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齐柏林飞艇

Wait 5 sec.

1975年5月,英国重金属乐队齐柏林飞艇成员在伦敦伯爵宫演出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让大量西方流行音乐得以进入中国,当时正值重金属音乐在欧美等国大行其道之时,所以很多中国乐迷都是从枪炮与玫瑰(Guns N' Roses)、金属乐队(Metallica)和邦·乔维(Bon Jovi)等这些乐队开始听摇滚乐的。但是,被誉为重金属乐队鼻祖的齐柏林飞艇(Led Zeppelin)却因为鼓手的意外离世而于1980年宣告解散,导致很多中国乐迷只闻其名未听其声。上世纪90年代,激光唱片(CD)正式取代了磁带和黑胶,成为流行音乐的主要媒介。一大批唱片公司把当年的黑胶专辑转录成精选CD,试图用这个方法再赚一笔。但齐柏林飞艇乐队却只出版过一盒包括4张CD的精选套装,价格昂贵,大部分囊中羞涩的年轻歌迷根本买不起。不但如此,这支乐队还拒绝其他唱片公司把他们的歌收录进各种摇滚拼盘里,导致齐柏林飞艇在新一代歌迷当中的知名度一直不高,和他们的历史地位不成正比。要知道,美国摇滚名人堂曾经把他们列为20世纪70年代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摇滚乐队,其地位和60年代的披头士旗鼓相当。还有一点严重影响了这支乐队在新一代歌迷中的声望,那就是乐队剩下的3名成员很少接受采访,也不愿意授权别人拍摄关于他们的纪录片,所以市面上一直缺乏关于这支乐队的影像资料。好在一位名叫伯纳德·麦克马洪(Bernard MacMahon)的爱尔兰纪录片制作人用自己拍摄的一部关于美国根源音乐的纪录片《美国史诗》(American Epic)打动了乐队成员的心,3人破天荒地一致同意出演由他担任导演的纪录片《成为齐柏林飞艇》(Becoming Led Zeppelin),新一代歌迷们终于可以在大屏幕上一睹这支乐队的风采了。更妙的是,美国IMAX院线同意放映这部纪录片,美国歌迷们可以在最佳的硬件条件下欣赏这支乐队传奇般的舞台演出实况,这绝对是一场令人难忘的视觉和听觉盛宴。这支乐队的历史必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说起。当时英国刚从二战的废墟中走出来,可谓百废待兴。于是,未受战争影响的美国成了当年那批英国青少年最向往的地方,尤其是来自美国的摇滚乐。第一批受美国音乐影响的年轻人当中诞生了披头士和滚石(The Rolling Stones)这两支传奇乐队,他们的成功促使更多的英国中学生拿起了电吉他,其中就包括一位名叫吉米·佩奇(Jimmy Page)的年轻人。他比披头士乐队的主唱约翰·列侬(John Lennon)小4岁,可以算是第一代英国摇滚乐手的学弟。这位学弟更喜欢风格硬朗的美国根源布鲁斯,于是他苦练吉他技艺,很快就成了当时英国唱片界最为炙手可热的伴奏乐手,业内称这样的人为棚虫。当时正值英国唱片工业的鼎盛时期,对棚虫的需求量非常大。佩奇是大家公认的英国最好的吉他手,找他的人络绎不绝。这期间他结识了同为棚虫的贝斯手约翰·保罗·琼斯(John Paul Jones),此人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从小就接受过很好的古典钢琴训练。虽然他后来迷上了贝斯,但钢琴一直没丢下,因为这个缘故,琼斯很快就学会了编曲,并为滚石乐队等很多大牌艺人提供过编曲服务。1965年,雏鸟乐队在伦敦,右二为杰夫·贝克(视觉中国 供图)1964年底,一支名为雏鸟(Yardbirds)的摇滚乐队找上门来,希望佩奇顶替离队的吉他手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但当时佩奇挣得非常多,不愿意丢掉棚虫这个铁饭碗,便把自己的另一位好朋友杰夫·贝克(Jeff Beck)介绍给了对方。一年之后,雏鸟乐队的贝斯手在巡演途中突发急病,佩奇上去顶了几场,之后贝克又生病了,佩奇便又改弹主音吉他。等贝克病好之后,乐队决定试试双主音吉他的配置,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而佩奇也终于厌倦了为人做嫁衣的棚虫生涯,决定正式加入雏鸟乐队,成了一名抛头露面的摇滚乐手。雏鸟乐队的音乐风格偏向美国黑人的节奏布鲁斯,现场演出极具爆炸性。但这种演出方式很累人,贝克先扛不住了,主动离开了乐队。另外两位成员后来也扛不住了,决定改唱民谣。只有佩奇依然坚持原来的硬朗风格,于是乐队经纪人彼得·格兰特(Peter Grant)决定围绕佩奇组建一支全新的雏鸟乐队。佩奇的一位朋友推荐了另外一支小乐队的主唱罗伯特·普兰特(Robert Plant),此人比佩奇小4岁,嗓音婉转高亢,极具表现力,再加上他相貌英俊,一头金色卷发极为醒目,活像一头在舞台上蹦蹦跳跳的狮子。佩奇去看了一场普兰特的演出,当即决定把他招致麾下。普兰特又拉来了自己乐队的鼓手约翰·伯纳姆(John Bonham),佩奇则把自己早年间认识的棚虫琼斯招募了过来,4人组成了一支新的雏鸟乐队。后来为了避嫌,乐队干脆换了一个名字,改称自己为铅气球(Lead Balloon),颇有自嘲的意味。最后还是经纪人格兰特觉得这个名字不够酷,将其改成了意思类似的齐柏林飞艇。