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轻人下班后扎堆去夜校学咖啡拉花,当0基础体验课成为周末最热门的娱乐方式,一个不得不承认的趋势是:这个世界已经被年轻人盘成了一个巨大的兴趣班。 沉迷于随地大小玩的年轻人,已经不拘泥于在家和课堂上施展拳脚,而是不断拓展自己的兴趣地图。前有沪漂戴着耳机在广场跳silent disco,后有北漂把朝阳公园开发成露天社区在线“学艺”。最近,更会玩的一批年轻人发现,在线下,星巴克才是最隐秘的兴趣福地。 图源:Johnson.Z相比于前两年推开门就是浓浓的商务气息,这两年星巴克的“班味”明显淡了许多。虽然一进门大家看上去还是很忙的样子,但仔细一看,做手账的、玩钩针的、写毛笔字的……忙的都是自己的兴趣爱好。 星巴克到底有什么魔力?年轻人说不清楚,只知道“往那一坐,气氛就立马balance了”。 “这里不像图书馆那么拘谨,玩累了吃点东西会被前后左右的人用眼神各打五十大板;也不会像家里那么松弛,上一秒踌躇满志,下一秒就原地躺平。无论是店里的爵士乐背景音,还是恰到好处的灯光、咖啡香气,都能让人迅速松弛下来。” 图源:YOMOUCHAN于是,年轻人不再把星巴克单纯定义为精英白领的WeWork,而是逐渐把星巴克开发成城市里的“兴趣驿站”。“工作时去星巴克谈事,下班了去星巴克找趣,能在星巴克把目标从追求KPI转换成追求me time的人,才算是真正懂生活。”星巴克成了这届年轻人的兴趣搭子?第一批把星巴克当兴趣班的年轻人,是被氛围感收编的。对手账爱好者小苏来说,每周末去星巴克写一下午周记,已经成了她的手账routine。“很多人觉得独处就是宅家,但我独处的方式是把自己扔进人群里。在家心里静不下来,去图书馆又太过拘谨,但去家楼下的星巴克就刚刚好。”“手账er本来就爱把星巴克当成天然素材库,甜品三明治的标签永远浅浅粘在包装上特别好撕,节日限定的杯套更是做junk journal的天选素材。不仅如此,星巴克还会时不时搞一些编织、玩扭扭棒的手工活动,成年人也有自己的线下淘气堡。”图源:Diary_今天美式00后西西最开始入坑星门,是因为喜欢打卡星巴克频繁上线的新品,“今年夏天先是被斑斓拿铁硬控,后又被蓝莓气泡拿铁拿捏。夏天外带太热,有时就在星巴克边喝咖啡边吹空调,多了很多无所事事的gap hour。”“一开始带上switch打打塞尔达,后来约朋友来店里联机玩胡闹厨房,没想到现在变成了约会的游戏据点。在家里打游戏眼睛一闭一睁就晚上了,而星巴克自带防沉迷系统,一杯咖啡喝完了你就知道时间差不多了,该回家吃饭了。”把星巴克爆改成兴趣据点的年轻人待久了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星巴克玩得风生水起。图源:日光岩“有人拿出本子以为要学习,结果是在拿彩笔画速写,有人拿出笔记本看似要办公,结果支好电脑后,从兜里掏出一卷毛线开始钩织,电脑纯粹是为了放电视剧。”在星巴克,只要敢玩会玩,每个人都能在这找到自己的舒适圈。户外人和毛孩子家长也盯上了星巴克如果说在星巴克门店的室内空间找松弛,是对星巴克第三空间开发的第一步,那么一些户外人和宠物爱好者,则将星巴克的第三空间,解锁出了更多有趣的玩法。跑步爱好者小王的心得体会是:“如果说晚上跑步的阻碍是烧烤摊,那么白天跑步难防的就是星巴克。夏天跑步,能早起是第一关,第二关就是气温太高,每次跑到路口都会开始思考——是左转再跑3公里,还是去星巴克来杯冰美式?最后的解法是每天早上把星巴克作为晨跑起点,喝一杯咖啡唤醒后再跑,直接神清气爽。”图源:Mini小老师另一个最爱把星巴克当兴趣据点的群体,是骑行爱好者。在北京首钢园内的星巴克门店,每到周末经常会有一些骑行团把这里当成活动接头点,“大家的骑行routine是出发前在星巴克等朋友,顺便来个三明治垫垫肚子,吃完了接杯冰水放在车上做水源储备,然后猛猛骑行。”上海徐汇滨江的星巴克门店也是如此,“环滨江骑行一圈,再回到店里买杯冷萃、美式,跟骑友聊聊天、合个影,才算是周末运动的完美闭环。”图源:小胖想喝可乐对家里有宠物的人而言,星巴克早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遛宠据点,“好多商圈门店宠物友好普及率没那么高,但星巴克不但有宠物坐席区、牵引绳挂钩,还能在店里免费领取提供给宠物的爪布奇诺奶油和干净的饮用水。”图源:超级点点据经常去徐汇滨江的年轻人说:“全上海最时髦的宠物咖啡店,或许是徐汇滨江旁边的这家星巴克。因为门店500米左右有一个全天免费的宠物公园,所以一到周末,全上海的潮男潮女,带着自家的潮猫潮狗聚集于此,许多宠物穿着各式各样的小裙子、小西服,有的还会戴眼镜,扎小辫子,宛若宠物版的安福路。”