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在思考如何让产品“既好看又好用”?本文将带你拆解 Airbnb 的核心设计亮点,从首页推荐逻辑到预订流程优化,再到用户信任机制,一步步教你如何打造“让人愿意留下来”的产品体验。今天向大家分享一款累计超过20亿人次入住的全球知名 APP—— 爱彼迎 Airbnb,希望你能从这篇产品体验分析中有所收获。如果你觉得我们的文章有价值,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爱彼迎是谁?产品简介爱彼迎(Airbnb)是一个全球性的线上房屋短租平台,创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该平台连接了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房东与旅行者,提供超过700万个房源选择。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性产品,爱彼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旅行住宿方式,让用户能够体验像当地人一样的生活。以下数据摘录自爱彼迎官网,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款产品:房东数量:超过500万(2024年)用户数:约2.75亿用户(2024年)累计入住次数:超过20亿次入住目标用户爱彼迎的目标用户主要分为三类:追求独特住宿体验的旅行者、寻找额外收入的房东,以及希望体验当地生活的商务人士。这些用户普遍具备一定消费能力,重视个性化、高性价比的住宿选择,同时渴望与当地文化深度互动。疫情后的旅游复苏中,爱彼迎还将目光转向远程工作者和长期住宿需求人群这两个新兴用户群体。举个比较直观的例子,爱彼迎是一个民宿出租平台,而非同程艺龙、携程、美团这类主要提供标准化酒店预订的应用。价值主张爱彼迎的核心价值主张围绕”归属感”(Belonging)构建,强调”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家”。该平台巧妙连接房东与旅客,提供真实、多元化的住宿选择,让用户能沉浸式体验当地生活,而非仅仅走马观花式地观光。爱彼迎还精心构建信任机制,提供个性化体验和高性价比服务,这些特点使其在竞争激烈的旅游住宿市场中保持鲜明优势。在进行产品体验之前,我们需要理解爱彼迎的产品理念和愿景,否则某些设计形式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困惑。“人们在当今世界感到越来越疏离,孤独正在渗透我们的社会。而孤独的对岸是归属感——那种与他人、特定地方或社区之间形成的深刻且真诚的联结。”爱彼迎的社区正是建立在这种联系与归属感之上,这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品牌故事爱彼迎的创始故事始于2007年,当时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和乔·格比亚(Joe Gebbia)因无力支付旧金山高昂的房租,决定将公寓的一部分出租给参加设计会议的游客,为他们提供充气床垫和早餐(Air Bed and Breakfast)。这个简单的想法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平台,连接了数百万房东与旅行者。公司名称”Airbnb”正是”Air Bed and Breakfast”的缩写,体现了其创业初期的朴素理念和热情好客的品牌精神。爱彼迎的产品设计有哪些亮点?简约而又优雅的视觉风格与国内酒店和民宿产品常见的信息密度高、布局紧凑的视觉风格不同,爱彼迎的设计更像一位午后喝咖啡的文艺少女——轻盈明亮,善用大量留白与柔和色彩,让用户聚焦于核心内容:房源与体验。页面结构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的装饰或干扰元素,使用户能够快速浏览并做出决策。设计亮点信息密度低:整体信息量适中,模块间留白充足且间距合理,保证信息呼吸感,避免信息过载。轻量化色彩:以白色和浅灰色为主,点缀适度粉色(如CTA按钮),既不过于突兀,又强化操作引导。卡片化内容呈现:房源与体验等内容采用统一的卡片形式,圆角与阴影细节增添轻盈感。视觉层级清晰:搜索栏、房源卡片、导航标签依次排列,重要功能和信息突出展示,降低认知负担。图像为主,文字为辅:大幅房源图片提升沉浸感,简洁直白的辅助文字强化视觉优雅。设计思考爱彼迎视觉风格充分体现了 简约设计(Simplicity) 的核心理念:在保留最核心功能的前提下,去除多余装饰,用清晰直观的方式组织信息。