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客写字的地方|血铅超标的调查通报,真有那么好?

Wait 5 sec.

一大片对血铅事件“调查通报”的赞赏,称内容事无巨细,全都说了。但我只能说一句,尚可。理由很简单,所谓“事无巨细”,其实只是对大家已经知道的“事”,细致化的承认了。比如导致血铅超标的原因,是后厨颜料,然后告知了颜料中的含铅量;再比如幼儿的检测结果前后不一,是前一个负责检测的单位数据有问题;问题查出来之后,将问责一批干部……可请问,在这份通报出来之前。CDT 档案卡标题:血铅超标的调查通报,真有那么好?作者:作者名发表日期:2025.7.21来源:微信公众号“剑客写字的地方”主题归类:甘肃天水幼儿园铅中毒事件CDS收藏:公民馆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比如在3天前,你难道不知道血铅是因为后厨使用“颜料给食物染色”造成?你难道不知道,市民因为在天水的检测数据不准,所以才带着孩子奔波到西安重新做检测?你难道不知道,除了孩子,还有老师因为同样的原因血铅超标?你难道不知道,如此重大的事件,必定要有一批当地领导承担责任?答案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大家早就心中有数,无法辩解的事。他们做的,只是将这些是事的细节,具体化了。比如颜料里的含铅量、颜料的价格;医院对多少数据进行了修改;疾控中心为何检测出来的结果和西安前后不一。可真正的关键,仍旧半遮半掩。至少我之前思考的几个问题,都没看见答案。更没看见人人夸赞的所谓的“从重处理”。比如通报说,天水第二人民医院早在5月1日,就修改隐瞒了两名幼儿的血铅检测结果。这可以说是相当严重的犯罪,因为正是这个“修改隐瞒”,导致了其他家长不设防,继而导致了7月份的暴雷,200多名幼儿血铅数值超标。可真正的问题却没说,“天水二院为何要这么做,吃饱了撑的吗?”官方定义是“职业操守和管理混乱”的问题。可事实上人们都清楚,职业操守再差,没利益也没必要去修改患者的检测报告。就算脑子突然抽筋,那也不会说正好修改了那两个血铅超标的幼儿的报告。再比如通报说两次检测的结果不一样时,还提到省疾控中心的检测人员对267份血液样本放置时间过长,使用时又没“摇晃”,沉淀导致了数据失真。这是新来的“实习生”吗?否则一份样本忘记摇晃均匀,总不能267份全都忘记摇晃均匀吧。而且说句实在话,对267份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时,全部保持“没摇晃”的状态,反而需要一点技术。就像那句老话,“次次考第一很难,次次考倒数第一,也没那么简单。”我完全看不出“不专业”的样子,相反,他们显得“相当专业”。并且,我也完全看不出“严肃处理”的摸样,毕竟全程都只是“操作流程不规范”,又没对数据进行作假。操作失误,可不算什么“大的违规”。当然,这次“调查通报”的结果之所以被网民点赞,也有它好的地方。虽然避开了关键疑问,但是他们把人给处理了。也就是说,他们给自己保留了一点面子,但同时也稍微给了群众一点交代。医院的院长、副院长,市委书记(一把手),还有卫健委主任、疾控局局长、区书记等27人追责问责。你也可以理解为“一锅端”了。这倒像是一回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上面那些未曾提到的问题,暴露的特性就是“根本不是几个普通领导能完成的操作”。你一个区长,凭什么让天水二院、省疾控中心做到这一步,显然不可能的。也就是说,他们大致上对所有和血铅问题有关的“关键领导”进行了追责,但是避开了透露基层执行时收到的指令是什么。对比现阶段其他城市的一些操作,甘肃这波“提级调查”确实更为优秀。如果能把那些“立案问责”改成“立案调查”,那群众对甘肃这次通报的打分,恐怕还得再上一层楼。说到底,还是参考对象太弱,一个能打的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