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環境局)今日(八月一日)就防治蚊蟲事宜與業界代表會面,分享基孔肯雅熱的最新情況及應對措施,加強政商民合作,推動業界積極落實防治蚊患措施,以保障市民健康。 環境局一直關注基孔肯雅熱的最新發展及有關的防控工作,與各決策局及部門和業界持份者通力合作,積極跟進防治蚊患的工作。環境局局長謝展寰今日早上,於會議前先連同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助理署長(行動)潘炳揚及相關部門代表,到將軍澳的寶林邨、寶翠公園及附近一帶,視察地區加強預防基孔肯雅熱的工作。 今日視察的監察地區曾於今年五月錄得誘蚊器指數達第三級警戒級別,代表白紋伊蚊分布廣泛。食環署已聯同相關部門及持份者持續在各自管轄範圍內加強防蚊滅蚊工作,包括清除蚊子滋生地、施放殺幼蟲劑、以霧化處理方式殺滅成蚊,以及確保在適當位置設置的捕蚊器妥善運作等。該監察地區其後六月及七月的誘蚊器指數已回落至較低的第二級別。 環境局副局長黃淑嫻聯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中心)人員及食環署人員今日下午與業界代表會面。會上,中心向與會者介紹基孔肯雅熱最新情況、香港以外地方的情況、內地與香港聯防聯控工作,以及香港的風險評估、口岸防控、應急準備及宣傳教育等工作。 食環署亦向與會者匯報最新誘蚊器指數的情況,截至今年七月,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曾在六月份錄得9.5%,較二○二三年及二○二四年同期(分別為16.4%及14.0%)為低,整體保持較低水平。在今年一月一日至七月三十一日期間,64個監察地區中,有七個監察地區的分區誘蚊器指數曾高於百分之二十,達第三級的警戒級別,表示該監察地區白紋伊蚊的分布廣泛。因應誘蚊器調查結果,食環署已聯同相關部門及持份者採取針對性防蚊滅蚊措施,持續在各自管轄範圍內加強工作,主要以環境防治為基礎以減少蚊子滋生的地點,並輔以生物及化學方式殺滅蚊子幼蟲或成蚊,亦會在成蚊棲息地(例如茂密的叢林)進行霧化處理以殺滅成蚊,食環署並會提供技術意見及指導,以減低白紋伊蚊在人流密集地方的數量,從而減低經由白紋伊蚊傳播疾病的風險。該七個監察地區的分區誘蚊器指數亦見回落。 為防範基孔肯雅熱的傳播,食環署積極採取以下防控蚊患措施: 在各分區召開「跨部門地區滅蚊專責小組」特別會議,協調前線部門及各持份者加強滅蚊,根據指數或風險較高的地點,調配資源採取具針對性和持久性的防蚊滅蚊行動;加強巡查建築地盤及工地,以及私人住宅,對發現蚊子滋生的違規情況採取執法行動;聯同房屋署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等不同部門在公共地方、公共屋邨、公園等加強巡查,如發現蚊子滋生地,會即時採取行動;邀請房屋署及物業管理公司在屋邨及屋苑進行滅蚊運動,並鼓勵居民參與;聯同各區民政事務處,協助有蚊蟲滋生情況的地方如三無大廈進行防蚊滅蚊工作;已向物業管理及防治蟲鼠業界發信,提醒業界落實防治蚊患的措施,以及通過舉辦講座,向業界講解基孔肯雅熱的最新情況及防蚊資訊;持續加強公眾教育及宣傳,通過宣傳短片、海報及單張等途徑,提醒市民採取措施防治蚊患;及加強發布各區的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提高指數較高地區市民的防蚊意識。 此外,除食環署介紹有效的防治蚊患措施外,領展及香港建築業承建商聯會亦透過其投影片分享其防治蚊患的實戰經驗。與會者在會後將繼續推動其會員及員工做好防治蚊患措施,以及讓政府的宣傳教育資料在其場地展示。 來自不同界別(包括街市/持牌小販、物業管理、餐飲業、建造業、酒店業及營舍業等)的業界代表,在會議上介紹防蚊滅蚊工作,並表示會與其持份者分享有關資料。 防治蚊患要做得好,實有賴各界的持份者,包括公營和私營機構的防治蟲鼠從業人員、場地管理者及市民大眾的通力合作和積極參與。政府會繼續聯同各持份者及業界攜手合作,防範基孔肯雅熱。 是次會議由黃淑嫻主持,共有18個組織或機構參與,包括: (一)恆常參與的持份者:香港房屋協會、領展、民坊、香港物業服務聯盟、香港物業管理公司協會、香港物業服務公司協會、香港房屋經理學會、香港蟲害控制從業員協會、香港殺蟲業協會、港九新界販商社團聯合會、香港餐飲聯業協會、香港餐務管理協會、稻苗飲食專業學會、現代管理(飲食)專業協會、香港日本食品及料理業協會、香港建築業承建商聯會;以及(二)是次邀請的持份者:香港酒店業主聯會和中國香港營舍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