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用户的认知负担,也为整个应用营造出轻快、优雅、可信赖的第一印象。知识卡片简约设计 (Simplicity):简约设计是一种设计理念,强调减少非必要元素,将复杂问题简化,只保留核心且最有价值的部分。它不仅体现在视觉上的简洁,更延伸至功能与体验层面的精简。在产品设计中,简约并非简单删减功能,而是通过深入理解用户需求,提炼出关键元素,并以最清晰直观的方式呈现。分布引导式的「搜索栏」这是我见过最独特的搜索栏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爱彼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首页”,它的“首页”就叫“搜索”。搜索栏是用户进入爱彼迎的第一个关键入口,它整合了目的地选择、时间设定、入住时长和人数等重要步骤。通过这种逐步引导的设计,用户能够从初始的模糊旅行构想逐渐转变为明确的预订条件,最终快速找到合适的房源或体验项目。设计亮点推荐目的地:在输入前就展示热门目的地,降低思考成本,帮助用户快速做决策。这里还有个微交互,当用户开始上拉,其他选项就自动隐藏,让用户更专注于当前操作。多维度时间选择:提供「指定日期」「月租」「日期灵活」三种模式,满足短途旅行、长期居住、灵活安排行程的不同需求。创新交互控件:圆盘式的「停留时长」选择器,用视觉化的方式表达时间跨度,降低了文字选项的抽象性。渐进式流程:从目的地→时间→人员→筛选条件,逐步收敛范围,避免一次性信息过载。视觉与交互一致性:卡片化设计、柔和的阴影和圆角,既提升观感,也保持统一的操作心智。设计思考爱彼迎的搜索栏设计深度结合了用户的实际需求与业务场景,打破了传统搜索框在用户心中的固有印象。团队敏锐洞察到用户在旅程规划初期的模糊需求,将搜索入口与引导流程巧妙融合,让用户在探索中逐步明确自己的旅行目标。这种创新设计不仅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和愉悦感,更让搜索过程本身成为一次启发与发现的旅程,为我们的设计思考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和参考。此外,搜索栏还完美运用了渐进披露(Progressive Disclosure)设计原则:用户不会一开始就面对复杂的筛选条件,而是通过分步引导逐步完成信息输入。整个交互过程中,通过视觉创新(如圆盘控件)和智能推荐,大大降低了操作门槛,同时为流程注入轻盈感和探索乐趣。这种设计不仅优化了用户体验路径,还有效提升了转化率,让用户在愉快的交互中不知不觉完成所有关键步骤。对了,这个知识点我刚在侦探课堂分享过,感兴趣的话可以跳转过去详细了解。功能丰富的「搜索结果页」完成目的地和时间等基本条件输入后,用户进入搜索结果页。这里不仅展示符合条件的房源卡片,还提供地图模式、价格范围和筛选条件等功能。用户可以快速浏览房源,并根据个人偏好进一步筛选,大大提高了寻找理想住所的效率和体验。设计亮点卡片+地图双视图切换:列表展示与地图模式并存,让用户能在空间位置和房源详情间自如切换。价格分布可视化:通过直观的价格区间图表,清晰展示市场分布,帮助用户快速锁定合理价格范围。多维度筛选:从房源类型到便利设施再到无障碍选项,提供全面筛选功能,满足各种用户场景需求。推荐优先级:突出”为你推荐”和”房客推荐”等标签,帮助用户在众多信息中迅速找到重点。设计思考与国内页面充斥促销信息不同,爱彼迎更注重突出”房东”元素,这直接体现了他们的核心产品理念——归属感和人际连接。因此你会发现,在爱彼迎的设计中,”房东”与”房间”拥有几乎相同的权重,而”房间”更像是旅客和房东之间建立连接的媒介。理解这一理念很重要,否则你可能会误以为他们的房源列表页设计效率低下——一个宽敞的屏幕空间却只展示单个房源。包容而又充满人性化的「搜索筛选」让我们继续关注搜索结果页面,它还有一个极为实用的核心功能——筛选。爱彼迎的筛选系统精心设计,涵盖价格区间、房源类型、便利设施及无障碍选项等多个维度,让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快速缩小范围,高效定位最适合的住宿选择。设计亮点分类清晰:将位置、房源类型、价格、便利设施和房客推荐等标签结构化呈现,有效降低用户的理解成本。可视化价格分布:采用价格区间直方图,帮助用户直观感知价格分布,减少多次尝试筛选的麻烦。无障碍设施覆盖全面:提供”无台阶通道”、”浴室扶手”、”轮椅可用”等细致选项,充分照顾特殊需求群体。推荐优先:突出显示”房客推荐”和”Luxe”等精选标签,加速用户决策过程。渐进展开:运用”显示更多”功能分组折叠信息,平衡了信息完整性与界面简洁度。设计思考筛选功能彰显了爱彼迎作为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的国际化APP的深厚设计思考。