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決定諾貝爾和平獎的那間小屋特朗普這次能如願以償嗎?

Wait 5 sec.

圖像來源,Liam Weir/BBC News圖像加註文字,每年,諾貝爾和平獎獎章都由挪威鑄幣廠以純金鑄造,得主的名字則會刻在獎章邊緣。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 馬克·洛文(Mark Lowen)Role, BBC新聞自1901年以來,他們每年都秘密聚集,既不公開何時進行討論,也不允許記者旁聽最終會議——直到現在。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的成員——這個全球最具聲望獎項的守護者——即將宣布今年的和平獎得主。BBC與挪威國家廣播公司獲得了進入他們作出決定的場地的機會。這是諾貝爾獎125年歷史上,媒體首次獲准探訪評選過程的幕後。五位委員與秘書會在奧斯陸諾貝爾研究所的委員會會議室會面,室內沿用了首屆和平獎評獎時的吊燈與橡木家具。牆上掛滿歷屆和平獎得主的照片,最末端留有空位,準備迎接今年的新得主。Skip 熱讀 and continue reading熱讀從街頭乞丐到醫生:中國奇跡醫師李創業的故事中國十一黃金周消費增2.7%,旅遊業興旺電影業萎縮以色列哈馬斯接受第一階段和平計劃,72小時內釋放全部在世以方人質中國男星于朦朧墜樓案:官方通報後,民眾為何繼續質疑?End of 熱讀在炸藥發明者暨獎項創辦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肖像下,委員會於週一早上召開會議,距離公布結果僅剩四天。他們先喝咖啡、寒暄,隨後正式展開會議——這是歷時數月的評選過程的最終階段。「我們討論、爭辯,氣氛有時激烈,」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約根·瓦特內·弗里德內斯(Jorgen Watne Frydnes)告訴BBC,「但我們也很文明,每年都努力達成共識性的決定。」他們大聲朗讀諾貝爾1895年遺囑中所訂立的和平獎評選標準:該獎應頒予「對促進各國友誼、裁減常備軍隊或召開與推動和平會議貢獻最大的人」。接著,我們被請出會議室,門關上了——決策時刻正式展開。而整個評選過程中,一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特朗普。這位全球最具權勢的人物渴望獲得全球最具聲望的獎項。他似乎對此執念深重。在演講與記者會上,他多次列舉自己「解決了七場戰爭」,並自誇理應獲獎,甚至表示「每個人都說我該得獎」。但他上月在維吉尼亞對軍人說:「他們會把獎給某個什麼都沒做的人,給那個寫了一本關於特朗普心智的書的人……這將是對我們國家的巨大侮辱。」世界領袖似乎也察覺到「諾貝爾式讚美」是打動特朗普的方式。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白宮公開展示提名信;阿塞拜疆總統在記者會上對特朗普說他應得此獎;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已提名特朗普,獲得了他的讚賞。特朗普的內閣成員也紛紛響應。在鏡頭前,他的首席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激動表示,他唯一的心願就是諾貝爾委員會能認可特朗普是「該獎項歷史上最傑出的候選人」。圖像來源,Liam Weir/BBC圖像加註文字,主席約根·瓦特內·弗里德內斯(右)向馬克·洛文表示,委員會每年都會收到大量建議,告訴他們應該把獎頒給誰。約根·瓦特內·弗里德內斯(Jorgen Watne Frydnes)面對外界壓力似乎毫不動搖。「每年我們都會收到成千上萬封信件、電子郵件與請求,大家都說『這個人才是你們應該選的』——所以這種宣傳與壓力,其實並不新鮮。」他對BBC表示。但他也以外交語氣補充,今年前所未有的關注確實引起了委員會的注意。「我們感受到世界正在傾聽、正在討論,而討論如何實現和平本身就是好事。我們必須堅守原則、堅定立場……這就是我們的責任。」挪威諾貝爾委員會由該國議會任命,成員通常是退休議員,儘管他們極力維護獨立性,但許多人也持有鮮明立場。弗里德內斯目前領導一個致力於言論自由的挪威組織,過去曾批評「即使在民主國家也出現打壓行為」,並點名特朗普。挪威媒體報導,美國總統曾致電前北約秘書長、現任挪威財政部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為自己爭取諾貝爾和平獎。外界也公開討論:若特朗普未獲獎,他是否可能對挪威發難。這並非空穴來風——2010年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獲獎後,北京與奧斯陸斷絕外交關係並實施經濟制裁,僵局持續六年。那麼,美國這位極具爭議的總統真的有可能得獎嗎?他在國內外確實擁有支持者,但和平研究機構PRIO的主任妮娜·格雷格(Nina Graeger)告訴BBC,特朗普獲獎的機率「非常低」。「特朗普政府退出了世界衛生組織與巴黎氣候協定,如果再看他曾試圖從丹麥手中收購格陵蘭的想法……這些行為並不有利於國際合作。」再加上對抗議者以及批評他的記者與學者的打壓,妮娜·格雷格總結道:「我認為這些都指向一個不和平的方向。」對特朗普而言,一項障礙是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已於一月底截止——當時共有338位候選人——以便委員會有足夠時間進行評估,而他在那個月才重新就任總統。但如果他的加沙和平計劃得以落實並持續——特朗普於週四晚間宣布以色列與哈馬斯已達成第一階段協議——格雷格認為他明年可能成為有力競爭者。「到時候,想忽視他都會變得困難,」她表示。奧斯陸大學的「戰爭、和平與諾貝爾獎」課程成為熱烈辯論的場域。「得主身上總帶著一種優雅與謙遜,」希臘碩士生薩諾斯·馬里齊斯(Thanos Marizis)在圖書館與友人討論時說道,「這個獎是為了表彰你為人類和平所做的努力,而不是為了你個人的利益。」21歲的凱瑟琳·萊特(Kathleen Wright)則更進一步批評:「看到那些冒著生命危險的人獲得這項殊榮——像是被塔利班槍擊的少女馬拉拉·尤薩夫札伊——然後你卻為了自我膨脹到處奔走,讓朋友打電話給委員會,我覺得這很可笑,也很不尊重。」她認為這個獎項的意義在於表彰那些默默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或組織:「和平的努力不只是從領袖開始,而是從那些小型團體開始——我認為這才值得被讚揚。」當然,許多世界領袖也曾獲獎。諾貝爾委員會會議室牆上掛著四位曾獲和平獎的美國總統照片,其中包括奧巴馬——他在上任數月後即獲獎。這讓他的繼任者感到不滿。特朗普總統曾抱怨:「如果我叫奧巴馬,我早就十秒內拿到諾貝爾獎了。」這些牆面見證了自1901年以來得主們所對抗的議題:戰爭、種族隔離、核武、氣候變化。今年的評選或許會因白宮的積極宣傳而蒙上一層陰影。但如果特朗普想知道委員會門後發生了什麼、誰提名了他、他與誰競爭——他將面臨一個問題:這些文件將保密整整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