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团、阿里为外卖补贴战烧到“血糖爆表”时,京东却悄悄熄火,把炮口对准了“人心”。三年要开一万家自营“七鲜小厨”,刘强东用18.8元的现炒酸菜牛肉饭和拒绝“幽灵外卖”的口号,既赚口碑又秀肌肉:生鲜供应链延伸、千万级日活流量池、炒菜机器人练兵场,一石三鸟。巨头烧钱抢地盘,京东攻心做样板——外卖下半场,故事才刚刚开始。01京东在这场让年轻人血糖集体飙升的外卖补贴大战中,扮演了“谜”一样的角色。它先是“点火”,以变革者的身份冲进场,引得美团跟阿里都加大力度,在刚刚过去的两个周六疯狂血拼发券,京东倒是没啥声响,直到本周,才宣布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公布了这个“七鲜小厨”的新项目。自营外卖,它终于来了。刘强东在6月做过预告:“再过一个月后,京东外卖会出一个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我们在当时的稿子《大胆猜测:京东外卖1个月后要放什么大招》中,预判了它做自营外卖的可能。从官方发布的消息来看,京东计划在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放到整个外卖市场大盘来看,1万家是一个很小的数字,美团外卖商家的入驻数量达到1450万,京东外卖入驻商家也有150万。也就是说,七鲜小厨短期内不会对外卖格局带来大的影响,但这个动作,又一次让京东、京东外卖以“变革者”的身份站在舆论的风口上。而且,隔壁的美团和阿里似乎为它的出场掏了更多钱。就像一场酒席,花门、舞美、音箱这些氛围费用都是它们出的,京东就管发喜帖、新人登场。美团阿里不血拼了,京东继续“诛心”了。02这不是刘强东第一次做餐饮生意了。30年前,刘强东还是人大学生,就用打工攒的钱,盘下校门口一家餐馆,开启人生第一次创业。虽然野心很大,想要做成赶超肯德基、麦当劳的中国最大的连锁餐厅,但遗憾的是,这家餐厅在他手上只经营6个月就倒闭了。主要问题出在管理,刘强东忙于学业,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到餐厅,导致“后厨和收银员谈恋爱”、“员工们在菜价上动手脚”。据说临别时,刘强东非常恼火,放话:这是让我最伤心的地方!再也不来了!人生第一次创业可能跟初恋一样让人难忘,于是三十年后,刘强东又回到了开“连锁餐厅”的路上。当然,这个“连锁餐厅”的定位只是我的理解。“京东黑板报”对七鲜小厨的定位是“餐饮制作平台”,也就是说,它对标的不是美团外卖和饿了么,而是有线下经营场所的餐厅。按照京东官方的说法,七鲜小厨要从幽灵外卖、黑外卖的手里,拿回本该属于品质餐饮商家的生意。七鲜小厨在北京东城长保大厦的门店已经开始运营,包括自取和外卖两种模式。从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的反馈来看,它的好评比较多。一份酸菜牛肉盖饭,补贴后的价格只需要18.8元,且配送时间只花了半个小时——比我第一次使用京东外卖的体验好多了。但也有博主现场探店发现,长保大厦的门店已经爆单了,中午用餐高峰时期,店门口挤满了等餐的外卖员。即使有机器人炒菜,店里10个员工也忙到起飞,因为都是现场炒制,没有使用预制菜。其实,想在百花齐放的餐饮市场做出优势,七鲜小厨也并不容易。京东在生鲜供应链上有一定的基础,但在菜品制作上,比不过品牌餐厅,毕竟人家是“正版”,在配送效率上,京东的履约能力与美团还有不小的差距。京东“自营”的光环源于曾在3C数码、家电等细分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也是京东自营的忠实粉丝。但是3C数码与餐饮行业有着天壤之别,比如:3C数码、家电行业是有巨头的,几大品牌就瓜分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在这些赛道里,京东“自营”只要搞定头部,就搞定了市场。但是餐饮不同,没有哪一个餐饮品牌,可以在市场里长期占有绝对优势,甚至连短期能统治市场的餐饮品牌都很少。大多数情况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两年。这是餐饮行业的特点,也是食客们的需求。喜新厌旧是人们对美食的普遍态度。人的“嘴”是最靠不住的。茶饮就是典型,没有一家能持续红火——雪王除外。