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豐嘉觀點》沒有技術擊倒 卻被大象壓垮的大罷免

Wait 5 sec.

Newtalk新聞 「起義軍準備攻克敵方城池,厲兵秣馬,士氣高昂,而且過關斬將,連連達陣,卻在兵臨城門下,遭到一舉殲滅。」「以為可以技術擊倒,卻被怪物的體重壓倒!」民團發起的大罷免行動,在一席都沒罷掉情況下,出現上述慘痛結局。檢討原因,只要看一個數字即可,即同意罷免票有無超過25%基本門檻。國民黨被罷免的24席立委中,僅有7席是同意票超過25%的罷免基本門檻,包括王鴻薇、李彥秀、徐巧芯、葉元之,鄭正鈐、羅廷瑋,以及傅崐萁。顯示他們七人仇恨值的確高。但真正問題在另外連25%基本門檻都沒過的17席,也就是說,就算反罷方不動員,一票都不投,罷免案結果照樣被封殺。其中凸顯意義是,罷免同意方並沒有如投票前外界以為的驅動廣大中間選民出來投票,甚至,連綠營本身的投票率都不足。這完全符合投票前的幾家民調結果,幾乎都顯示反對罷免大於同意罷免。原本以為反罷免一方投票率不會高於我方的假設,是在對方主場技術擊倒他們的重要判斷,但事與願違,726投票率高達56.23%,綠營基本盤沒有催出來就算了,國民黨的選民卻被喚醒了,因此連原本是綠營優勢選區的葉元之,他的不同意票也穩穩超過同意票。技術擊倒不成,反被對方體重碾壓!藍白黨喚醒支持選民提高投票率,主要是兩招,一是拉高藍綠對決的意識形態,第二是普發現金的誘餌,兩者相乘,的確奏效。這是第一個原因。其次,中國威脅論及反共論不是不重要,在宣傳上卻顯然出現疲態,號召力遞減。而罷團所揭露多位國民黨立委魚肉鄉民的敗行劣跡,也無法打動更多支持者站出來投票。中間選民移動的光譜實在有限。第三個原因,就是民進黨在此次罷免行動的進退失據,希望民進黨出面主導罷免出現兩種不同意見,民進黨一方面猶抱琵琶,一方面又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脫不了干係。在兩軍交戰時,賴清德總統卻又有團結十講,出現非常荒謬的畫面,更不用說所謂的雜質說,和歷史考據失真的講稿,徒增紛擾。最後也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民進黨一年多來並未交出任何亮麗的成績單。立法院在野黨固然有諸多杯葛,但是行政權可以做的事其實很多,但沒有亮點,出紕漏的政務官仍然好官我自為之,看不到反省,只看到傲慢。更且,民進黨一直無法具體回應如果罷免成功,會不會一黨獨裁的問題。民進黨一方面透過大罷免將藍白黨一舉打垮,一方面又不願聯合其他在野小黨聯盟,這種通吃的胃口和吃相,其實配不上它所展現的能力和政績,不僅無法喚起投票動力,徒增疑慮。但是這次大罷免真的就一敗塗地,毫無所獲?絕非如此。撇開勝負來看,這次大罷免其實是公民的一場自我啟蒙運動。透過自我組織,創意發想,不管是站街頭與人接觸宣講的實際體驗,還是蔚為傳頌,被許多人當作臉書封面金句的「我愛那小小多山的國家」,都在這次大罷免行動中,強化對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更出現前所未有的台派與中華民國派攜手合作,無意中促成我們社會深層的和解和諒解。更且,130萬的連署心聲,是面對中國侵略最有力的莊嚴宣告。這並不表示藍白支持者就不愛台灣,當面臨中共來襲時,相信他們當中很多人也會奮勇抗敵。但是罷團公民經過長達一年的淬煉與召喚,卻明明白白擺出了陣式,這一點,相信連中國軍方看了也會受到震撼;這不是一個他們以為十分脆弱、容易擊垮的社會。然而公民必須學到的教訓,就是不能在技術擊倒上賭運氣,而是必須從我們的政治土壤體質改善做起。因為大罷免行動,讓公民看到了地方上許多的酸性體質。這些惡霸壟斷利益,腐蝕了地方自治的根基,由他們掌控的地方派系,更成為上層的立法院生態,改善土壤體質,這才是治本之道。紀錄片「民主練習中」所描述的返鄉太陽花青年,在地方政治跌跌撞撞,摔得鼻青眼腫的真情實錄,其實已經預示了如今大罷免行動所以遭遇的挫敗的困境由來。因此不只是罷團,包括時代力量、小歐盟、基進、社民黨及綠黨等五聯盟,都應該藉這次機會,積極投入地方耕耘,充實地方政治生態的生力軍。民進黨必須放寬胸懷,共同促成地方政治生態的大改變,面對藍白更加緊密結合,2026及2028大選,才會有機會。聖經說,一顆麥子死了,會結出更多豐碩果實。大罷免的失敗,如果能夠轉而催化改革地方生態的澎湃力量,那就會是啟動社會革新成功的開始。延伸閱讀:洪耀南觀點》大罷免檢討-罷方沒看見的「派系組織戰」 專論》別中計!這不是閣揆卓榮泰 大黨鞭老柯走人的時候藍選前之夜15分前座位還空一大片 一開場喊到3萬人大罷免失敗 翟本喬:社會受重傷,撕裂才是真正代價魯明哲自行宣布勝選 盼惡罷造成的社會撕裂盡快撫平三子過關 盧秀燕:政治應不分黨派、消除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