不是这样的,鸡枞油同样也是主角。在许多云南人家里,当鸡枞吃完之后很久,依然还会依靠剩下的鸡枞油镇守冰箱,照看餐桌,继续服务一家老小---在任何入口的东西上淋上那么一点点,然后眯起眼睛来享受。记得汪曾祺先生形容高邮鸭蛋时写道,用一根筷子直插进鸭蛋,红亮的油就会沿着筷子溢出来。你同样可以用一根筷子插进一瓶油浸鸡枞里,然后提起筷子,把金黄透亮的鸡枞油抹在饭头,点在汤里,或者直接涂在烤馒头片上,然后它们尝起来就是另外一番滋味,需要重新认识一次。请你不到轻易倒掉油浸鸡枞里的油,因为它也是主角,它在你家餐桌上还有戏份。菜头商城首批2025年版油浸鸡枞现在已经上线,具体介绍可以参考:《2025年云南雨季的味道来了》。不知道为什么,这篇文章发送出去之后只有部分读者能够看到。小程序商城入口:微信小店入口--- 今天看啥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QsD5TEW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