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内娱明星的腿,比他们的通告还忙。张雨绮踩着高跟鞋横扫红毯间隙,李晨迈开腿加入“扫腿大军”,连一向温婉的李兰迪也豁出去“扫”了起来,还有陈星旭、刘宇宁、林一……一夜之间,仿佛半个娱乐圈都在“扫腿”。扫腿舞的动作十分简单,双脚交替横扫地面,配合大幅度摆动的手臂,这种低门槛的特点是其迅速走红的一个关键。其中,最火的应该是丁禹兮的一段模仿。画面里,西装革履的他,伴着魔性BGM,双腿在地面扫动。在专业运镜的加持下,一种奇异的反差感喷薄而出,硬整出了“团播”视感,视频超290万转发量,500万点赞数,千万级流量刷新了内娱男星短视频纪录,这碗“流量饭”也吸引到了各路明星迷上这“土味舞蹈”。一场名为“扫腿舞”的风暴,就此平地而起。看得网友们上瘾又纳闷:这是给我干哪儿来了,怎么明星扎堆跟短视频网红抢活,快要把团播当副业了。01扫腿舞的风,还是吹到了内娱这场突如其来、席卷明星的“扫地”风潮,源头并非高大上的舞台,而是始于团播平台“喜悦-X”发起的“扫腿舞”挑战。在平台“喜悦-X”的镜头前,一群年轻男孩身着色彩夸张的服饰,伴随着节奏强劲、循环洗脑的魔性BGM,进行着一套标志性动作:双脚以缓慢的频率、极大的幅度交替横扫地面,配上红色的灯光、动感的运镜,简单且上头,瞬间点燃了网友的创作欲和模仿热情。有扫腿舞变装的。还有用自家猫咪表演的。没有一丝丝防备,扫腿舞的风,还是吹到了内娱。丁禹兮的生日视频爆火后,这阵“扫腿风”瞬间刮遍全网。张雨绮、李晨、黄奕等明星火速跟上,仿佛不扫两下就赶不上趟儿。最开始的是明星的短视频营业,这是明星参与网梗最普遍、门槛最低的方式。工作室/本人账号发布模仿视频,文案带上#挑战 #跟风 等标签,精准投放抖音、小红书。通过完成一次“有效”的短视频营业,从而获得视频流量和蹭到一波热度。比如陆虎、张远所在的0713再就业男团“扫出新高度”。最让人惊掉下巴的是李晨也开跳:晨妈一出手,就直观地感受到内娱就业形势的严峻了,背景一变,长腿开扫,有种看二叔跳舞的感觉。而章昊也来跟风,一段特效制作的视频里,四个“章昊”同时扭动扫腿,动作标准却透着说不出的鬼畜,网友纷纷评论:“老师有点诡异了知道不”。当然还有明星超越了简单模仿,将热梗融入自身的内容体系,把热梗带到自家演唱会。比如鹿晗在巡回演唱会上即兴星奇摇,高瀚宇现场教学扫腿舞动作,两人一起“扫”起来,成为现场小高潮。更进一步的是剧综捆绑营销,将热梗巧妙(或生硬)地融入新剧、新综艺的宣传期。明星跳的不仅是舞,更是带着“剧宣/综艺KPI”的营业任务。目的是借热梗的东风,给自家作品引流。金晨在综艺《现在就出发》教白敬亭、沈腾等人跳扫腿舞,动作对比被调侃为“军训现场”,引发观众爆笑,迅速登上热搜,为综艺吸了一波粉。再比如李兰迪,在庆祝新剧剧集破万时也"扫"了起来,一直走温柔婉约路线、被认为是“内娱老实人赛道”成员的她这次也豁出去了,扫腿一秒变扫地,却被夸可爱,收割话题。为宣传新电影,演员贾冰直接空降“喜悦-X”男团的直播间。画面里,贾冰和一群年轻男孩挤在镜头前,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魔性BGM,一起甩臂扫腿,完全打破次元壁。02内娱现状:没活,但硬整扫腿舞不是开始,更不会是结束。在扫腿舞之前,在扫腿舞席卷之前,众多从短视频、团播兴起的舞种/热梗早已“入侵”内娱,成为明星争相模仿的固定节目:“栗米摇”以标志性的转笔、扔笔动作席卷全网,魔性节奏迅速攻占各大生活场景。紧随其后的有刘浩存剧宣现场表演带火的“加绒摇”、由舞蹈博主耿星奇创作的“星奇摇”等,各种“摇”轮番上演,掀起一波波跟风“cha”潮。再把时间线往前拉,“万物生”已被杨幂、周笔畅等各路明星网红轮番演绎,谁来都能够扭两下。还有抖音神曲“九万字”,内娱明星纷纷翻跳,可以说跳出万种风情。“李羲成进行曲”则被檀健次、林一等明星带进了内娱视野,各种跟风扭起来,掀起一波热潮。内娱明星下场翻跳(又称“challenge”或“cha”)这些热梗舞,早已是常规到不能再常规的“基操”。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动作不高级、音乐土嗨”的舞蹈,为何能让明星们集体“真香”?是内娱真没“活”了,还是他们嗅到了流量密码的新捷径?仔细想想,背后有其“不得不跟”的硬逻辑。