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娟

Wait 5 sec.

20 Jul. 2025  文/MENG17岁时,娟娟是一个叛逆少女。她身材苗条,肩膀瘦削,像一个小男生,走路时踮着脚掌,一颠一颠,像是在跳跃似的。她有猫一样的眼睛,鼻尖微翘,总是一副慵懒的神态,颇有法式少女的浪荡不羁。她无视学校上课那套规则,数学经常挂科,作文语出惊人,脑洞大开,常把议论文写成小说,她上课读尼采叔本华,下课和全班最不起眼的女生一起玩,一股没来由的莫名自信,让人很难不注意到她。我第一次认识她还是在初中的书法兴趣班上,老师让大家自我介绍,娟娟自告奋勇,第一个站起来,说了一番令我印象深刻的自白:“我叫娟娟,从小语文老师都说我作文写得很好,但就是字不够漂亮。我来参加这个兴趣班就是想提高一下我的书法……”我惊讶于她的自信,等我看到她的字后,就更惊讶了。她的字非同寻常——字体狭长,笔画松散,更要命的是每一笔都是歪的,每个字都像她走路的样子,在跳跃,在散发着落拓不羁的性格。字与字之间彼此推搡、揶揄,有时候难分彼此,总的来说,我再也没有见到有人的字体是那样的“难看”(此处兼具看不懂和不好看之意)。大学里我俩还通信来着,那时候她的字依然没有长进,我得费很大劲去猜她在说什么,这说明书法兴趣课对她毫无用处。高中时候,娟娟成了我的同学,但那时我们不能算朋友,如我所说,她的朋友是班上默默无闻的一个女生,每次下课她都和那个女生走在一起,我觉得她俩的组合极其不搭。那个女生名字里有一个“静”字,名如其人,不爱说话,有些迟钝,娟娟总在“静”的边上踮着脚,摇头晃脑,笑意盈盈地聊着什么。我想不通她从这个朋友身上能获得什么,后来才知道年级大队长也是她朋友,不过她们装作彼此不熟,只在校外才会聊天。娟娟之所以和我有交集,是因为我们那时候都喜欢我们的语文老师L——一个三十岁的男老师,他长得一点也不帅,我们当年是被所谓的“才华”迷了眼。我俩的长项都是语文,而我又偏偏是语文课代表,娟娟对我,颇有三分不屑,一分醋意。我俩的交情仅限于偶尔经过时交换一两句“箴言”,就像武侠小说里蜻蜓点水,互相测试功力的较劲。每周末要写随笔,我把收上来的随笔本送到语文办公室。有时候,L老师偷懒,过了好久还没批好,娟娟就会找我吐槽:“他怎么还没批完,他到底有没有看我的随笔?”她偷偷溜进办公室,把自己的随笔本抽出来,放到最上面。为了引起L老师注意,她还会故意在随笔里写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内容,比如性。不过L并没有为之所动。娟娟也不是认真要勾引老师,事实上,她像一朵云,漂浮在半空,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周围人的反应和规矩,都无法左右她。有一次我周末去学校出黑板报,不知怎的碰见她也在。我愁不知道最大版面写什么才好,娟娟说:我来说,你来写。我“听写”完了一篇晦涩拗口的文章,洋洋洒洒,还提到了“康德的不可知论”——那时我压根不知道康德是谁。我越写越觉得不对劲,似乎她含沙射影地在骂语文老师呢!但是你又找不出证据,总之,我怀着有些狐疑的心情等到了周一。语文课上,L老师看着后方的黑板报,神色阴晴不定,在想笑和憋笑中反复横跳。下课,他对我说:“这篇文章是娟娟写的吧?”我被看穿,只好说:“是啊。”他问:“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我装傻:“不知道啊。”L点点头,意味深长看了我一眼,走开了。他竟然没有生气,也没有要求我擦掉,那篇“檄文”整整挂了一个月。我不禁怀疑,难道她是个天才? 可我气不过娟娟总是带着居高临下的姿态揶揄我,有一次我看见她又在和别人抬杠,我走过时扔下一句:“你这个人就是锋芒毕露。”没想到她听进去了。过了几天,她走过来对我说:“你说得很对,我要改。”后来她告诉我,她14岁的时候更叛逆,那时她父母离异,没人管她,她在网上交往了一个35岁的足球运动员,男人说等她18岁就带她远走高飞。