从房东语言选择、特色建筑风格到无障碍设施和便利功能分类,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既考虑了文化差异,又兼顾了不同用户群体的特殊需求。这种包容性设计思维让爱彼迎能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一致而人性化的体验,同时灵活适应本地化需求。筛选系统的完整性和易用性充分体现了爱彼迎”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确保每位用户都能找到最符合个人喜好的住宿选择。知识卡片:包容性设计 (Inclusive Design):包容性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旨在使产品、服务和环境能被尽可能广泛的人群使用,无论其年龄、能力或背景。这种理念认为,关注边缘用户的需求可以创造出对所有人都更好的解决方案。包容性设计不仅关注物理可及性,还包括认知可及性、社会文化包容性及情感连接等维度,确保产品尊重用户的多样性并提供平等的使用体验。搭建信任桥梁的「房源详情页」房源详情页是爱彼迎APP最核心的落地页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整个页面设计围绕”信任”这一核心理念展开——无论是房源评分、用户评论,还是房东名片与身份认证,以及”房源已验证位置”等提示,都旨在解决房东和用户之间的信任障碍,促成双方顺利连接,开启一段美好的旅程。设计亮点房源基础信息一目了然:清晰展示的房源评分、评论数量和「房客推荐」徽章使用户能够迅速掌握房源核心情况,有效建立初步信任感和好感度。身份与资质可验证:房东名片清晰展示头像、评分、出租年限、超赞房东标识和回应率等关键信息,点击名片后还可查看房东的认证年限,有效强化长期信任关系。位置真实可核验:醒目的「已验证位置」标识+地图与地标/机场距离;点击「了解详情」可查看验证流程与反欺诈措施,提升透明度。评论信息架构完善:大字展示总分、条形图显示各维度评分(干净5.0/如实描述4.9等)、主题标签(推荐入住/位置优越/干净卫生),并支持”最有帮助”排序与详细评论内容(如早餐、接待体验),兼顾广度与深度。风险与规则透明:清晰展示取消政策、入住须知、安全提示与安全设备;即使”不需要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也会说明原因,有效化解安全顾虑。设施清单可展开:通过图标+简短文案列出亮点设施,并提供”显示所有”选项,既控制信息密度又确保完整性。收藏与心愿单:用户在犹豫是否立即预订时,可以先将房源保存到心愿单或收藏夹,以便后续比较或再决定。这种设计降低了即时决策的压力,避免用户因为不确定而直接流失。跨语言信任建立:在标题旁提供”自动翻译/翻译”标识与切换选项,减少语言障碍造成的理解偏差。设计思考爱彼迎房源详情页设计深刻体现了信任设计(Trust-Centered Design)的核心理念。在陌生人之间的短期住宿交易中,信任是最关键的门槛,尤其当用户需要在未亲眼见到的情况下决定是否入住他人家中时。爱彼迎通过以下几个层面构建了全方位的信任机制:社会化证明:真实评价、评分和推荐标签为潜在客户提供他人使用背书,有效降低决策风险感知。透明度设计:清晰展示房源验证机制、房东响应率和入住政策等信息,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个人化连接:突出房东形象和个人故事,将冰冷的交易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连接,减少陌生感与距离感。分级信息展示:按照用户决策的优先级排列信息(先展示外观和基本条件,再到详细规则和政策),既满足信息完整性需求,又避免用户一开始就陷入过多细节中。与其他花里胡哨的房源详情页相比,爱彼迎房源详情页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用最简单、淳朴的方式帮助房东和租客搭建信任桥梁。无论是身份验证、支付保障,还是房东故事、用户评价,这些内容的本质都是为了创建信任,从而产生情感连接。这种信任设计思维已超越传统UI/UX的边界,成为爱彼迎整个业务模式和社区文化的核心支柱。信任设计(Trust-Centered Design):一种以建立和强化用户信任为核心目标的设计方法,通过透明度、可验证性和一致性等原则,系统性地消除用户疑虑与不安全感。它不仅关注界面视觉元素,更深入到产品功能、服务流程与品牌沟通的各个层面,构建多维度的信任机制。在陌生人经济模式下,信任设计成为连接供需双方、降低交易摩擦的关键桥梁。高效灵活的「房间预定流程」爱彼迎的房间预订流程提供了独特的体验——用户不仅需要告知房东行程信息,还需上传真实头像供房东查看。整个预订过程被巧妙地分解为多个连贯步骤,引导用户逐一确认日期、人数、价格和支付方式等关键信息,有效降低认知负担和决策焦虑。