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代班的小云。中午吃饭,张富贵坐下第一句话:“我看我这碗里全是预制菜。”这话一出,大家都开始吐槽西贝。有说贵的,有说难吃的,为数不多的好评来自小云本人:如果西贝出一个预制番茄料理包,我会买。听了感觉命真苦。罗永浩和西贝干架三天,总结下来,大概是西贝和咱普通人对预制菜的定义不太一样。CDT 档案卡标题:“反对预制菜”,究竟在反对什么?作者:游云发表日期:2025.9.15来源:微信公众号“新闻哥”主题归类:预制菜CDS收藏:公民馆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咱觉得,冻品从冰箱里拿出来,微波炉叮一下就能吃,这难道还不算预制吗。但西贝反而觉得,这是正常的好菜好饭。西贝的借口挺多,其中有些也挺反直觉,比如说冷冻的蔬菜和肉类,可能比新鲜的还有营养价值。一岁的宝宝,吃两岁的西兰花,一岁半的羊腿,你还跟我谈营养价值?我去搜了搜,还真没想到,很多营养科普博主都说,没错。对蔬菜来说,冷冻能帮助储存维生素C,营养流失的速度比常温存放更慢。而肉类,屠宰以后快速分解分装冰冻,再冷链运输,才是防止变质的最佳方法。那些现杀的热鲜肉,运输的时候可能就细菌繁殖了。好吧,仔细想想,其实也很合理。预制工艺本来就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什么速冻锁鲜、气调保险、自动化灌装……都是为了能保证食物进嘴的那一刻,是最新鲜的状态。这点没得喷。但问题在于,预制不要命,要命的是你西贝坚称自己的菜都是现场做的啊。上周五直播的时候,西贝可骄傲了,说开放后厨,给全国的网友记者都来参观。卯足了劲想赢得网友的声援,打个翻身仗。结果大家一看,灶台是电磁的,刀是用剪刀的,鸡汤是没有鸡的,厨师是带着手串的。漏勺还能哐哐捞下水道。并且冷柜里,放的可不只有冷冻的蔬菜和肉。还有莜面、肉夹馍、馕饼……连面食都要预制。鸡鸭牛羊猪,看了都要捂着屁股跑。大米小麦,看了也想多吸点农药自杀。西贝要营销现做,其实就是在把大家对“现炒”的执念当韭菜来割。咱中国人吃饭,除了营养,还要讲求一个锅气。热炒的,和微波炉加热的,那能一样吗。就算是自己家里炒了盘宫保鸡丁,放几天再热热,和刚出锅就吃的口感真比不了一点。老罗也说,要吃平民级别的锅气热炒。西贝当然心知肚明,否则也不会往这个方向营销。而且现切现做,是有溢价的。但一边声称明厨亮灶,一边用着冻品,真有点太搞笑了。除了顾客是现宰的,其余都是预制的。西贝不承认,他们说,我们不叫预制。要是严格照相关部门对预制菜的定义,西贝确实能咬文嚼字。根据这个定义,中央厨房不是预制菜。经过洗净、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的未烹饪净菜,也不是预制菜,而是食用农产品。所以啊,西贝才有底气那么自信。他们觉得,书上说不是,那就不是,你们顾客要觉得是,就等于没读过书。但我是来吃饭的,不是来做阅读理解的。顾客对食物就三个要求,安全、口感、营养,你们后厨那些比我外甥女年纪都大的食材,瞅着哪个都难全部满足。还卖得那么贵。把阅读理解玩明白的另有其人——西贝员工。短短一句话,把西贝费劲心思装好的松弛砸了个大半。今天一上午,西贝又多了好几条热搜。又是说停止开放后厨参观的,又是发第二封致歉信的。又是“华与华”公司被嘲笑领了西贝6000万公关费,结果前线贾老板还在冲锋呢,后方他们就率先对罗永浩投降了。这就是你华子的兵法?说句公道话,我要是西贝公关和华与华,面对这样一位老板,再多钱也不中用。贾老板绝对想不到,他上蹿下跳好几天,反而帮助老乡鸡和萨莉亚的口碑直线上升。老乡鸡是明确公开了预制和非预制的菜品占比。萨莉亚则是因为人家真的便宜,而且对预制从没藏着掖着。虽然一度被吐槽后厨连一把刀都没有,餐厅本质是个大微波炉。但一个菜不到20,还要什么自行车。西贝那封致歉信我也看了,说要把中央厨房加工的菜品,转移到门店加工,向胖东来学习。等等,你们谁向谁学习还指不定呢。还有网友说,要让西贝去当上海中小学AB餐的供应商,用魔法打败魔法。上学吃这种菜,周末想改善伙食吃点西贝,结果又被西贝背刺。可怜的小朋友们。最后,关于餐饮安全,还想聊点有的没的。刷到好多评论说,把所有餐厅都做成透明后厨,所有食客一起监督,有用不?我想说,就算透明后厨,咱不混餐饮业的普通人也看不出来名堂啊。看到厨师拿出来一块羊排,但谁知道这羊排到底从何而来、放了几天?2021年的时候,就有地方推行了一条“阳光厨房”举措,要求外卖餐饮商家在平台页面视频直播后厨。结果,脏乱差依旧脏乱差,幽灵外卖还是幽灵外卖。预制,可能只是整个餐饮业问题的很小一部分。就在网上吵的这几天,《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经通过审查,马上就要进入公开意见征集阶段了。我相信,科学靠谱法律保障的预制菜标准制定出来,且严格执行。即使是曾经让所有家长抵制的“预制菜进校园”,都不会再遇到多少阻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罗永浩和贾国龙鸡同鸭讲,西贝和网友对预制菜的理解都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