他到海边来看她,俩人去旅馆开了一个房间。她敦促他去买一盒避孕套,男人出去了,很久才回来。她上前掰开他的手,发现里面是一盒口香糖。他说:“不行,你太小了。”后来他们分手了。男人说:“我怕你嫌我老。”娟娟说:“你都嫌我小了,我怎么能不嫌你老呢?”多年后她后知后觉,她当年遇到的不是坏人,她是幸运的。娟娟的一身文艺细菌无处散发,注定她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她高考志愿填了华师大哲学系,结果只考上了一所大专,反而是我,阴差阳错进了她的第一志愿。从此她对我大为改观,我们的关系在高中毕业后“不计前嫌”地热络了起来。她的大学专业是她完全没有兴趣的电子系,大部分时间她都用来谈恋爱和搞乐队了,毕业后她抛下了男友,义无反顾背上了吉他去北漂。在北京,她住过地下室,和乐队主唱谈过恋爱,后来又组建乐队,做经纪人,写小说,写剧本,过着特别适合她的生活。有很长一段时间,她和两个男孩合租,还养了一只猫,三个人都是文艺青年,都单纯得匪夷所思。有一次三个人搜遍全身只凑出20块钱,就把钱给其中一个男生,让他下楼买两份炒面。结果,那个男生却带回家两张DVD,说,反正也没钱了,不如看碟吧。娟娟就这么没心没肺地活着,直到她在凤凰传奇演唱会上被男友求婚。她不无遗憾地发朋友圈说:“文艺复兴就靠你们了,我先幸福去了。”再后来,她生了个孩子。我觉得娟娟和我很不同的地方在于,她是早熟的,而我是晚熟的,我俩可能在漫长时间线的某一个点上,才彼此对齐了。2019年,她和丈夫双双创业,丈夫代理展览演出,娟娟则在当编剧之余开了个民宿。然后疫情来了。娟娟顶着巨大压力稳住了丈夫崩溃的情绪,她关了民宿,卖掉了一套早年在北京买的老破小,同时也写完了最后一个电影剧本。那会儿,她来我家小住,我们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聊文学,聊创作。她一本正经对我说:“我有一个重大发现——原来我不是天才。”我哑然失笑,好像每一个创作者都有这样的时刻,发现自己天赋平平,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对于娟娟,脱下那一身傲气和倔强,着实是花了一番力气。“天才少女”终于落了地,在生活和创作的反复磋磨之下,娟娟的心态和从前完全不同了。去年,她举家搬到了惠州海边,她说不想内卷,只想好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她依然在创作,不过她不再幻想自己是rockstar,或是天才作家,她说现在她是为了自己创作,不求闻达于天下。她乐于拥抱新事物,一早就开始用AI做动画,做MV,甚至用AI写网络小说,编曲……玩得不亦乐乎。昨天,她发来了一个视频,她在阳台上,用一把智能吉他,弹唱着《Young And Beautiful》。我一直觉得娟娟还是音乐天赋最好,不但会作词作曲,而且她的嗓音也特别圆润、纯净,有穿透力。现在我俩的交流变得无比通畅,我们再也不需要绞尽脑汁去想一句厉害话来测试彼此,而是非常容易就领会并达成共识。她对我说起她最近的写作心得:写作是写情感,一定要写痛感。她还说:我发现自己骨子里是屌丝,所以痛感蛮多的。尽管一再“认怂”,但她依然无比自信乐观。她说:我们被内耗锁起了多年的能量,说明我们内在很强大,否则拿什么内耗?她总结:我们都是潜力股。我能想象她打下这行字时的表情,嘴角微翘,眼带笑意,同时她一定穿着皱巴巴的居家服,就像视频里那样,头发已经有些出油,刘海一绺一绺耷拉着。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她的身后是湛蓝的山与海。责任编辑:讷讷 征稿信息见@ONE一个工作室 置顶微博。编辑部官方微信:oneapp2020。定期发布问答收集,赠送书籍和周边礼物,欢迎读者添加。作者MENG @萌之刺刺公众号:MeRead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