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违背常识的现象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按理说商超林立的大都市,想要吃点水果选择应该非常丰富;但事实上对于大城市打工人来说,曾经摆在街边唾手可得的国民水果,现在却很难在货架上见到了。走进超市、水果店、菜市场,什么阳光玫瑰、秘鲁蓝莓、金枕榴莲之类“洋气”的网红水果随处可见,但想找到一颗最最传统普通的青苹果、绿橘子、本土香蕉却很难。 一肚子疑惑的打工人纷纷上网吐槽“为什么找不到卖xx的了?”,把小时候常吃、但现在消失不见的水果们集体送上了热搜。人性面前,谁都很难逃过在“忘本”与“真香”之间的反复循环,以前被爸妈端到眼前都懒得吃的无聊“老派水果”,现在却被互联网集体缅怀,捧成了水果界的白月光。01今年夏天的白月光,没有一个是靠纯甜火的最近这场“消失水果缅怀大会”,被提名的水果种类非常多,有些是地域性较强的土特产,比如拐枣、灯笼果,属于出了产区就基本没人吃过的;但有些选手,确确实实是曾经的国民大热门,原以为是和土豆、芹菜一样永恒的存在,却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再也没见到过。青苹果、绿皮橘子、国产香蕉 、国产小樱桃,堪称这一波讨论里的“四大白月光”,它们曾经都足够常见,现在则被无数网友记挂↓苹果,被网友们亲切地誉为“水果界的馒头”,地位约等于“饮料界的白开水”,而且还是老式铝壶里烧出来的带水垢味儿的那种;它像是水果里的原味水果,因为太缺乏“果张力”而常常被大家嫌弃,但青苹果是特殊例外。这两年的常见的苹果品种,基本被红富士和阿克苏苹果两类占据,都追求个头大、表皮红,而且咬开最好得有冰糖心。冰糖心苹果确实脆甜好吃,但吃来吃去也还不过是原味PLUS,市面上的苹果们进化地越来越标准,让大家越来越怀念“有个性”的非原味苹果。而带着酸涩味的青苹果,就被许多人呼唤,大家怀念它偏硬的口感、厚厚的果皮、酸酸甜甜的味道、还有红苹果没有的独特清香。不少网友都说小时候经常吃,现在偶尔馋这一口,却很难找到哪里有卖了。绿皮橘子被怀念也是同样的道理,酸甜党不满足于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沙糖桔、沃柑、丑橘这类几乎没有酸味的柑橘;大家现在想吃点“有橘子味儿的橘子”。小时候吃的绿皮橘子,应该算是一款古早盲盒;欧气满满的时候可以拆到一个酸甜可口的报恩橘子,点背的时候就被酸出痛苦面具,然后趁人不注意,假装无事发生地递给旁边人一瓣;多少人在成长过程中“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沉痛一课,就是这瓣酸橘子启蒙的。@小羊咩吖对于绿皮橘子爱好者来说,酸本来就是橘子的重要风味,偶尔被酸到那么一下、并在心里打赌下颗还会不会这么酸的过程,才是吃橘子的乐趣所在。而一口下去眉毛都皱起来、牙都倒掉的“惊喜”体验,也已经不再好找了。相同境遇的还有国产薄皮小樱桃。小时候一到五六月份,透亮的洋红色就会准时出现在街边小摊小店,如今已被黑红硕大的车厘子取代;本土樱桃爱好者则认为,小樱桃虽然果肉不如车厘子饱满,但是口感更加软嫩、口味也更清爽有层次,还有网友评价“车厘子好像傻大个,只有国产小樱桃才是有灵魂的”。@谁能不爱肉丸子至于国产香蕉的消失,并没有上面几位选手程度严重,主要是从大型商超里撤退了出来。