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投資管理中國及核心亞洲股票主管沈昱承認,中資股市場暫時欠缺強勁催化劑,但無礙她所管理的基金繼續偏好增長型個股。展望後市,她認為本輪升浪的可持續性,還看政策舉措與「反內捲」能否帶動企業盈利未來逐步改善,否則市場估值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也會有限。 今年中資股的特色是投資主題多、領升板塊輪換速度快。由於所管理的基金本身有一定規模,無法跟隨市況不斷輪換,沈昱的對策是「覺得好的主題我們都會配」;以新消費為例,即使近期表現不算太好,也不會就此全數賣掉,而是在該板塊的持股當中汰弱留強。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投資者信心於政策托底下有所恢復,基本面好轉,股市大幅下行風險降低,沈昱形容中國經濟很多方面已見底,「沒有說立馬往上,但至少是不會惡化的很快,這個我覺得對於股市很重要。」 最近的A股升浪,沈昱估計是在上述背景之下,來自居民存款及理財產品的資金轉入股市所致。不過,隨着中資股估值重返合理正常的範圍,她認為「光靠流動性是不夠的」,但在現市況下也難以找到一個很強的催化劑推動後市大升。 後市5至10%波動屬正常 中資股後市關鍵,沈昱認為還看盈利是否有改善,因盈利與估值兩者相輔相成,如果盈利未見好轉,那麼中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