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经济环境和监管政策导向的深刻转变,低利率周期持续演进的背景下,保险业正经历一场以“高质量转型”为核心的结构性变革。特别是随着“报行合一”政策、预定利率调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等一系列护航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变革举措的深入推进,如何在新的约束条件下探索新增长范式,考验着每家保险企业的发展智慧。当行业进阶路径尚不明朗之际,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保”,601319.SH;1339.HK)等头部企业以半年报实践提交的破局样本——从综合成本率创十年新低到股价、净利润双高——正为行业提供关键导航坐标。8月28日,中国人保向市场展示了一份兼具稳健性与成长性的业绩答卷,超出预期。根据中国人保披露的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保实现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17.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16.9%。2025年上半年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803亿元,同比增长7.1%;原保险保费收入4546亿元,同比增长6.4%。总投资收益415亿元,增长42.7%。(中国人保2025年中期集团核心业绩指标)“受益于财险业务承保盈利大幅改善和权益市场转好等因素,中国人保净利润大幅增长。结合公司各主要业务发展趋势和财险业务稳固的竞争优势和经营能力,中金认为集团未来分红兼具稳定性和成长性看好集团分红长期增长趋势。”中金公司点评总结道。净利润股价双高,多项业绩新高根据半年报披露,上半年,中国人保业绩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多项指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财产险综合成本率95.3%,创近10年同期最好水平;人身险新业务价值88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集团总投资收益415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集团合并净利润359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对此,中国人保总裁赵鹏在业绩发布会上总结,近年来,中国人保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复杂发展环境中,遵循发展规律,把握发展主动,呈现稳中有进、向好向优的发展态势:一是在落实国家战略中当好排头兵,公司在“十四五”期间保险责任金额复合增长率超过20%;二是在模式创新中当好引导者,在业内率先探索风险减量服务商业模式,建成“万象云”平台,同时开创海外新能源车险定价模型与管理模式;三是在转型发展中争做领跑者,积极推进人身险价值转型,上半年人保寿险、人保健康新业务价值继续大幅增长71.7%和51%;四是在资产管理中保持高水平,上半年集团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保持5.1%的较高水平。在净利润359亿元、总投资收益415亿元等历史新高业绩的强力支撑下,得益于承保端和投资端业绩的提升,中国人保旗下相关的股票股价延续涨势,再创新高:中国人保A股创近6年来最高股价,H股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创上市13年来最高股价,中国财险创上市22年来最高股价;截至8月29日收盘,中国人保A股报8.98元/股,年内涨幅20.62%;H股报6.98港元/股,年内涨幅84.34%;中国财险报18.76港元/股,年内涨幅56.72%。资本市场的热烈回应,正是对中国人保上半年高质量经营成果的价值重估。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市场上关注的新准则实施后,保险行业和公司的业绩在季度间波动性加大等挑战,赵鹏表示,中国人保将采取多种举措尽可能地减少新准则的业绩波动:一是从承保端,财产险板块强化风险定价,人身险板块持续优化保险产品结构等;二是从投资端,坚定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求,做好权益资产的多元化投资,强化大类资产配置,做好分散投资;三是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强化负债久期约束,分账户进行精细化管理,为业绩稳定提供有力保障。综合成本率创十年最优,财险巩固行业“头雁”地位财产险是中国人保核心优势业务,截至2025年6月30日,人保财险在财产保险市场份额为33.5%。在这一领域,中国人保上半年的表现可以说是“大象起舞”——在高基数、大规模的基础上稳健、创新且可持续地前进。从大基数总量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保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彰显央企责任担当,同时全力做好风险减量服务,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承担风险保障金额1780万亿元,赔付支出23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和14%;做好西藏定日地震等153起重大灾害事故的理赔服务;巨灾保险覆盖23个省、127个地市,保障人口4.4亿;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超1.1万亿元;金融“五篇大文章”投资规模较年初增长12.4%。而在创新优化保险服务,进阶可持续经营质效方面,典型体现为在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为95.3%,创近10年同期最好水平,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这背后,一方面是上半年天灾受损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更主要是离不开中国人保一系列提质增效的举措,包括加强风险减量和控制措施,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同时依托科技应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等。“上半年,公司累计受大灾损失净额25.1亿元,同比下降38.3%,大灾合计影响综合赔付率1个百分点。”中国人保副总裁兼人保财险总裁于泽表示,大灾和重大事故是保险事故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将在定价、承保、再保等经营管理中综合考虑、统筹安排,降低大灾和重大事故对业绩带来的波动。作为市场份额保持行业前列的财产险行业头部企业,中国人保的车险业务备受关注。其中,新能源车险出海项目是中国人保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于泽表示,预计海外车险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亮点,将持续巩固并扩大公司在国际保险市场中的先发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据介绍,人保财险按照“聚焦中国香港、探索亚洲、规划全球”的三步走地区发展策略,2025年初顺利实现中国香港新能源车险业务首单落地,今年上半年,已承保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品牌新能源车辆超千台,当前赔付率约50%。今年6月,人保财险在泰国落地首单新能源车险业务。