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正宇冀中資減排項目來港交易內地碳市場潛力大 助CCER接軌國際

Wait 5 sec.

為配合內地擴充碳市場、並於2030年接軌國際的目標,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香港具備獨特優勢,可擔當內地與國際對接的關鍵橋樑,短期將先參與內地商討制定自願碳信用的標準及方法,隨後可爭取中資在海外的減排項目來港上架交易,長遠則致力探索碳市場的互聯互通。 近年全球碳市場發展取得不少突破,去年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會議正式確立碳信用的跨境交易機制及相關標準,為國際碳市場發展奠下基礎。 近年來內地碳市場提速擴容,今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提出無論強制碳或自願碳市場(CCER),至2027年將全面覆蓋各重點排放行業;並要推動CCER於2030年與國際接軌。 商討制定自願碳信用標準 內地CCER於2024年初才重啟,儘管市場潛力大,惟目前尚在轉型階段,並只允許國內公司參與,外資無法進場。此外,國際已發展出黃金標準(GS-VER)及Verra旗下的VCS等較成熟的碳信用認證標準,目前全球市佔率合共約七成。故CCER及其體系要在國際上獲認可及普及,進而提振內地的碳價,仍需多費工夫。 許正宇表示,與國際對接向來為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