第一,现成模板,拿来即用。 对明星团队来说,跟风最大的诱惑力在于:省事、高效、风险低。现成的BGM、已被验证传播力的动作模板、清晰的传播路径,团队执行起来“快、狠、准”。热点这玩意儿稍纵即逝,等自家团队原创个新舞步,怕是等菜炒好,热搜的席面儿都凉透了。跟风,就是一份加热即食的“流量预制菜”,是搭上流量高铁的最快车票,是蹭上热度的最佳捷径。扫腿舞的阶梯式悬赏机制(2000赞388元、万赞1000元),最先点燃全网模仿的潮流,在金钱的诱惑下,素人们脑洞打开,用火腿肠、泡椒凤爪都能模仿“扫腿”,各种模仿的内容迅速将“扫腿舞”的话题热度推高,迅速攻占各大平台的热榜。在这股流量浪潮面前,明星团队顺势“蹭热点”,组织明星“下场”模仿,不仅风险低、执行简单,而且效率高、效果极佳。同时,平台算法天然偏爱高互动内容。像“扫腿舞”这类挑战,一旦有明星参与,视频会被算法精准地、疯狂地推送到目标用户(尤其是年轻人)的首页。丁禹兮、张雨绮等参与后,话题迅速登顶抖音热榜。而年轻用户正是热梗最主要的消费者和传播者,团播数据显示,18-30岁女性用户占比超80%,她们是热梗消费主力。明星跳网红舞,跟风,被视为靠近目标受众、获取流量曝光的“最短路径”。影视歌综,原创爆款难产,能真正破圈的新“活”确实稀缺。另一方面,深度挖掘明星独特个性、并持续输出既有趣又有记忆点的专属内容?这对不少团队来说,难度系数过高,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拿来主义”成为更安全的选择。所以,明星们纷纷摇起网红舞,团播热梗跳进内娱圈,图的无非是流量热度、作品宣传或是单纯的维持曝光度。这本是流量时代的常规打法。但观众对“流水线跟风”的疲惫感正在累积。当“跟风”从最初的新鲜有趣,逐渐演变成一种可预测的套路,当有趣变成刷屏的重复动作,最初的猎奇与短暂热度褪去后,留下的便是对同质化内容的深深倦怠。当每个明星都在跳同一支舞,那支舞便不再是热梗,而成了审美疲劳的加速器。03这波扫腿舞扫完之后呢扫腿舞的风终会停歇,就像之前的万物生、九万字一样。但内娱明星排队“扫”网梗的流水线,大概率会昼夜不停。必须承认,跟风模仿里,偶尔也有闪光点:丁禹兮的“扫地机”或许靠专业和反差闯出一条新路,鹿晗的舞台即兴也闪着灵光。但更多明星的加入,总透着股“KPI驱动”的疲惫感,网友不仅看得腻了,更觉得没意思:明星“下凡”学网红团播舞,好看吗?这场跟风潮,无情暴露了内娱在原创内容生产和明星个性塑造上的集体焦虑与路径依赖。安全、高效、流量肉眼可见,让跟风成了难以抗拒的“最优解”。跟风本身不是罪。玩得巧、接得住,带着个人特色的二创,土味也能变经典,比如前段时间邓超的“gogogo,出发咯”成为各类vlog的引入梗,甄嬛传中的名场面“臣妾做不到啊”成为各类语录、表情包的经典等。但当“扫”网梗成了明星剧场外、红毯上最亮眼的“才艺”,当明星营业越来越像执行一套标准化的“蹭热点SOP”(标准作业程序)时,观众的新鲜感和耐心,正被这种高频、低质的跟风高速透支,薅得都快秃噜皮了。所以,当下一个“xx舞”“xx摇”来袭时,还能“扫”出同样的水花吗?恐怕只会加速审美疲劳。而更深的叩问在于——当明星们都开始跟风整活、在短视频中“假装营业”时,是否还记得:演员的立足之本是角色,歌手的生命线是作品,艺人的职业尊严在于创造独特的艺术表达?一个明星的热度不是“扫”出来的,而是角色与作品在时光中自然沉淀的勋章。如若长期缺席优质作品,却扎堆于在短视频里复制粘贴网红舞步,那和转行做全职网红有什么区别呢?一部影视剧、一部电影的宣传也是如此,这样碎片化单点式符合抖音消费的内容,一看都知道是短视频的流量密码。剧集主创人员跳了,评论区乐子人看了,流量拿到了,然后呢?来源:封面新闻或许,明星和幕后操盘手们该想想:跟风整活带来的是速食流量,如同快餐饱腹却无回味。而真正能让观众记住、甚至为之买单的,永远是下一个独属于你自己的、带着体温和棱角的“活”。 真正的“活”,从来不在跟风的队列里,而在每一个能被记住的作品里。小孩哥海边唱情歌,小小年纪,深情满满↓↓↓· 热 点 回 顾 ·一 周 热 点 回 顾2025 Vista看天下廉 价 “ 次 抛 首 饰”,被 爆 有 毒外 卖 大 战,没 有 赢 家AI 短 剧,占 领 1.6 亿 人 屏 幕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