未来,人保公司将以中国香港、泰国项目经验为支点,深化全球保险合作,继续积极探索其他东南亚国家市场、欧洲、南美洲主要保险市场落地,不断推动公司定价与管理能力的国际化输出。另外,各行业和企业“反内卷”的风也吹到了财产险领域。于泽表示,对于财险行业而言,各行各业“反内卷”,有助于创造更加稳定的财险业务定价依据和保源增长,为财险行业市场秩序规范理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车险为例,通过实施“报行合一”,有力有效规范车险市场秩序。因为目前非车险长期亏损,主要原因在于脱离了保险的基本原则大数法则,往往过度差异化、精细化,大量产品通过差异化降低费率。因此“报行合一”能推进行业回归本源,非车险业务的经营情况也会由此得到改善。于泽透露,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目前就非车险“报行合一”具体落地方案在紧锣密鼓地完善中,预计最快今年四季度落地,这对2025年非车险经营业绩有一定正向影响,对2026年非车险经营业绩将有明显改善。新业务价值飙升71.7%,寿险结构优化显成效2025年上半年,人保寿险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32.5%;原保险保费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期交保费719亿元,同比增长15.8%,业务结构持续改善。值得关注的是,人保寿险半年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71.7%,新业务价值率可比口径提升4个百分点,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寿险总裁肖建友总结为两个原因:一是公司主动优化业务结构,压缩趸交高成本业务规模,同时注重期交业务的发展,上半年首年期交规模保费同比增长25.5%;二是公司积极推进降本增效,下调产品预定利率,严格落实“报行合一”,压降费用成本,多措并举实现经营提质增效,推动产品新业务的价值率提升。对于银保渠道,肖建友表示,目前,人保寿险已经和近90家银行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今年上半年实现了新单期交保费和出单网点数量的明显增长,下半年还会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强化合作模式的创新。而在健康险方面,2025年上半年,人保健康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06.54亿元,同比增长12.2% ;实现首年期交保费56.26亿元,同比增长52.3% ;实现半年新业务价值38.37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51.0%;健康险保费增速比人身险公司健康险市场高出18.7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过去三年,公司新业务价值复合增速150.9%,旧会计准则下,净资产复合增速45.8%,总资产复合增速22.5%,经营实力持续增强。展望未来,肖建友表示,人保健康将锚定“建设功能有效发挥、健管优势突出、量质跻身前列的一流健康险公司”目标定位,持续巩固核心竞争力,抢抓健康险市场发展机遇,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投资收益415亿增幅42.7%,加大资金入市力度作为市场关注的中长期资金代表机构,头部上市险企的投资动向颇受关注。上半年中国人保实现了较高的投资收益水平。根据业绩报告,截至上半年末,中国人保投资资产规模突破1.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2%;年化总投资收益率达到5.1%。无论是保险还是投资,规模与效益的双升为行业树立了“穿越周期、质效并举”的进阶范式。具体来看,半年报显示,中国人保上半年积极把握资本市场投资机会,优化权益结构,拉长资产久期,实现总投资收益414.78亿元,同比增长42.7%;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同时投资板块发挥多资产配置核心能力优势,加大产品创新力度,通过设立“人保资产-广明高速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人保资本-国网新源股权投资计划”,战略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另外,在权益投资方面,中国人保高度重视长期股票投资工作,坚定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要求,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优势,提升权益仓位。例如,在人保寿险获批长期投资试点100亿元额度后,人保集团第一时间成立筹备组,推进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工作。8月14日,金融监管总局已就人保资产设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事项批复同意。基金投资策略将以A股为主,重点关注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具有稳定股息回报、具有较好成长潜力的优质标的,同时将关注投资风险管控,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另外,人保集团持续加大资金入市力度,稳步提升A股投资资产规模和占比。截至2025年6月末,集团A股投资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了26.1%,在总投资资产占比提升了1.2个百分点。谈及未来布局,中国人保副总裁才智伟介绍,人保集团将继续发挥好保险资金长期资本的作用,做好资本市场的稳定器,持续加大资金入市力度;不断优化权益投资策略,把握好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当期收益与长期收益、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的均衡关系。同时,落实好长周期考核要求,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增强投资业绩的稳定性。结语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作为金融央企,2025年,于中国人保而言,亦是保持战略定力与高质量突破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外部复杂局面,中国人保以“稳”筑牢发展底盘,积极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坚定不移防风险;同时以“进”开辟价值蓝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优化产品供给,健全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从资负两端提升盈利能力,彰显金融央企的发展韧性。展望未来,随着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中国人保在保险领域的头部引导优势、持续的资源投入以及成熟的能力体系,将持续为其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下一步,我们将锚定“五个一流”,做长长板、补齐短板,进一步强化自身竞争优势:一是持续在做强功能、服务大局中构建发展新动能。二是持续在提升质量、优化结构中提升经营绩效。三是持续在拥抱变革、数智经营中强化科技能力。四是持续在防控风险、守住底线中保持健康发展。”正如中国人保总裁赵鹏在业绩发布会上明确的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可以预见,中国人保的未来高质量发展将持续推进。图片及数据提供方:中国人保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