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CDT报告汇》栏目收录和中国言论自由及其他人权问题相关的报告资讯。这些报告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机构调查、学术研究、媒体报道和网民汇集等等。也欢迎读者向我们推荐值得关注的报告。CDT 档案卡标题:【CDT报告汇】腾讯寻求移除反审查机构GreatFire旗下网站“自由微信”(外二篇)作者:中国数字时代发表日期:2025.7.21主题归类:CDT报告汇主题归类:防火墙主题归类:中国数字极权主题归类:民调CDS收藏:公民馆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中国数字时代本周推荐媒体:GreatFire.org 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中国反审查组织。其官方介绍为,“我们积极应对并挑战中国当局的审查制度。我们运营着多个创新项目,这些项目解决了审查机制的不同方面,其中许多项目不仅在中国有用,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用。我们的工作已被数百项学术研究引用,我们的数据经常被主要新闻报道引用。中国当局认识到我们工作的重要性,并试图以前所未有的网络攻击破坏我们的运营,但未成功。”一、反审查机构GreatFire经费遭删减后,腾讯寻求移除旗下网站“自由微信”近日,反审查机构GreatFire发布了一份声明,指出中国科技巨头腾讯公司正采取法律行动,要求GreatFire的托管服务提供商下架该机构旗下网站“自由微信”。声明截图据悉,“自由微信”是一个由GreatFire.org团队创立的、旨在对抗中共言论审查的网站。该网站于2016年上线,其主要功能是存档并重新发布来自微信官方账号的公开文章。GreatFire.org组织主要由美国政府等机构资助。据香港自由新闻报道,腾讯此次施压正值该组织资助遭到美国官方删减之际。声明指出,腾讯的法律代表、网络安全公司Group-IB于6月12日向FreeWeChat的托管服务提供商提交了一份下架投诉,指控该网站侵犯了腾讯的商标和版权。然而,GreatFire对这些指控表示了强烈反对。该组织发表声明称:“他们引述了我们域名中使用‘WeChat’一词,尽管FreeWeChat既没有使用微信的标志,也没有声称与微信有任何关联,更没有分发任何修改过的微信软件。这一说法明显站不住脚,但其意图显而易见:打压一个(捍卫言论自由的)看门狗。”该组织强调,腾讯此举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压制对其内容审查行为的监督和曝光。然而,不幸的是,目前一家托管服务提供商已经遵从了腾讯的要求,移除了FreeWeChat网站的一个“实例”。GreatFire组织对此表示,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迹象,表明即使是站不住脚的法律威胁,也能让公共利益平台噤声。”声明指出,这一事件凸显了中国科技公司在海外施加影响力,以压制对其国内审查制度的批评和揭露的能力。GreatFire表示,他们保存的404内容“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窗口,让他们得以了解那些原本会被抹去的对话”。GreatFire还指出了该网站的重要性,“在过去三个月里,该网站的独立访客超过17.5万人次,它为寻求微信所有者腾讯压制话题透明度的研究人员、记者和中国公民提供了服务。”最后,作为回应,该组织表示:“这不是我们的第一场战斗,也不会是最后一场……在我们的用户和伙伴的支持下,我们将继续揭露审查制度,无论其企业和国家赞助商如何努力试图将其关闭。”二、网安公司Lookout:中国当局利用恶意软件大规模窃取手机数据7月16日,网络安全公司Lookout发布了一份报告,披露了一款名为“Massistant”的安卓手机取证应用程序。中国警方大规模使用该程序从被扣押的手机中提取数据,包括从聊天应用中获取短信、图片、定位记录、音频、联系人等各种信息。报告截图据悉,该数据窃取的程序由中国科技巨头厦门美亚柏科开发。稍早,该公司曾推出取证工具“MFSocket”。网安公司Lookout指出,“Massistant”是其升级版本。报告还明确指出,“这些程序需要物理接触设备才能安装,并且未通过Google Play商店分发。”这类取证工具的典型用途是“被执法人员用来从海关官员、地方或省级边境检查站或被执法人员拦下时没收的设备中收集敏感数据。”报告指出,“Massistant”能够获取设备上极其广泛的个人信息,包括GPS定位数据、短信、图像、音频、联系人以及手机服务。Lookout在报告中详细描述了其运作方式:“当启动时,系统会提示用户批准一系列权限请求,以访问设备的GPS定位数据、短信、图像、音频、联系人以及电话服务。不需要其他交互;如果用户尝试退出应用程序,他们会收到一条通知,告知应用程序处于‘获取数据’模式,退出会导致某些错误。”“Massistant”还引入了多项新功能,进一步强化了其数据窃取能力。“Massistant引入了辅助功能服务的使用,以自动授予某些权限并绕过受损设备上的设备安全提示。”此外,最新版本v. 