最近,许多网友们逛超市时突然发现,货架上的香蕉产地基本都是菲律宾、墨西哥、厄瓜多尔,“华南F4"出产的香蕉越来越少见了。北京的盒马鲜生某门店,在售的五款香蕉全部为进口;小象超市在售的六款香蕉里只有一款是广东产;京东七鲜售卖的五款也全部是进口香蕉。根据我们在商超常见的香蕉品牌@佳农水果介绍,菲律宾产的香蕉更软糯、厄瓜多尔的香蕉主打绿色有机、哥斯达黎加的香蕉口味最浓甜;而网友们的反馈虽然个人口味偏好不同,但也大多认为进口香蕉的品控更稳定、踩雷概率比较小。国产香蕉被怀念的原因,主要还在价格。以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7月18日的价格为例,进口香蕉每斤的均价高出国产香蕉将近一块钱,而这个差价传导至零售端还会进一步拉大。我们喜欢自诩“吗喽”的普通打工人,对香蕉的口味并没有挑剔到“非进口不吃”的程度,毕竟本来也就是个日常水果,但每斤要多付的两三块钱是实实在在的舍不得。总而言之,这些原本很寻常易得的水果,现在都在不同程度地退出这届都市打工人主流的购买渠道;不论是出于口味的偏好还是价格的考量,大家的选择确实被缩减了。02不仅是口味变迁,主要原因还是在经济效益所以它们以前都卖得好好的,为啥突然不流行了?这些水果的消失,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三类:首先是现在市面上的各种水果对“甜”的要求都在变得越来越极致。不只苹果把“冰糖心”快卷成了标配,电商平台热卖的沃柑、丑橘,也纷纷在商品图打上“超甜”、“爆甜”、“不甜包赔”、“比普通水果甜N倍”。甜,就是这些爆款水果最突出强调的卖点。在一个甜字上超级加码还不够,水果商家还发明了很多新词汇:比如无花果干脆直接叫“糖包子”,火晶柿子要宣传“流蜜”口感。商家卖力的吆喝也确实反映在了客观数据上,市面上许多种水果的甜度都在变得越来越高。80年代,西瓜普遍的甜度仅有8%左右,一般来说,西瓜的甜度达到10%-12%时吃起来就已经挺甜了,而这两年风靡起来的“黄西瓜”,根据@科普中国 介绍是日本在20年培育出的新品种金色罗皇,甜度最高可达到 20%。华妃吃的西瓜一定没有我们吃的甜普通菠萝甜度一般在8%-10%,现在占据各大商超C位的菲律宾黑钻凤梨,甜度可以达到16%。很多网友吐槽“水果越来越甜,却没有了水果原本的香味儿”,就和水果供应链上的果农与各级商贩,对于高甜度数值的追求有很大关系。比如全国连锁水果店百果园为管理水果品控自创了一套量化维度,把五花八门的水果统一按照“糖酸度、鲜度、脆度、细嫩度、香味、安全性”进行考量,然后分成招牌、A级、B级、C级4个等级。在这套标准里,糖酸度有很明确的检验方法,专业检测仪在果园地头几秒钟就能测出个明确数值出来;但香味就要复杂得多。某种风味好吃不好吃,是非常主观的体验,很难完全标准化地衡量“一颗水果香不香”;以大家的“白月光”青苹果为例,有研究发现澳洲青苹果的果皮,果肉和果心不同部位的香味组分及含量差异较大,能从果皮中共分离出的香气成分多达55种、果肉18种、果心30种。而香气更复杂的水果种类,比如草莓,光基础特征性香气就有300多种。所以不论是培育出香气更独特馥郁的品种,还是判断现有品种水果的香气是否够格,都是一件比”提高甜度”更简单方便的事情。越甜的水果,就是越容易受到商贩的青睐,更能评上高等级、卖个好价钱。青苹果们消失的第二个原因,是太过于“娇气”。取代它们的新主流品种,不仅更甜,而且更好运输、耐储存。