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今(8)日於臺北舉辦「女性經濟驅力:數位共融與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聚焦永續、數位與經貿等關鍵領域之性別平等議題趨勢,邀請包括智利婦女與性別平等部部長Antonia Cósmica Orellana Guarello、韓國外國語大學Lee Ji-yeon教授及英國商務與貿易部代表Joseph Odiari等國內外重要專家學者及公私部門代表與會,期透過國內外專家交流,強化相關部門決策之性別包容性。行政院性別平等處表示,本研討會呼應今(114)年第69屆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大會(CSW69)政治宣言,國際社會盤點過去推動婦女權益及性別主流化之歷史與成果的重要時刻,並著眼於未來,圍繞永續、數位與人工智慧(AI)倫理及經貿性別包容性等三大主題展開。行政院林明昕政務委員於開幕致詞中指出,臺灣自2005年推動性別主流化以來,已逐步將性別觀點納入各領域政策,在教育、健康、政治參與及經濟活動等方面取得具體成果。如女性國會比例突破四成、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國家,及要求上市櫃公司董事會任一性別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以提升女性在企業決策層級之代表性。林政務委員強調,臺灣作為科技發展的領先國家及高度仰賴國際貿易之經濟體,更應承擔示範角色,持續在亞洲展現性別平等之標竿地位,將相關經驗轉化為具體行動策略,並深化與各國的交流與合作。行政院性別平等處指出,本研討會包含三場專題座談,其中由智利婦女與性別平等部部長Antonia Cósmica Orellana Guarello於「為年輕女性打造具包容性的永續未來」專題演講中指出,智利將對年輕世代的投資視為國家永續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並呼應本次會議之核心精神,強調在面對新興挑戰時,智利透過推動「Don’t Make It Viral」運動及強化數位暴力防治立法,支持年輕女性從「被保護者」轉變為「引領未來轉型之主體」。其後由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顏詩怡組長進行專題演講,分析我國落實性別主流化之進展,並指出全球在性別平等推進上,仍面臨結構性障礙及性別刻板印象等挑戰,以及面對氣候變遷與數位發展之衝擊。政治大學康庭瑜助理教授則在「建構兼具倫理價值與性別正義之人工智慧科技」專題演講中強調,在AI快速發展的浪潮中,確保科技應用與發展能建立在性別平等之基礎上,是當代社會亟需面對的挑戰。行政院性別平等處進一步指出,研討會亦透過三場國際專家座談深入討論會議主題,其中「永續發展中之女性參與」座談中,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林志潔特聘教授、環境部張宣武主任研究員、世台聯合基金會申心蓓專案執行長、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陳惠萍創會理事長均強調,女性是氣候變遷危機與能源轉型的關鍵行動者,唯有在氣候行動及公正轉型中投資女性並納入性別視角,才能確保不遺漏任何人。「數位治理與數位性別暴力」座談中,國立臺灣大學葉德蘭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戴瑜慧教授、韓國外國語大學Lee Ji-yeon教授及衛生福利部潘英美科長均指出,性別偏見不只存在於傳統社會,也可能被無意識地編寫進日常使用的數位工具中,看似中立的工具,均可能因潛藏偏見,無形中成為性別歧視與性別暴力的溫床。最後,「國際貿易性別主流化」座談邀請今年與我國正式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Enhanced Trade Partnership, ETP)領域協議之英國代表Joseph Ordiari,與歐洲經貿辦事處紹恩博(Christoph Saurenbach)組長、中華經濟研究院徐遵慈主任及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謝佩娟組長,就國際貿易協議之性別包容性趨勢及促進女性進入全球供應鏈等議題進行對話。行政院性別平等處表示,本次國際研討會不僅回顧我國性別平等之發展進程,更深刻揭示性別平等應成為推動數位治理與永續發展的核心動能。未來臺灣將積極扮演亞洲地區性別平等標竿角色,透過跨國合作與跨領域對話,深化與國際社群之交流連結,為區域繁榮與制度創新注入新能量,並以臺灣的經驗與智慧,共同建構更具性別包容與韌性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