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此存照】《焦作》改名《漂泊》,“理想的巨人打不过脚踩钱的侏儒”

Wait 5 sec.

2025年6月,一首名为《莫愁乡》的说唱歌曲在中文网络上一鸣惊人、迅速蹿红,短时间内在各大平台播放量破千万。其创作者名为“亚细亚旷世奇才”,真名叫赵子彧,年仅18岁,来自吉林长春,MV拍摄地为四川成都(虽被网民称为“新人”,但已有多部作品面世,属于厚积薄发)。许多网民认为,《莫愁乡》是一首歌词深刻、贴近大众、打动人心的作品。其旋律轻松欢快,歌词却沉痛悲凉,传递出漂泊者的无奈,以及对亲人(姥姥)的深切思念。此后,“亚细亚旷世奇才”接连发布另一首作品《焦作》,该歌曲再度被一些网民评为佳作,展现出更强烈的人文关怀视角,充满着对底层民众的悲悯气息,讲述了一位来自河南焦作的中年农民工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与家庭困境。歌曲中的一些歌词如“我理想的巨人打不过脚踩钱的侏儒”、“苦难并没有成就我,半死不活我累了”、“哪怕都建了大半辈子楼,可没有一间属于自己”引发网民的强烈共鸣。但相较之下,《焦作》的流行度远不及前一作《莫愁乡》。7月20日,网传“亚细亚旷世奇才”被河南焦作当地有关部门要求修改歌词和歌名。之后,其本人在B站发布了一封亲笔签字画押的手写道歉信,证实了这一说法。在网易平台上,他还写道:“对不起,大家……真的对不起,之前的词有纰漏,现在联合优化了……”道歉信字迹并不清晰,CDT编辑大致还原如下:今年x月x日,我发布了歌曲《焦作》。在歌曲制作中,歌词所涉及的人物与情节皆为虚构,不是源自焦作市的真实故事,内容不当给焦作的城市形象与市民情感造成了负面影响和伤害。对此深表歉意!我申请对歌曲不当部分进行修改、下架,愿意配合焦作方面共同做好消除影响的工作。目前,经CDT编辑查证,在B站、网易云音乐两大平台上,歌曲《焦作》已经被改名为《漂泊》,其中的8句歌词也遭到了修改(主要涉及到地名和粗话)。CDT 档案卡标题:【立此存照】《焦作》改名《漂泊》,“理想的巨人打不过脚踩钱的侏儒”作者:中国数字时代发表日期:2025.7.24来源:B站、网易云主题归类:亚细亚旷世奇才CDS收藏:公民馆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焦作》歌词:外地佬骂他们都是骗子 (改为:不知道该拿什么去坚持)早就一无所有还有谁会在乎面子大雨把身上的穷酸味儿给冲干净吧至少别让他们看到我不敢靠近呢他的老板来自金华 (改为:他的老板居高临下)肚子大两个下巴顶两颗金牙欠了他三年的工资跑去新疆 (改为:欠了他三年的工资欲盖弥彰)留下了烂尾楼和穷乡僻壤难捱他说日子一点都不好过家里老的小的全都等到他来养活睁眼闭眼都是钱被逼得焦头烂额嫌他穷挫瓜怂婆娘跟到别个跑了咋个都留不住她哪儿还有脸皮他还得顾家河南一座小城名字叫做焦作 (改为:某个山脚下的某条河的角落)既是生养他的家也是困住他的枷锁他就是个民工牙都咬碎了也抬不起头是死活都没关系的那种就好比雨打在你身上能有多疼他不怕累吃点苦就是怕没活儿娃得要上学还得打两份工请工友吃饭硬着头皮掏了掏兜十块五块就是尼玛见不到红 (改为:十块五块叮咣乱响见不到红)没咽气就拼到底吧人头落地不过也就碗大的疤无论老的小的都一样的喜欢教我做事逼着我把脑袋给低下有钱我的家乡就是片净土没得文化没钱自然搞得满身泥巴他讲不清楚鼻涕一把泪一把急到他一见到人就瞎去比划要如何才能逃出脚下这片沼泽命运像把利刃把我的灵魂分割告诉我丑小鸭要怎么能变成天鹅所以呢所以呢童话都是骗人的河南冬天出奇的冷 (改为:刻板的冬天出奇的冷)他常在河边走不穿鞋上了冰连自己都看不清哪怕都建了大半辈子楼夏三伏冬三九都不停歇可没有一间属于自己开玩笑嘛啷个玩不起咋说故意欺负她都莫得目的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压得他们父女俩都莫得法呼吸她的老汉儿懂个锤子叫抑郁满城的瞎跑又要花光他积蓄看着她愈发的沉默麻的像机器耳朵塞得越紧声音听得越清晰叫天不应这生活也是够要命嘞打满补丁也不舍得换新的盲目地听不停地信因果可坏事做尽的咋不遭报应嘞忙活了大半辈子把他教会了这鸡窝压根就飞不出去金凤凰如同虎豹豺狼般疯抢人和畜生在本质上客观讲都一个样现实太饿吃掉我希望座座高楼像怪物把我给束缚住我理想的巨人打不过脚踩钱的侏儒他一挥手便能成就我也能把我给淹没我的死活没人在乎河南冬天出奇的冷 (改为:小地方的冬天出奇的冷)他常在河边走不穿鞋上了冰连自己都看不清哪怕都建了大半辈子楼夏三伏冬三九都不停歇可没有一间属于自己河南冬天出奇的冷 (改为:小地方的冬天出奇的冷)他常在河边走不穿鞋上了冰连自己都看不清苦难并没有成就我半死不活我累了我真的醉了可没有办法停下早在2025年6月19日,微信公众号“毒眸”的一篇报道《莫愁乡全网爆火背后,一个18岁的底层青年》就提到,《焦作》是“亚细亚旷世奇才”对于一部纪录片的观感:亚细亚旷世奇才的另一首热门歌曲《焦作》也收到了不少好评,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他本人并不来自于河南,这首歌也不是源自于他的真实生活经历,而是来自他看过的一部关于河南的纪录片。另有网民发现,焦作广播电台曾在另一部MV《工厂》(作者:“河南说唱之神”,本名张方钊,河南焦作人)下方评论称,该MV加深了人们对焦作对河南的刻板印象。这显示,当地宣传机构对“焦作负面问题”尤为敏感。大量网民对于河南焦作方面(道歉信中提及)向创作者施压、强制其改词改名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严重干涉了创作自由,反而真正损害了当地形象。还有网友指出,在改词改名之后,这首歌才真正成为了“神作”,作者只是完成了一半,剩下的由官方完成,至此已成艺术、亦成历史。以下为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网民评论:暗区的一粒尘土:刻板省漂泊市太美了,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XI西泽ZE:《焦作》改成《漂泊》,恰恰印证了“理想的巨人打不过脚踩钱的侏儒”。我是高黄帝:唉,至此已成艺术,不下场改变歌中的现状,反而下场捂嘴,真的唉。freedoms5678:它们在瑟瑟发抖,因为它们知道对农民做了什么。過去與未來瞬間:这下真的是“他一挥手便能成就我,也能把我给淹没”啊。也许是个仙人:石家庄被杀了这么多年都没吭声,这歌仅仅是歌名有焦作,内容并没有任何对焦作负面的意思,这不是普天下哪都有的苦命人吗?金华都没说啥,简直……艺术大成!Y君CODEYjk:难绷,经典批判艺术成断臂的维纳斯。被晒黑的非洲人:这就是焦作发展不起来的原因。AKwithabeam:“你怎么抹黑了”,“把客观发生的事实复述了一遍”。大胆吸收谨慎表达:改歌词终于完成了这首歌成为艺术的最后一环。萌叔丶灰灰:唱红不用审,唱民得画押。 真话的歌词不能唱,虚假的news随便放——这才是文艺创作的寒冬 ——来自转载MartianJacky:歌词改了之后所有故事完成了闭环,老板不一定来自哪里跑到哪里,但是总有老板来,总有老板跑。小地方不一定是焦作,冷的也不只是河南,如果声音太刺耳,也许只要戴上耳机就不吵闹了吧。一只小超白:三十年河北三十年河南,从石家庄开往焦作。该吃药了老弟:哈哈哈,我家没了,我能去哪漂泊呢?闹钟abc:生活中的苦难人就得开除家乡户籍,他们认为这是给家乡丢脸,明明他们天天都在努力干活。董晓飞1996:以前毛不易那首无名的人,忘了在哪里节目唱的时候,把“无名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敬你的沉默,和每一声怒吼”里的每一声怒吼,改成了“每一次追求”,也不知道啥情况。很困很累想放假:做出这个决策的真的是低级红,高级黑。未知道P_MiChiMichi:是因为这首歌骂的是自己所以急眼了吗?那你这不是不打自招了吗?你猜猜为什么飞不出金凤凰?粵港惡臭青年:焦作死了,只能漂泊。怀揣梦想的宇宙飞船:改名后再听,现实感更加浓厚了。修蛋幾勒:藝術家用創作回應現實,慶幸的是,現實也回應了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