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妙黛 · 主播 | 闻悦来源 | 妙黛有言(miaodaiyouyan)今天跟大家聊聊,“节能的活法”。中年之后,最贵的不是情绪,而是能量。来访者婷婷,在一家外企做HR,今年45岁。她说那天部门例会,领导让她汇报最新的优化方案。她刚讲了不到两句,旁边一个“混得特别熟”的小年轻就笑着插话:“我这边刚好也有点想法,婷婷姐你不介意我补充两句吧?”她笑着说“你请”,然后就闭了麦。对方滔滔不绝,越讲越起劲,最后全组人都盯着她点头,连PPT也不再切她的页。她也不恼、不抢、不插嘴,会议结束照常下线,转身给自己泡了杯茶。我问她:“你以前不是最讲原则的人吗?现在怎么不怼回去了?”她笑了:“因为我现在清楚一件事——有些局,赢了也不光彩;我不争,不是我怂,是我想省电。”她说自己这几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会了三件事:别太聪明,该装傻就装傻;别太能说,没人听懂就闭嘴;别太存在感强,该隐身就隐身。不是她不委屈,而是她终于明白:中年之后,最贵的不是情绪,而是能量。不浪费、不解释、不硬撑,不是冷血,是自保。“装傻”,不是你赢了是我不陪你演了我有个闺蜜阿琴,在体制内工作。刚入职时,她是那种“事事都讲道理、句句有逻辑”的人。谁阴阳她,她怼回去;谁抢她活,她拍桌子据理力争。但现在的她,看着都“软了”不少——领导开会画饼,她点头;同事抢功劳,她让着;办公室里传她闲话,她一笑了之,装作没听见。她不是变傻了,是她太清楚——你越聪明,越容易被人记恨;你越讲理,越容易被群体排斥。她说:“你以为我没看穿?我全懂,只是我懒得当这个局里的清醒人了。”有一回她真忍不住,对着一个惯会“抢镜头”的女同事说了句:“你可以别再踩我了吗?”对方第一反应不是道歉,而是说:“你怎么变这么小气了?”那天她回家就发烧了。她意识到一个事实:“当你揭穿别人的把戏时,所有人都觉得你不合群;所以装傻,是一种高级的抽离。我不是看不清,我是不想掺和。”从那以后她的活法就一个字:装。有事,装糊涂;有刺,当听不见;有人试探她,她直接“看不懂”;她不是软,她是狠。狠在——她能笑着让你演完整出戏,然后转身把你永远从人际名单里划掉。“闭嘴”,不是我没看法是我知道没人真正在乎来访者娟子,是个小学班主任,42岁,带班十几年,家长缘一度特别好。她说自己以前是“那种把沟通当使命的人”——家长一个反馈,她写三页回复;同事会议上说错一句话,她下课补十分钟澄清;丈夫晚上一句“你怎么又晚了”,她能从家庭分工讲到职业倦怠,拼命争一个“你别误会我”。后来她有了抑郁倾向,医生说她“共情力太强”。她才开始练习“闭嘴”。练习不回冗长家长群的每一条对话;练习别人说她“最近有点冷淡”时只回“是啊”;练习每当被误解的时候,不再解释一整页长文;而是给自己发一条消息:“你知道你是谁就够了。”她说:“以前我以为,说清楚很重要;现在我明白了——没人在乎你有多委屈,他们只在乎,你有没有让他们舒服。”她有一次被一个老同事在教研会上当众批评“太情绪化”,换作以前,她一定下课拉住对方讲五分钟“我并没有情绪”。但那天她只是点了点头,回到办公室把对方微信静音了。她不是认怂,她只是终于明白:“有时候,解释是自降身价;沉默,才是拔高段位。”她说:“闭嘴不是没情绪,是知道再说下去,我会伤自己。”现在的她,不再激烈反击、不再讲道理、不再想让人“理解我”。因为她终于明白——理解,是奢侈品;能保护自己的情绪,才是日用品。“隐身”,不是没人找我是没人值得我出现朋友小贞,三年前辞职做自由职业者,微信头像变成了植物,朋友圈每年只发一次。她说自己过了四十,人生最重要的一课就是:不露脸,不掉电。以前她谁的饭局都去、谁的事都帮,生怕人情薄、生怕被误解、生怕“不合群”。但她慢慢发现——你太合群,人家就觉得你离了他们活不了;你太热情,人家就觉得你随叫随到。后来她就冷了,冷得很有风骨。她说她现在的状态是——家族群只看不说;朋友聚会能不去就不去;谁要她帮忙,她先问自己三遍:“值得吗?”别人以为她“过得挺孤独”,但她笑着说:“我现在最喜欢的词就是——‘隐身’。”不是没人找她,是她不想再被谁一来就情绪倾倒、二话不说要资源、三番五次消耗耐心。她说:“有些关系不拉黑,是因为我早就不在牌桌上了。”她不是不社交,她是把自己从无效关系里全身而退。她不再参加谁的人生,也不邀请谁参加她的。她说:“我现在的生活标准是——只有能量自由的人,才配得上我的出现。”她不怕被误会,她只怕再一次掉进“讨好式生存”。节能,不是认怂是终于对自己负责四十岁之后的女人,最该学会的三件事就是:别太清楚,别太热情,别太公开。因为她们都终于明白:装傻,是清醒——你演得热烈,我装聋作哑;闭嘴,是智慧——你说你的,我保能量;隐身,是自由——你来热闹,我不出现。我们不是冷血,而是热过太多次,换来的不是感激,而是得寸进尺。我们不是无情,而是曾经事事较真、句句较劲、努力让人理解,最后反而伤得最深。我们收起了语言、压下了波动、隐退了情绪,不是因为无欲无求,而是终于懂了:“我不需要谁懂我、懂我的话、懂我的委屈,我只需要,自己别再耗光自己。”这个阶段的女人,不再追求场面,不再证明自己,不再解释不必要的东西。她们追求的,是:情绪干净关系有界生活安静精神不被打扰我们像一个退出喧嚣的高手,淡着来,狠着活,冷着醒。我们不是没电了,她们是在——用最少的电,过最贵的日子。作者:妙黛,一个集正经与逗比,美貌与才华一身的90后辣妈,在读心理学硕士,百万妈妈们的云闺蜜。来源:妙黛有言(miaodaiyouyan)。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