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老一枝 湖北蕲春,吴老师站在一片艾草种植地前,向坐在旁边的陈国平问道:“周边的农民他们愿意种艾吗?”所谓“艾”,在两人的交流中特指蕲艾。蕲艾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是当前蕲春重要的经济产业名片,陈国平是当地的艾草种植技术员。陈国平双手一摊,回答说:“当然愿意,经济收入高。你比种稻谷、种油菜强多了”吴老师听完爽朗笑开:“是这样,老百姓赚钱了就开心。”两人交流过程中,旁边的水泥小道上,不时有当地村民骑着三轮车路过,戴着草帽,哼着轻快的调子,然后走进自家的田地里面,观察艾草长势。吴老师与陈国平在艾草种植地在2019年之前,蕲春还是一个深陷贫困达十六年之久的国家级贫困县。那里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薄弱,不少青壮年被迫外出务工,土地撂荒常见,经济发展步履维艰。但靠着一株艾草,蕲春却在近些年里逐步实现了经济水平的跃迁。2024年,蕲春县地区生产总值是361.56亿元,这一年,蕲春蕲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63亿元。对蕲春而言,蕲艾毫无疑问是一株“黄金草”。那么蕲春是如何通过一株艾草实现百亿逆袭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吴老师专门跑了一趟蕲春找答案。一个贫困县的升级蕲春和药材的渊源可谓深厚。蕲春,地处鄂东,自古便是中药材富集之地,也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而在众多中药材中,又以“蕲艾”最为出名。《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家乡的艾草多有盛赞,称“蕲艾产于蕲州,得土气之宜,叶厚而绒多,力能透骨”。这也为这片土地埋下了与“艾”共生的伏笔。目前蕲春全县蕲艾种植面积已超过20万亩,艾叶亩产可达400公斤。亩产量相较2015年翻了一番。在中药材生产中,有一套GAP种植标准,即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范之下,中药材种植从立地条件、到种植再到收割,全种植周期皆实现科学化管理。近些年里,蕲春涉艾企业湖北艾艾贴健康科技(以下简称艾艾贴)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共同培育了全新的蕲艾种苗—蕲优一号,并按照GAP的规范建立了品种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2024年,艾艾贴由此获得了行业内唯一一张由中国质量协会质量保证中心颁发的品质中药材认证。GAP标准化种植基地可以说,种植标准化为蕲艾的商业价值增长和公众认可度打下了广泛的基础。而在市场化经营层面上,围绕着蕲艾的产品创新、工艺精进也由此带动了产业工业化、商业化的快速发展。艾条,是蕲艾最初级的加工产品。在蕲春城南医院,吴老师体验了一次艾灸疗法。蕲春艾灸疗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韩善明点燃两根艾条,然后轻放置于吴老师脉搏的上方。看着艾条燃起的红点,吴老师开玩笑道:“我这双手写字的,现在命就交给你了。”韩善明置之一笑,在脉搏之上轻轻左右摇晃艾条,艾烟一丝一缕从艾条点燃处升起,然后散开,一时间,整个屋子就充盈了艾草的气味。吴老师体验艾艾贴交谈间,韩善明告知说,这样一支艾条的零售价大概是4—5元,市场上一般的艾条价格也就三四元左右。“这个价格太便宜了。”吴老师如是评价。在吴老师看来,五元一根的艾条售价不高,产业的溢价空间有限,撑不起当下蕲艾产业的百亿产值。所以产业的支撑,另有其他力量。近年来,蕲春在当代人“朋克养生”的需求下,无限开发对艾草产品的想象,极力拓展蕲艾的消费场景和使用价值,依此寻找产业的增值空间。在其中做主角的,正是蕲春的涉艾企业。艾艾贴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2017年,艾艾贴在蕲春的第一家工厂,落址于河西新型工业区。彼时,工厂生产最火爆的一个产品是艾灸器。从使用便捷的程度来讲,相较传统艾灸需要手持艾条,有了艾灸器,每次艾灸时只需要将点燃的艾灸器贴置于体表穴位即可,免除了手持的麻烦。可以说,这种使用方式,极大地方便了普通消费者在家艾灸的程序。吴老师在艾艾贴工厂艾艾贴总经理严乾坤透露说,在产能高峰期,工厂一天要生产200万个艾灸器。不止于艾灸器,在过去这些年里,从艾灸精华贴和到腰腹暖贴,到足浴包,蒸汽眼罩,再到艾草精油,艾艾贴开发了多种多样的产品形态。在相关从业人士看来,艾草精油可以视作是艾草产品精加工技艺中最具标志性产品。据艾艾贴研发总监农熠瑛介绍,1000斤艾草能够制成的精油量约为2斤。千分之二的产出比,意味着艾草精油在众多产品形态中相对更为珍贵。在农熠瑛看来,蕲艾之所以能够得到多样化开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研发,即深度去挖掘艾草中的有效成分。且这种挖掘,从种植源头就已经开始。农熠英瑛接着介绍说,过去培育蕲艾种苗的核心是优化有效物质含量:“我们会筛选有效物质含量最高的单株种苗培育,通常以桉叶油素,还有龙脑、樟脑、侧柏酮这4个有效成分的含量,来判断种苗优劣。” 所以在科研推动蕲艾产品从“初级加工”到“高附加值制造”迭代中,蕲艾的商业价值也愈发显化。到2024年,单湖北艾艾贴一家企业产值已经达到了3亿元,是当地涉艾企业中一个民营巨头。蕲艾种植地艾艾贴的发展历程,是过去这些年里,蕲春涉艾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发展中,蕲艾产业也从过去相对非标化、初级的农产品经济,逐渐发展成了更具备现代化生产能力、品牌力的现代化产业。目前蕲艾产品已拥有准、械、消、妆等字号超过180种,蕲艾类市场主体已超过400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7家。一个曾陷入16年贫困的县城,就这样靠着一株艾草,打了一个翻身仗。如何延伸价值链?但正如所有的农产品一样,蕲艾也有同样一个困境,那就是产业链太短。产业链短,则意味着产业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也相对变少。所以在极尽所能去创新产品,精进工艺的情况下,蕲春的蕲艾经济文章还可以怎么做?上世纪90年代,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先生提出过一个非常经典的理论,叫作“微笑曲线”,用来描述制造业产业链中附加值(可以简单理解为利润)分布形态的曲线。