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消委會測試20款雙人冬季被,認為大部分樣本整體表現理想,不過有3款樣本實際填充物成分與標示的差異較大,已轉交海關跟進。 天氣轉涼,睡眠時當然不少得一張保暖被。消委會測試市面上20款冬季雙人被,包括羽絨被、全絲棉被、人造纖維被和羊毛被,認為大部分樣本整體表現理想。不過這2款售價分別是399元和699元的羊毛被,標示被芯填充物是百分百純羊毛,但檢測結果分別只有23.1%和50.5%羊毛成分,同時這款被子乾洗後,有填充物漏出。另外,還有一款人造纖維被標示有四成大豆蛋白纖維 ,但實際只檢出24.6%,未符歐盟法規規定,消委會將測試結果轉交海關跟進。消委會總幹事沈朝暉:「羊毛被沒有相關足夠的羊毛含量,當然會對被芯功能有不同影響,包括保暖或防漏都有影響,但究竟是否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就交由海關評價。」不同被子也有各自的清洗和保存方法,測試結果顯示,有一款羽絨被及一款人造纖維被經過五次清洗後,闊度縮水約7%。消委會數碼市場發展與資訊科技小組主席潘釋正:「頻繁清潔被子會影響保暖功能,應該盡量控制清洗次數,特別是羽絨被和蠶絲被。」消委會又稱,一般而言,被的重量愈高或者代表填充量愈多,保暖程