《成为齐柏林飞艇》剧照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这支乐队完全是经纪公司生造出来的,很像是后来的男孩偶像乐团。不同的是,后来那些男孩乐团首先是因为长得好看被选中,然后再由唱片公司出钱培训,但齐柏林飞艇的这4位小伙子在组团之前便已经是各个位置上的顶尖高手了,这支乐队可以说是由4位冠军组成的超级组合。乐队的核心人物无疑是佩奇,他是当时英国摇滚圈子里公认的吉他第一人,在乐队里主要负责作曲,后来被著名的《滚石》(Rolling Stone)杂志评为有史以来第三好的摇滚吉他手。普兰特是二号人物,他是个天生的摇滚主唱,舞台风格极其张扬,无数摇滚榜单都曾经把他列为最佳摇滚主唱的前10名。琼斯则是当年英国摇滚圈公认的最佳编曲,他经常在演唱会上同时演奏贝斯和键盘,是这支乐队在音乐方面的基石。鼓手伯纳姆是个自学成才的天才,此人没啥其他爱好,一心只想着把鼓打好。《滚石》杂志曾经在2016年列出的一份摇滚鼓手榜单中将他评为历史第一。通常情况下,4个顶尖高手聚在一起很容易闹矛盾,这也是很多著名摇滚乐队过早解散的主要原因。但齐柏林飞艇非常不同,因为琼斯和伯纳姆都是性格极其内向的人,从来不愿出头,而佩奇和普兰特因为一个负责作曲,另一个负责写词,两人的角色互补,也很难产生矛盾。于是,这4个音乐天才私底下的关系非常好,这在摇滚乐的世界里几乎是独一份的存在。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这就是乐队的经纪人格兰特。此人被公认为是摇滚乐历史上最奸诈,同时也是最护犊子的乐队经纪人,唱片公司休想从他这里赚到任何便宜。正是在他的策划之下,著名的大西洋唱片公司(Atlantic)在没有听到任何一首小样的情况下便和乐队签下了一纸合约,公司不但预先付给乐队14.3万美元的签约费(约合现在的130万美元),而且还答应绝不以任何方式干涉乐队的创作,格兰特甚至要求唱片公司的人连录音棚都不准进!《成为齐柏林飞艇》剧照最后这一条非常重要,因为乐队的4名成员都非常喜欢当时正在美国西海岸流行起来的迷幻摇滚乐。这种音乐非常重视现场演出,乐手经常在舞台上进行长时间的即兴独奏,根本不理会流行音乐的各种约定俗成的范式。他们甚至拒绝出版单曲唱片,而是全部以专辑的形式出版自己的作品,这一点也违反了当时的流行音乐行业惯例。齐柏林飞艇1969年出版的第一张同名专辑和同年出版的第二张专辑《II》1969年1月,乐队的第一张同名专辑出版,最高只排到了公告牌流行音乐专辑榜的第10名。但他们于当年年底出版的第二张专辑很快就登上了排行榜的冠军宝座,此后的6张专辑也都成了冠军,这个成绩大概只有披头士乐队可以媲美。而这支乐队也凭借这8张唱片成为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摇滚乐队之一,总销量仅次于披头士乐队和老鹰乐队(Eagles)。不过,比这些经典专辑更为出色的是他们的现场表演。纪录片中收录了几段此前从未出版过的现场演出录像,绝对会让看的人心跳加速,血脉偾张。佩奇的吉他音色极其华丽,甚至可以说有些嚣张,再配上伯纳姆力道十足的鼓点和普兰特如同鬼魅般的舞台表演,整体效果比后来的重金属还要硬核很多。难怪乐评人们普遍认为这支乐队是摇滚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摇滚乐就从披头士时代那种讲究旋律与和声的轻摇滚风格转变成强调力度和舞台张力的重摇滚时代。1975年5月,吉米·佩奇在伦敦伯爵宫的干冰舞台上表演用小提琴的琴弓弹奏一把电吉他可惜的是,鼓手伯纳姆于1980年死于饮酒过量导致的呕吐物窒息,死时年仅32岁。得知消息后,其他3人迅速做出了解散乐队的决定,因为他们再也找不出能够和伯纳姆比肩的鼓手了,而他们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不完美。如此决绝的态度,在当今这个商业至上的互联网时代更是显得难能可贵。我们必须感谢在那个遥远的20世纪70年代曾经出现过这样一支独特的乐队,为我们留下了8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精彩唱片。还没有听过他们的人赶紧去补课吧,你们会意识到摇滚乐还有这样一种可能性。点击订阅⬇️⬇️⬇️《爱乐》2025年第9期「拜罗伊特正处于被重新定义的时刻」华彩|拜罗伊特正处于被重新定义的时刻——独家专访拜罗伊特音乐节艺术总监卡特琳娜·瓦格纳变奏|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彻底实现自我放逐——独家对话拜罗伊特音乐节2022版导演罗兰·施瓦布再现|黑暗王国的无终旋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爱、死亡与救赎幕间|拜罗伊特·特别菜谱行板|《唐豪瑟》与《帕西法尔》——从爱的纠缠到爱的救赎独白|Wagner专栏|袁乐——两位音乐先驱的唏嘘人生专栏|静默——透过千年旋律背后的繁复——格列高利圣咏诗如何分类的?安可|莱比锡,一个音乐的童话点击订阅⬇️⬇️⬇️《爱乐》2025全年纸刊 平台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2OfT5P1k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