这条曲线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分成了三个区段,左端是研发设计,中间是生产与制造,右端则是品牌与营销服务。其中,中间“生产制造”利润最薄,而产业链两端的“研发设计”与“服务增值”的利润空间最大。所以当蕲春的蕲艾产业在微笑曲线的左端,以科技研发驱动产业裂变实现增长的同时,产业也正在以品牌和服务在产业右端实现增值。这种对右端的拉动,可以归结于三点:◎ 品牌价值的持续积累。经过多年培育,“蕲艾”品牌价值从2015年的35.6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42.58亿元,位列全国中药材地标品牌首位,为相关产品带来可观的品牌溢价。◎ 艾灸服务业的拓展。通过系统培训,蕲春已累计输出8.3万名持证艾灸师,“蕲春艾灸师”劳务品牌价值达326.91亿元,位居全国同类品牌前列。这些艾灸师遍布各地,在带动就业的同时,也推广了蕲艾健康理念,直接拉动了产品消费。蕲春县艾灸师◎ 文旅融合的探索。依托“李时珍”IP,蕲春积极发展“蕲艾+康养+文旅”模式。2024年,蕲春接待旅游人数达到5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4.9亿元。今年五一假期,蕲春特色性地推出了诸如“脆皮青年养生局”“禅养生活”等主题活动,吸引了游客25万人次,同比增长23.1%。这种向产业价值链两端的延伸,最终表现为地区经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其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民富。三次产业分类法将产业分为一二三产,而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又被视作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从这一层面来讲,在这些年里,蕲春也实现了产值结构的进化。从2017年到2023年,第三产业在蕲春产业结构中的占比从40.71%增长到了51.20%。这一数据转变,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当下蕲春经济增长的动能正在从传统生产走向服务和创新。在微观叙事上,产业和经济增长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民富和个体的获得感。正如蕲春的发展轨迹所示,当蕲艾产业在2019年跨过百亿元产值大关、助力全县脱贫的同时,它还织就了一张庞大的“谋生网络”——近30万人在产业链上找到了就业与创业的机会。对比之下,2023年蕲春常住人口约为76万人,这意味着蕲艾产业几乎为全县近四成人口创造了与经济增值直接相关的机会。收入水平的提升也是发展普惠性最直接的体现。2019年至2023年,蕲春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约2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约34%。真正的产业升级,不只是产值的叠加,更是价值的扩散与共享。蕲艾产业向两端增值做厚利润之时,利润也不只局限于企业账本,而流向了更广泛的参与者。产业的“微笑曲线”也在社会维度上延伸为一条“民富曲线”。蕲艾,“十年磨一剑”蕲艾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蕲春就确定了“医药兴县”的路子。其后,抓住“李时珍”品牌,蕲春积极投身于各类中药材的规模化种植尝试,但受限于技术、市场等因素,始终未能形成规模。与此同时,中药材种植长期受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困扰,导致农户种植经常性亏损。转机出现在2013年。在多数草药价格起伏不定的背景下,当地人注意到,有一种草药价格一直持续稳定上涨,那就是蕲艾。从这一年开始,蕲春政府确立了“养生蕲春,从艾出发”的战略。而后申请“蕲春艾草”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培育更好的蕲艾种苗、引入优秀的艾草企业、建立产业协会等等,一系列动作不停。艾艾贴艾草育苗恒温研究所凯恩斯经济学认为,“需求决定供给”。蕲艾产业的百亿产值增长的背后,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中医大健康消费趋势的兴起和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普及。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的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中医大健康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8万亿元。市场的风向已然明朗,而将趋势转化为真正的发展动能,则需要系统性的在地响应。在天时与地利渐趋成熟之际,“人和”则是蕲春借助蕲艾产业实现翻盘的关键。这种人和,在经济发展的要素中,又集中体现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众参与”三者的相辅相成。过去十来年,蕲春的涉艾企业不断创新产品、精进工艺,在市场竞争中一步步挖掘蕲艾的经济价值。当地百姓也切实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他们跟着企业、研究院学习科学种植,进入艾草工厂成为产业工人,靠手艺挣得稳定收入;也有人通过学习艾灸技术,开起了自己的理疗馆。短短一篇文章,难以写尽一个贫困县脱贫的艰辛历程,也无法悉数记录蕲春产业崛起背后的每一位参与者。找准一条路,然后久久为功,这是蕲春发展的经验。在发展过程中,这个曾深陷贫困的小县城,也正见证着一个朴素愿望的实现:民众安居乐业,企业稳健成长,政府有为担当。一株艾草,真正带来了一方水土的焕新。在中国有一条条“隐形的黄金带”,有的产出全球七成的打火机,有的供应半个世界的羽绒服,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产业带。我们正在寻找最值得记录的产业带,期待你的推荐,也许它将出现在吴晓波频道的镜头里。点击下图▼填写问卷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