青苹果和绿橘子的果皮质地都比较偏脆硬,运输过程中的磕磕碰碰会非常影响果皮卖相,甚至直接导致果子报废。不像丑橘,又厚又粗糙的果皮相当于自带保护缓震,运输起来方便得多。@小羊咩吖而且青苹果的最佳赏味期很短,放几周口感就会变得“面面的”,但红富士在贮存得当的情况下可以保持脆甜好几个月。本土小樱桃的“娇气”更无需多言,果皮薄嫩、果肉质地又软,基本经不起长途运输,很难走出原产地。果皮有韧性、果肉硬度更高的进口车厘子,借助先进的物流保鲜技术,从智利走海运到国内,可以保持一个月都不坏,在贮存运输方面的优势和本土小樱桃没法比。本土“老派水果”消失的第三个原因,则是输在没建立起稳定的供货渠道。对于大城市打工人们常光顾的大型商超、电商平台来说,保障货源的充足稳定是选品的基础,在此前提下才能再谈品质是否具有独特性。国产香蕉从这些渠道的“撤退”,就是因为无法保证全年不间断的供应。@脉动相比于菲律宾、泰国这些可以持续采收的热带国家,我国的香蕉产地受到气候制约,云南、广西冬天气温太低,广东、海南夏天又会受到台风影响,都不适宜香蕉生长。所以商超要想保证国产香蕉全年不断供,就得季节性更换产区,带来额外成本。不止香蕉,很多有特色的农副产品,都无法实现大批量的稳定供应,只能零零散散地给小商贩收购走,再辗转出现在路边摊或者个体小店里,很难出现在大超市货架上。03小时候常吃的水果不是消失了,而是涨价了不过在“寻找好吃的”这件事上,咱们有的是力气和手段,连锁商超里找不见的好吃的,那就全网找。大家对于这些水果的怀念追寻,也造出了一片新的电商市场。就像大家在普通果蔬店买不到小时候常吃的沙瓤西红柿,然后名字又洋气、价格又贵的普罗旺斯西红柿成为了炒鸡蛋的新宠一样;“消失”的水果们也在卷土重来,而且是以身价更高的方式。绿皮橘子是今年电商平台新的网红单品,小某书上涌现出了一批专卖绿橘子的商家,而且还打出了新的卖点:“孕妇水果”、“缓解孕反的神”。原本当缺点遮遮掩掩的酸味,现在反倒成了吸引客户的优势。3斤装中等果径的绿皮橘子,价格高一些的店铺能卖到50块左右,便宜一些的也在30块左右,比同平台的沃柑、耙耙柑卖得都贵。这些商家主页发的笔记里,“小时候的味道”也是高频宣传词,搭上怀旧滤镜,“过气”水果也能身价高涨——云南玉溪是这种青皮蜜橘的特早熟产地,就算凭借早上市的价格优势,这里往年的收购价格也普遍只有4元/公斤。从青皮蜜桔变成水果界“白月光”,现在一斤能卖上十几块钱。类似的,青苹果、国产香蕉、甚至本土樱桃的树苗,也都在网上热卖了起来;香蕉主打“树上自然熟”,客群是不喜欢吃硬邦邦的进口香蕉的朋友,平台上一搜都是销量几百万的爆款。这些卖“老派水果”的店家,有些就是果农本人,直接在平台上卖自家的果子;更多的还是大型水果集合店,在全国各地都有合作的果园,卖的就是产地直发。相比于连锁商超,电商卖水果没有那么大的贮存压力,可以有了订单再把果子从树上摘下来,然后当天快递发出,刚好弥补了这些品种不耐放的短板。当所有水果都在变成千篇一律的爆甜时,“小时候常吃的”、“有水果味儿”的水果凭借差异化优势胜出,毕竟“不包甜”才是自然物产本来该有的样子。三花猫单枪匹马灭光牧场老鼠,怀着孕也四处巡逻,还兼职牧羊,“这不是猫,这是草原第一巴图鲁”↓↓↓· 热 点 回 顾 ·一 周 热 点 回 顾2025 Vista看天下外 卖 大 战,没 有 赢 家冰 块 成 了 今 夏 的 高 价 网 红 单 品高 铁 F 座, 被 吹 成 飞 机 头 等 舱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