毕竟价格能包容一切。因此,一个“七鲜小厨”打不下外卖市场,而从它的定位、规模、运营方式来看,它更像是京东外卖的间“样板房”——通过一个成功案例,来演示供应链赚钱的逻辑,这就是七鲜小厨的使命。激励自己,寒碜别人。03一个新项目上线,目标无非就是两个,要么是业绩、要么是口碑。三年后的“10000家”七鲜小厨能贡献多少业绩,对于目前营收万亿的京东来说,并不重要。它更在意七鲜小厨带来的口碑提升。在某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已经开始晒单,甚至“七鲜小厨拒绝幽灵外卖”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话题下有10万次浏览和6000多次讨论。大部分评论,都是为京东点赞的,甚至有评论称赞“京东是外卖行业破局者”。在拿捏舆论口碑这一块儿,京东这次又掐准了。对于看客而言,不论七鲜小厨的饭吃没吃上,对于健康食品的美好愿望,总算许下了。当然,赚口碑也不是七鲜小厨的最终使命。对于京东来说,它至少有三层战略意义:1. 生鲜供应链的延伸京东的生鲜供应链已经非常成熟,旗下七鲜超市成立于2017年,多年积累的生鲜供应链可以直接用到七鲜小厨上。此外,京东还有仓储、物流体系,这可以大大降低原料运输的成本。京东自营商品可以做到“又快又好”,主要归功于采购团队、前置仓储和配送团队。这既是京东的优势,也是京东的成本。因此,在更多业务场景,复用京东供应链的能力,对于京东集团来说,是必要且必须要做的事。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刘强东为什么一定要做外卖,并且一定会“自营”。“自营”这对于七鲜超市、七鲜小厨乃至京东物流来说,是多方共赢的。2. 流量的蓄水池外卖市场的客群是互联网最优质的客群——年轻人、上班族、有消费能力,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在于,外卖客户是前赴后继的,可能有人因为年龄大了,或者因为考虑到健康因素,不吃外卖了,但还会有更多新人补充进来。外卖场是一滩活水,永远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我们可以粗略设想一下,假设七鲜小厨日均有1000单,那么1万家七鲜小厨就有1000万单,对应会有1000万的日活用户,这对于京东APP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数据。外卖负责引流,再通过其它业务做大利润,是当下美团的经营模式,也是京东想要的模式。两家在“品质外卖”的故事上找到了不同的版本,美团搞浣熊食堂,京东搞七鲜小厨,但从引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殊途同归。3. AI的孵化器从博主探访的视频来看,七鲜小厨开始使用炒菜机器人了。早在2024年7月,京东就给“橡鹿科技(前身为橡鹭科技)”投资2亿元,这家公司是通过“标准化下自动化与人机协同的方式,炒菜机器人可以有效帮助缩短出餐速度,实现菜品复刻,降低后厨成本,提高厨师效率”。今年3月份的全国糖酒会上,橡鹿科技炒菜机器人曾经现场炒作辣子鸡,自动投料,4分20秒一盘辣子鸡出炉,比人工至少节省1/3的时间。品尝过的人说:“比饭店的好吃”。虽然,这样的说法可能有些主观,但至少是现炒的了。这样一台机器人,只要4万元一台。而在北京,一个厨师的工资至少要8000元。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京东需要菜品合伙人,因为机器人需要投喂、训练,一旦成功便可以快速全国推广。这个模式的天花板更高,显然超越了预制菜,让餐饮业进入了工业化。当然,一石三鸟的设计固然美好,但能否实现、能实现多少,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比如,七鲜小厨在取消补贴之后,是否还具备足够的竞争力?当这门生意的链条延长到餐饮门店层面,”员工动手脚”这种30年前的烦恼,恐怕又会以更新、更复杂的形式出现。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山农下山】,微信公众号:【山农下山】,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