平时不少年轻人在店里买完咖啡,也会给自家宠物来份爪布奇诺或者无浓缩美式,有人还会专门带宠物来店里过生日、跟朋友开宠物派对。徐汇滨江宠物友好门店的店长姣姣说:“爪布奇诺使用量最多的一天,是春天的某个周末,店里来了将近500只宠物。许多毛孩子家长在门口一边逗彼此的宠物,一边聊聊天,还有人把宠物拴在店门口,自己去附近的攀岩墙玩一会。”最近,徐汇滨江门店先是在户外增加了许多让猫猫狗狗休息的懒人沙发、小秋千,又在户外圆桌上放了许多骨头、小鱼等宠物玩具,就连店内地面也贴了很多的爪印,主人可以跟随着爪印去到门店的收银台、糕点柜、取餐处。在全国更多的宠物友好空间里,免费的爪布奇诺、主题打卡位欢迎着更多家长和毛孩子们的欢聚。昨天刚去过徐汇滨江星巴克门店的Joy发现,以前年轻人只听说过成年人去星巴克相亲,而现在宠物也开始在星巴克相亲了。“昨天去店里认识了几只西高地和它们的主人,因为我也有只一岁半的西高地,大家就聊了起来还把我拉进了群,终于可以帮我们家狗子找到更多狗友了。听说最近等天气凉一点,大家还会给宠物组织相亲角,五十多个狗爸妈都计划来线下见面。”从手账编织到跑步骑行,从游戏社交到萌宠相伴,星巴克正在悄然重构都市年轻人的线下生活图谱,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节奏,与同频的人相遇。星巴克碰上小红书,一起把“兴趣空间”玩明白了起初,星巴克是年轻人加班谈事的工作据点,后来,星巴克又变成了年轻人的青春版禅室,一个随时能开启心流体验的自习室。而如今,星巴克又继续升级,变成了年轻人联结爱好与生活的兴趣空间,尤其在最近跟小红书联动了之后,趣味性又分分钟next level了。最近不少去过星巴克的年轻人发现,许多门店悄悄变了样——以宠物、手工、骑行、跑步四大兴趣主题全新亮相。这其实是小红书联合星巴克,将1800+家星巴克门店打造成了兴趣社区空间,为不同圈层的年轻人提供长期、稳定的兴趣服务与活动支持,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空间策划人”。自去年小红书发起“兴趣友好计划”以来,就有不少年轻人通过兴趣组团、找到搭子,形成了日益活跃的线上社群。而今年小红书携手星巴克,将计划从线上延伸至线下,全国精挑细选的星巴克门店会通过日常兴趣友好服务和定期举办的兴趣活动,为兴趣人群创造出一片片温暖的小天地。而这一切最终也指向更温暖的闭环:当你在线下结识了同好,获得了新的兴趣灵感,可以回到小红书分享兴趣故事、记录美好瞬间,这种线上与线下的循环互动,也让兴趣社群的意义更进一步。星巴克始终相信人与人之间连接的重要性——连接不仅意味着共鸣与认同,也意味着传递善意与美好。比如在徐汇滨江的星巴克门店就发生过这样一个温暖的故事:某个周末,店长姣姣上班时发现很多人围着一只被遗弃的小狗,她们为小狗提供了水和食物,不久后一位小姐姐决定把它领养回家。第二天,这家门店就把公告栏换成了与政府合作的宠物领养信息,传递“领养代替购买”“不随意弃养”的理念,顾客还可扫码办理领养手续。像这样温暖的瞬间,在星巴克发生过很多,并且因为“兴趣社区空间”的启动和升级,这样的瞬间会越来越多。过去,久居大城市的年轻人常常陷入“原子化”生活。家与公司两点一线,附近感逐渐消失,与周围人的联结也越来越弱。但近两年一种反向趋势正在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回归线下”,借助兴趣社群寻找归属感,重建真实温暖的附近关系。也正是因此,星巴克才思考着将“社区”概念,从地理距离拓展到兴趣社区的精神层面,为大家提供线上交流之外的线下空间,向更多有兴趣爱好的年轻人发出邀请——“有兴趣,来星巴克碰头”。于是当年轻人再走进星巴克,大家可以把这里当作专注学习的“高三自习室”,也可以是与手工同好共创的“灵感工坊”,甚至可以通过骑行、宠物、跑步等主题自然打开话匣,与陌生人畅谈。小到一杯咖啡的闲适,大到一个社群的共鸣,在这里,兴趣不再是一座孤岛。年轻人从线上走进线下,通过在星巴克上“兴趣班”找到同好,这不但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距离,产生了更多心灵的共鸣与碰撞。在这一过程中,星巴克也在不断升级和重塑着第三空间,与年轻人一起玩、一起成长、与这个充满活力的时代欣然相拥。策划丨三联.CREATIVE监制丨沈艺超编辑、排版丨田昊作者丨田梅梅图片来源丨星巴克、小红书*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平台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zNhrE53A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