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一場沒有贏家的罷免局竟成「政權轉移」起點?

Wait 5 sec.

Newtalk新聞 726大罷免案結果,藍白一席未掉,一場沒有贏家的賽局。這場公民掀起的罷免戰本應該告一段落,回到制度與民意的原點。這一「原點」,卻變成對執政黨的全面清算起點。輿論群起追逼宮-逼迫黨主席閣揆黨鞭請辭負責,甚至打出「聯合政府」、「跨黨派組閣」的大旗,藍白得了便宜還賣乖,無視600多萬同意罷免的民意,幾個綠營內部失意政客,還順勢起舞,演得比藍白還投入,林右昌請辭黨秘書長,成為第一塊倒下的骨牌,第一個祭旗者,第二場823罷免賽,未戰已先敗。這場罷免的起點,不就是因為亂政的國會?從國會擴權侵權、杯葛預算、法案黑箱,到衝撞程序正義與違憲亂增亂刪凍預算,公民團體為反抗失控國會,才有這場大罷免的回應,不是嗎?如今罷免雖沒過,代表社會對於支持罷免機制未形成共識,不代表亂政的藍白無過,更不代表要回頭檢討一直處於被動、被欺壓的執政者。更荒謬的是那張「聯合政府」的假牌。台灣是準總統制國家,憲法白紙黑字寫明:總統直選、總統任命院長、行政獨立於國會。不需要國會多數信任,也從來沒有所謂「內閣制下的不信任投票」機制。現在卻有人企圖以不必修憲、不必國會提案,只要媒體輿論、網路社群聲量,就可違憲推動聯合內閣?!2024年的總統選舉,是白打了嗎?難道民選總統的正當性,還比不過國會席次多幾席?這不是民主改革,這是制度政變。以國會多數摧毀憲政制度,刪掉96%的預算,讓監察院關門;一路否決大法官提名人,讓憲法法庭名存實亡。這場風波,不該成為綠營自亂陣腳的藉口,而應是一次制度釐清的機會。罷免失利,執政黨是該檢討策略與節奏,但不是負起亂政的責任。真正該負責的,是那些把國會當武器、把程序當工具的在野政黨。說白了,這不是綠輸不起,而是藍白根本贏不起——所以只能靠輿論,把一場沒過的罷免,包裝成「政權轉移」的起點。別讓這齣走鐘戲再演下去。這是人民選出來的總統,不是輿論吵下來的、不是網路社群聲量堆積起來的總統,台灣的制度該由人民修,不該由民粹毀;人民選出在野多數,是為了監督為政者,不是讓多數的國會,摧毀民主、癱瘓政府運轉、阻礙國家進步,執政黨可以清醒清醒嗎?726一役,連作為罷團側翼都失能了,難道823 還要未戰先敗?難道還沒有到2028總統就換人當了?文/陳奕(評論員)延伸閱讀:游盈隆納悶「哪來的信心相信可罷掉藍委」 網嘆不像老K吹冷氣抄名冊罷免失敗「天發出怪聲」矢板明夫:我不相信選民認為這些立委合格斷言「大罷免已經結束」! 游盈隆:不必再寄望823第二波出現奇蹟罷免未過!徐重仁:執政黨不該只提口號、在野為反而反讓人更失望韓國瑜應召集三黨總召與卓揆協商 白委:執政黨放下身段傾聽民意726罷免25案全未過「中共滲透恐加劇」小笠原:國民黨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