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中國希望的不是俄羅斯戰勝 而是失血削弱

Wait 5 sec.

Newtalk新聞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本月初會見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時表示無法接受俄羅斯輸掉對烏克蘭的戰爭。對此,美國學者莫蒂爾(Alexander J. Motyl)在《國會山莊》(The Hill)指出,王毅沒有講真話。中國要的不是俄羅斯戰勝,而是繼續耗在戰場上,不斷失血削弱。著有《帝國的終結:帝國的衰落、崩潰與復興》(Imperial Ends: The Decay,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Empires)和《帝國為何重現:比較視角下的帝國崩潰與復興》(Why Empires Reemerge: Imperial Collapse and Imperial Revival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的羅格斯大學紐瓦克分校的政治學教授莫蒂爾指出,王毅作為一個職業外交官,有著不完全坦誠觀點的傾向。混淆視聽,讓對手不斷猜測,是各國外交官精通的技能。此外,王毅代表的是一個擁有龐大宣傳機構的極權國家。 這種機構與這類國家,也都傾向於操縱而不說實話。莫蒂爾指出,王毅嘴巴上擔心的對象是美國,但事實上真正擔心的是俄羅斯。中國當然希望美國別再糾纏不休,因此任何轉移注意力的手段都是好的。但美國並非中國鄰國,也沒有捲入一場耗損中國利益的戰爭。儘管川普政府大肆叫囂,但尚未訴諸攻擊。正如持續不斷的關稅爭端所表明的那樣,攻擊中國究竟意味著什麼,目前尚不清楚。相較之下,俄羅斯對中國來說是更為迫切的安全隱患,甚至可能構成威脅。莫蒂爾提醒讀者,要從中國的安全利益角度考慮俄羅斯對烏克蘭戰爭的三種可能的結果。(一)俄羅斯在烏克蘭取得勝利無論如何定義勝利——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將充滿自信和傲慢,因為他的帝國主義冒險已被證明成功地使俄羅斯再次偉大。這樣的俄羅斯可能會魯莽到攻擊一個北約國家,或試圖吞併哈薩克北部,而這兩者都不會為中國帶來好處。接下來,中國可能會改變語氣。勝利的俄羅斯可能會開始展現實力,挑戰其宣誓的與中國的「不加頂」友誼。或許可以修改合作條款,以反映俄羅斯的新地位?或許北京會考慮增加對俄羅斯能源的採購?或許中國可以停止發布印有中文名稱的俄羅斯城市地圖?永恆的友誼或許不會在一夜之間消失,但這無疑會使兩國關係更加複雜,考驗中國的耐心。(二)俄羅斯在烏克蘭失利無論如何定義「失利」,一系列極不穩定的局面都可能出現。徹底戰敗的俄羅斯可能陷入內亂,破壞歐亞大陸的穩定。普丁可能會在政變中被推翻,他的政權可能垮台。菁英階層的內鬥將不可避免,內戰可能爆發。非俄羅斯族人可能會趁亂宣布獨立,俄羅斯聯邦可能走向不光彩的結局。誠然,中國可以吞併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大片土地,但這些收益將被其衰敗的北方鄰國帶來的安全威脅所掩蓋。(三)一場血腥但無法擊敗俄羅斯的戰爭莫蒂爾認為這種局面顯然才是中國最青睞的選擇。一個虛弱的俄羅斯捲入一場無法取勝的戰爭,將受到譴責,但仍然作為北京的附庸而存在,並且除了向其中國領主卑躬屈膝之外別無選擇。這樣的俄羅斯與中國完美契合。而且,要實現這一目標並不需要戰爭曠日持久。戰爭可能明天就結束,因為俄羅斯已今非昔比。它的軍隊遭受重創,經濟瀕臨重大危機,儘管其人民大多支持戰爭,但經濟上的痛苦卻與日俱增。莫蒂爾指出,一個虛弱的俄羅斯也符合美國、歐洲和烏克蘭的利益,即使這樣的俄羅斯可能不是他們的首選。所有這些都表明,王毅可能一直在告訴西方,中國想要的東西就是西方應該想要的。莫蒂爾認為,這對美國政策的影響顯而易見。美國應該積極追求中國想要的:一個弱小的俄羅斯。這很容易實現,例如幫助烏克蘭阻止普丁,就像川普政府最終可能正在做的那樣。王毅很可能會流下鱷魚的眼淚,拍拍可憐的普丁的頭——但他不會反對。延伸閱讀:「歐中峰會」歐盟關注台海緊張情勢 外交部:攜手促進和平繁榮 捷克總統:台灣危機將「立即影響」歐洲 將與台灣保持合作不顧國際制裁 「鐵三角」援俄! 俄新型無人機還大量使用中國零件中國就是台灣國安最大挑戰!林飛帆籲:朝野對軍事預算有共同認知揭中國打壓台灣主權「多線並進」!涉外官員:從親共媒體到南非政府都成統戰工具討好換降關稅?澳洲鬆綁對美牛進口限制 川普大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