最终,系统要求完成身份验证才能确认预订,这一设计大大增强了交易安全性和双方信任感。设计亮点固定底部条CTA:房源详情页底部始终显示”价格×晚数+预订按钮”,保持行动路径清晰明确。分步确认信息:日期、人数、价格、取消政策逐一确认,避免信息过载导致的决策困难。多样化支付:支持支付宝、Visa、Mastercard等多种支付方式,满足全球用户的不同需求。房东留言与头像:预订过程中要求用户给房东留言、上传头像,强化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降低陌生感。价格透明化:清晰拆分房费、税费,并提示”24小时房东确认机制”,增强用户的掌控感。身份验证关口:在最终确认环节引入身份验证,加强社区安全和相互信任。设计思考爱彼迎的预订流程体现了对用户决策心理的深刻理解。通过精心设计的确认步骤和清晰的信息展示,它有效减轻了用户在陌生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这种分步确认模式不仅是收集必要信息,更是一个”关系建立”过程,逐步深化房东与房客之间的互信和了解。与传统酒店预订的快速交易不同,爱彼迎将预订流程视为用户旅程体验的核心组成部分,而非简单的转化漏斗。充满仪式感的「行程」由于我尚未亲身体验这部分功能,且不想通过恶意预订再取消来浪费房东时间,我主要通过 Mobbin 的 Flow 流程进行了模拟体验。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出国亲自体验这种住宿方式。根据 Mobbin 提供的”行程”流程,该模块会自动生成旅行卡片,清晰展示房源信息、入住/退房时间、地址导航、入住指南和 Wi-Fi 等关键信息。平台还提供行程修改、取消预订、旅行保险和电子收据等功能,确保用户从预订到实际入住的全过程都能获得明确指引和全面保障。设计亮点:旅行卡片聚合信息:以卡片形式展示房源图片、入住日期和房东信息,直观承接”预订成功”的正反馈。逐步揭示信息:入住方式、Wi-Fi、门禁规则等敏感信息在入住前24小时才解锁,既保证安全,又提升用户期待感。导航与收据:内嵌地图与地址导航功能,支持一键获取收据或签证PDF,满足多样化需求。保险与保障:提供旅行保险入口,涵盖取消、延误、医疗等场景,减少用户对不确定性的焦虑。随时客服支持:提供AirbnbSupport全天候实时沟通渠道,降低意外情况的处理成本。取消流程可控:清晰展示取消政策并分步确认退款金额,让用户对可能的损失或补偿一目了然。设计思考爱彼迎的”行程”为用户带来了强烈的仪式感。当完成订单支付的那一刻,你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预订了一个房间,而是开启了一场奇妙、独特的城市体验。这正是爱彼迎社区理念的核心——他们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深度连接和非凡体验,而非简单提供一晚住宿。行程模块不只是信息记录工具,更是精心打造的体验闭环,将用户引入完整的旅行故事中。它解决的问题远超预订记录——它缓解用户焦虑,建立安全感,同时激发期待和想象。创新的本地化「服务」和「体验」体验“爱彼迎,不止是住宿”——这是爱彼迎2025夏季发布会的主题,也标志着爱彼迎服务体验的又一次升级。坦率地说,当我初次接触这个版块时略感困惑,因为在我的认知中爱彼迎就是民宿预订平台。然而仔细体验后,我才发现这是爱彼迎对商业模式的一次创新:他们将世界各地的特色民俗文化打造成类似”房源”的产品,为追求独特体验的旅行者提供更多本地化、特色鲜明的服务。服务与”体验”不同,”服务”模块更侧重于满足个人化需求,包括摄影、私人厨师、简餐、按摩和健身训练等。这些服务提供者均经过爱彼迎官方严格认证,确保专业品质。这一创新模式让用户不仅能在旅途中享受到家一般的住宿体验,还能便捷、安全地获取当地专业人士的优质服务,从而显著丰富了平台的内容和用户体验。设计亮点故事化详情页:结合”导师/讲师名片”、”活动流程”和”亮点图文”来讲述体验故事,有效降低用户对陌生体验的疑虑。强信任组件:展示评分、评价数量、报名人数以及讲师认证与履历,强化社会证明效应。规则与预期透明化:清晰展示活动时长、参与人数、集合地点/地图、所需装备和取消政策,让用户心中有数。跨售与联动策略:在体验与房源之间建立互导流机制(如”继续搜索房东的房源”或”同城更多体验”)。无障碍与多语言支持:核心信息提供翻译功能与可访问性提示,降低语言障碍与能力门槛。设计思考爱彼迎通过”体验和服务”模块巧妙地扩展了商业边界,从单纯的”住宿平台”转变为”目的地体验平台”。这一转变体现了深刻的战略思考——爱彼迎认识到旅行者不仅追求住宿场所,更渴望融入当地文化的真实体验。通过建立体验生态系统,爱彼迎既增加了收入来源,又显著提升了用户黏性,促进了房源与体验间的交叉销售。这种模式为当地有技能、有故事的人创造了变现机会,进一步丰富了平台内容。