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产研配比1比0.5?

Wait 5 sec.

当一位硅谷专家抛出“AI时代产研配比1:0.5”的预言时,整个行业都震了一下:过去需要1个产品经理配5个工程师的团队,未来可能只需1人配半个“人机混合体”。AI正把写代码、画原型、跑测试这些重复劳动统统打包带走,留给人类的只剩20%的决策与创意。本文拆解这场效率革命如何重塑产品闭环——从30秒修Bug到1天跑完AB测试,看AI如何把“人海战术”变成“超脑单兵”。昨天偶然看到,美国某AI专家提到,将来的产研配比是1:0.5,这个太令人震撼了。我们要知道,当前的产研配比一般要到1:5左右,至少需要两到三个后端,一到两个前端,一个左右的测试。为什么AI时代能够如此进化?1.开发工程师的转变以前需要花时间在大量重复的工作上,比如写基础接口、调页面布局、查低级代码。有了AI后,代码生成,直接和AI说,基本可以生成80%可用的代码。Bug修复的话,直接把bug给AI,30秒给出修复方案。自动测试,AI补全单元测试和边界case。可以看到,AI把很多重复的工作给包了,剩下20%的工作才需要人的介入,效率一下子翻倍。2.产品经理的转变AI时代,产品经理同样可以提效,体现在大量重复的工作都交给了AI。比如画原型,用户调研需求整理,竞品分析,输出需求文档初稿,数据分析,提炼问题点。大量的基础工作给了AI后,产品经理更多的是二次把关和审核,再次提高文档的质量。避免拍脑袋以前如果没有数据,很难知道这个功能的好坏,有了AI后,可以让AI结合历史数据进行模拟,找到真正提升的路径和方法,智能AB测试,以前一个AB测试至少要一周,现在可以让AI实时监控,从一周变成一天,加快我们判断的时效。判断工时。以前开发说的工时,产品经理很难反驳,现在是不是可以让AI扫描开发代码,给出更准确的判断。开发完成上线前,让AI当做一个扫描仪,定时扫描代码,识别问题。上线后,AI智能数据分析。智能监控上线的各种数据维度,智能给出异常问题和解决对策。整个的决策效率一下子高了起来,相当于产品经理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决策大脑。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蔡锦海】,微信公众号:【锦海说】,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