8.5.7“还引入了通过WiFi使用Android调试桥连接到被扣押设备以及向设备下载额外文件的能力。”该工具目前还发展到了对第三方消息应用进行监控,包括Telegram、Signal和Letstalk等应用的数据。Lookout还特别提及了该应用的背后公司美亚柏科。报告称该公司在中国数字取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高达40%左右。并且该公司的业务不仅仅停留在中国,还扩展到了国际市场。美亚柏科与多个国家的执法机构合作,提供监控软硬件并负责相关培训。比如,该公司曾向俄罗斯军方出售取证和移动监控产品,并受中国公安部指示,为“一带一路”倡议相关国家的代表提供数字取证调查培训。据悉,美亚柏科在2021年被美国政府制裁,原因在于其向中国政府提供技术产品以窃取用户信息。最后,Lookout强调,这一发现对所有前往中国大陆的旅行者构成了潜在风险。报告警告:“前往中国大陆和在中国大陆境内的旅行,游客、商务旅行者和相关人员的机密移动数据可能被作为国家警方合法拦截行动的一部分而被获取。”三、皮尤研究中心最新民调:国际社会对华看法转好,经济影响力受关注7月15日,知名民调公司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最新全球民调。结果发现,虽然2025年国际社会对中国看法整体上仍然负面,但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许多国家对中国的态度首次出现好转,尤其是在经济影响力方面。民调报告截图据悉,这项调查于2025年1月8日至4月26日期间进行,涵盖了全球25个国家的30,000多名受访者。调查指出,在25个受访国家中,“15个国家对中国的看法有所改善,这也是自2020年以来,许多国家首次对华态度转为更积极。”报告表示,这标志着自疫情导致部分地区对华看法跌至近二十年历史低点或接近历史低点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态度迎来了转折点。然而,尽管出现这些积极变化,整体而言国际社会对中国及其领导人的看法仍普遍偏向负面。调查显示,“在25个受访国家中,36%的成年人对中国持好感,而54%的人则持负面看法。”对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5%的受访者对他抱有信心,而66%的人则对他‘几乎没有信心’或‘完全没有信心’。”造成这一转变的重要原因是对中国经济实力认知的变化。报告指出,“现在,全球更多人认为中国是世界领先的经济大国,这与我们在2023年上次调查时的情况截然不同。”具体而言,“在受访的国家中,41%的成年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约有39%的人认为美国才是。”这一转变尤其引人注目,因为“两年前,相信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体的人数远多于相信中国的人数。”然而,“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几乎所有受访国家的人民都优先考虑与美国而非中国建立牢固的经济关系。”只有印尼、南非、澳洲和墨西哥优先选择中国。报告以墨西哥为例,在特朗普第二次当选美国总统之后,“45%的受访者表示,墨西哥与中国建立牢固经济关系比与美国更重要,这比2019年的37%和2015年的15%大幅上升”,然而目前为止该国仍有44%的受访者把美国当成第一选项。调查还深入探讨了中等收入国家对中国的看法,结果发现这些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更为积极。“中国及其国家主席在中等收入国家的得分远高于16个高收入国家。”例如,“在我们调查的几乎所有中等收入国家中(阿根廷和印度除外),约有一半或更多的成年人认为来自中国的投资对他们的国家有利。”自2019年以来,持此观点的比例在土耳其(增加20个百分点)、印度尼西亚(增加18个百分点)、肯尼亚(增加11个百分点)和印度(增加9个百分点)大幅增加,但在尼日利亚有所下降(减少18个百分点)。然而,中等收入国家也存在对华关系的担忧。报告指出,“许多受访中等收入国家的人民表示,他们的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存在严重问题。”其中最普遍的担忧是债务问题:“所有九个国家的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其国家对中国的债务规模问题‘有些严重’。”最后,关于盟友和威胁的看法,报告发现“中国在任何一个受访中等收入国家中均未被视为最大威胁。”相比之下,“美国则是在阿根廷、巴西、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南非最常被提及的威胁。”然而,在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中,美国仍是最常被提及的盟友,而“南非和印度尼西亚都将中国列为他们国家的头号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