值得一提的是,爱彼迎的产品扩展方向是提供更完善、更创新的服务体验,这与我们常常戏谑的”国内互联网产品的终点都是信用贷”的调侃形成了鲜明对比。温暖贴心的「身份认证」最后,让我分享一个看似微不足道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设计流程——身份认证。Airbnb 在用户身份认证与个人资料完善环节中展现了极高的设计水准。无论是文案表达,还是头像上传与更新的微交互,都围绕「信任与安全」展开,帮助用户在陌生人经济模式下建立信任感,同时减少操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焦虑。设计亮点打动人心的文案:身份认证流程采用温暖而安心的语言,清晰传达认证目的,强调这是为保护用户和整个社区。细致的头像指引:即便是简单的头像上传,平台也提供具体拍摄建议(如光线、背景、面部清晰度),有效降低错误率并提升体验。安全与信任的结合:将身份验证与个人资料细节完善相结合,使房东和房客之间建立更真实可靠的连接。设计思考为什么这个流程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关键在于爱彼迎出色的 UX 文案(UX Writing)在产品体验中扮演了至关重要却常被低估的角色。”你出生在哪个年代?”、”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甚至”你的宠物名字叫什么?”——当你在产品中读到这些文字时,它们传递的力量与图标、图片、颜色截然不同,更像是一场与你灵魂深处的对话,让你不知不觉沉浸在整个体验中。爱彼迎产品体验如此愉悦,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 UX 文案发挥了这一关键作用。这些文案无处不在,与产品设计无缝衔接,浑然一体。知识卡片UX 文案(UX Writing):是指产品界面中出现的所有文字内容,包括按钮文本、提示信息、引导说明、错误提示等。它不同于营销文案,专注于指导用户完成任务并提升用户体验。UX 文案对产品的帮助:– 引导用户行动:清晰地告诉用户下一步该做什么,减少困惑– 建立情感连接:通过温暖、人性化的语言增强品牌认同感– 减少用户挫折:在错误发生时提供明确解释和解决方案– 提升转化率:优化关键流程中的文案可显著提高完成率– 塑造品牌声音:保持一致的语调与风格,强化品牌个性总结与思考产品愿景和理念如何驱动产品设计?如果你也看过 Vocabulary 的产品拆解,我们不妨一起聊聊:产品愿景与理念,究竟如何驱动产品设计?Vocabulary 坚持极简主义、用户中心和成长导向的价值观,而爱彼迎则将“归属感”的愿景贯穿在产品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从界面文案到功能布局,每个决策都朝着同一个目标:让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找到“家的感觉”。以愿景为核心的设计哲学,让爱彼迎超越了单纯的住宿平台,成为连接文化、体验和人际关系的全球社区。爱彼迎的成功也证明了,清晰且富有情感共鸣的产品愿景,能够统一设计方向,塑造强大的品牌识别,并创造更有意义的用户体验。它像一只无形的指南针,融入产品设计的每个环节,让团队与用户在每一个接触点都能感受到它,最终形成独特的体验与文化。这也是促使我重新系统撰写产品拆解的原因之一。跳出国内产品固化的设计框架后,国外产品带来的冲击与启发让我耳目一新。这种冲击不是来自视觉、交互或配色,而是他们坚守的产品愿景与价值观,让我豁然开朗,也跳出了自己的信息茧房。你可能觉得我说的这些似乎没什么意义,毕竟我既不是设计大师,也不是专家。但我想说,如果你真心想做好一件事,真正驱动你的,正是个人的愿景与信念。就像我想成为互联网科技的守门人,想拆解 1000 个产品一样——这些,都是我持续创作与前行的动力。还有什么想聊的?拆解像爱彼迎这样享誉全球的头部产品并不容易。刚开始时,我其实有很多顾虑,担心自己的表达是否足够准确和客观,又害怕显得幼稚或肤浅,因此这篇产品拆解的周期也被拉得很长。但我还是抽空动笔,把所见所思记录下来。或许我的理解还很浅显,但这些内容都来自我当前的知识积累和设计经验。这就像我的成长历程——每一篇产品拆解,记录的不只是一个产品,更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自己。所以,继续努力,继续学习!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请分享给你的朋友,并为我点一个赞!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廖尔摩斯丨设计大侦探】,微信公众号:【设计大侦探】,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